莊敏
【摘 要】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技能,一直是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對信息專業人才的需求又大幅增加,但是如今學生感覺找不到好工作,公司認為沒有滿意的人才,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本文闡述了培養核心技能的概念,客觀評價培養核心技能,最后提出有效培養該專業學生核心技能的途徑。
【關鍵詞】信息專業學生;有效培養;核心技能
信息現代化的飛速發展對信息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市場特征和專業特征注定信息專業學生的專業核心技能具有重要性、可遷移性、高階性、高市場價值的特點。如今的人才需求尤其對專業素質人才的核心技能要求較高,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讓職業學校的學生擁有一技之長成為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希望。
一、信息類專業核心技能培養的概念
(一)專業核心技能培養內涵
專業核心技能是一種普通可遷移的,對勞動者未來的發展起關鍵作用的能力。核心技能主要強調了信息專業學生的專業可操作性,學校設定科學的考核標準,在教學實踐中不具體說明專業核心技能,明確教學目標。信息專業學生除了必須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之外,主要是實踐操作。因為信息技術的知識某種意義上和軟件等相關,空口講述容易概念模糊,通過上機實踐或要求行業中的真正從事信息工作的技術人員進入課堂或將學生帶入企業進行參觀學習,必定會讓學生受益匪淺
(二)確定培養信息類專業核心技能的原則
1.科學的專業核心技能
信息專業最大的特點就是科學實踐性,確定本專業的核心技能時不能過于單一,當然也不可很多。本身信息專業特有的特點讓其不會具有單一的培養的目標,同時因為高職教育屬于以學校培養為主,讓學生系統學習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理論和技能,因此又決定了信息專業的核心技能不能過多。科學確定信息專業的核心技能,讓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用,讓學生經過系統學習和反復訓練后又可以掌握核心技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處理好核心技能與其他技能的關系
專業技能不等于技能單一,正如我們所說的專業技能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的積累,通過反復的實踐訓練才可以達到的高度。信息專業不僅屬于專業性很強的專業,更具有時效性的專業,10年前的信息技術知識可能今天已完全不能適用,先進性和時效性要求信息專業的學生具有敏銳的信息化嗅覺。注重綜合知識技能的學習和積累,形成以專業核心技能為基礎,兼顧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信息類專業核心技能培養的評價
(一)培養專業核心技能是培養專業能力的重要體現
如今的高等職業教育主要培養崗位所需要的專業性人才,學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接受知識和發展知識,主要是為今后所從事的行業和崗位貢獻力量,以此實現人生價值。要想要高職的學生更有競爭力,必須在學習階段穩定扎實教育知識和職業素養,培養專業能力不僅體現了高職教育的核心目標,也可以讓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更好的發展。所以,培養核心技能,突出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更好的適應今后的崗位職業要求,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
(二)專業核心技能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核心
與傳統的大學教育相同,也和傳統的大學教育不同,因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為了更好的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而采取的人才培養活動的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主要特點就是針對性強,專業對口的進行培養,在學校上課期間可以深入專業崗位實習培訓和工作。著力培養的學生未來勝任職業崗位的技術實踐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所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核心就是在將能力分解后,確定專業核心技能,最后建立所學課程;同時又在實踐中不斷的修改課程體系,以此更好的動態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三、信息類專業核心技能培養的路徑
(一)建立核心技能導師團隊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信息化專業確定專業核心技能需要具有一定資歷的專家進行,從學科專業角度和教育學的角度進行設置課程。學校可以通過建立雙師型結構的核心技能訓練團隊來不斷強化學生的核心技能。專業化的導師團隊更懂得何時發力,當然也只有充分的實踐才能讓學生掌握核心技能。比如學校邀請一批實踐經驗豐富的實踐指導教師參與到技能培養中,邀請企業中從事信息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與學生探討在學校時應該著重培養哪些具體的技能才能被社會更好的接受。對于學校已有的信息專業的老師不斷進行培訓,讓老師深入企業培訓,提高校內教師的綜合專業知識。從教師的源頭招聘上,可以聘用有過企業工作經歷且具有教學經驗的老師擔任專任教師,真正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教育觀念新、改革意識強、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較強實踐能力專兼結合的雙師型結構教師隊伍。
(二)優化核心技能的學生培養方案
有了優秀的教師團隊,下一步就是進行方案的優化。傳統的人才培養主要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完成寒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但是整個過程忽略了核心技能的培養。因此,教師團隊重新研究確定信息專業的學生的未來走向,科學核定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分析學生的信息特點等三點的結合,最后貫穿人才培養整個過程。專業核心技能確定以后,人才培養方案就應該圍繞專業核心技能來設計,知識和職業素養類課程要圍繞核心技能來進行,要以核心技能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科學合理的設置教學課程、課程的組成結構,培養方式和最后的核心技能考核方式。其實學生最期待也是最怕的就是最后的考核,一個良好適當的考核方式更會增添學生的學習方向和動力。因此,優化培養方案,是整個提升核心技能環節中的重要步驟。
(三)注重校內外結合的培養方式
校企合作進行人才培養,已不是什么新鮮的培養方式了。但是如果能夠將校企實訓進行創新,更好得培養學生的核心技能,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方式。將學生放置于真實的職業環境中,讓學生全方面真實的感受工作環境,因為核心技能的培養不僅包括技術技能,也有人際關系的溝通,處理問題的情商等綜合核心技能。在校內實訓室的全真生產性實訓及校外頂崗實習兩個體系中,對學生專業核心技能進行培訓與訓練。當然,在考核環節對學生進行雙向的考核,學校的考核主要針對學生的在校表現,主要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企業的考核嚴格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的技能等綜合方面進行考核,雙向考核讓學生繃緊神經,更加專注于自己從事的專業,深刻明白信息專業學生應該掌握什么樣的核心技能。
【參考文獻】
[1]杜方敏, 李法春.論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核心技能的培養[J].高教探索,2010(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