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要:為探索住院費用的主要影響因子,以便為更好地控制住院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提供參考依據,本文選取了某省級腫瘤專科醫院2015年51824例住院病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對住院費用進行實證分析,得出藥品因子、手術治療因子、檢查因子、其他費用因子是支配住院費用的4個公因子。因此,醫院應關注藥品因子、控制藥品費用,同時應注重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體現,才能夠達到控制醫療費用過度增長的目的。
關鍵詞:因子分析 住院費用 影響因素
當前,醫療費用增長迅速,是關系我國民生的重要問題,因此,如何通過合理利用衛生資源來有效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是衛生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近年來,惡性腫瘤在我國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相對于一般的疾病,治療惡性腫瘤普遍給患者帶來更為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造成部分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因此,惡性腫瘤的住院費用問題是人們極為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
一、資料來源和分析方法
(一)資料來源
根據ICD-10編碼,收集某腫瘤醫院2015年病例數居前十位的腫瘤病種作為研究對象。本文對樣本數據進行預處理,剔除不完整、有明顯錯誤的病歷數據,數據資料來自于病案系統。
(二)變量設置
住院費按其類別分別為:床位費、診查費、檢查費、化驗費、治療費、手術費、護理費、材料費、藥品費、其他費用,以上均為數值變量。
(三)數據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法是以少數的幾個因子反映原指標變量的大部分信息,也就是將相關性更強的多個變量歸類為一個因子,由于歸類之后的每個因子都不再是具體變量,是不可觀測的,所以稱“因子”為不是“變量”。本文用Excel進行數據處理,用SPSS19.0進行描述性統計,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為了使各變量在因子上載荷更加明顯,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方差最大化旋轉,從而對各因子做出適當的解釋。
二、結果
(一)住院費用描述性分析
2015年期間,在某腫瘤醫院收治的所有病例中,數量居前10位的是肺惡性腫瘤、鼻咽惡性腫瘤、胃惡性腫瘤、乳腺惡性腫瘤、宮頸惡性腫瘤、食管惡性腫瘤、卵巢惡性腫瘤、甲狀腺惡性腫瘤、肝惡性腫瘤以及結直腸惡性腫瘤共52392人次(以第一診斷為主要診斷依據),占同期惡性腫瘤住院患者總人次的84.75%。在52392人次中,排除費用數據缺失及異常的病例(415例),住院時間不滿1天病例(153例),最終納入51824個研究對象。住院費用構成中,藥品費占50.39%,治療占16.19%,材料費占10.72%,化驗費占7.75%,檢查費占4.09%,手術費占5.07%,床位費占1.8%,護理費占2.51%,其他費用占0.70%,診查費占0.78%,例均住院費用為19897元。
(二)KMO和Bartletts檢驗
為了檢驗本文的數據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本文使用兩種方法進行檢驗:KMO(Kaiser-Meyer-Olkin)檢驗和巴特萊特球形檢驗(Bartlett's test)。首先通過KMO檢驗來檢驗各變量的相關性,變量越相關(值越接近于1)則越適合進行因子分析,一般認為該值要大于0.5。本文的KMO抽樣適度測量值為0.851>0.5,說明待分析變量間相關性較高。Bartlett's檢驗是從整個相關系數矩陣來考慮問題,其原假設為相關系數矩陣并且是單位矩陣,如拒絕該假設則可以做因子分析。本文的Bartlett's檢驗的近似卡方值=262965.643,自由度=45,P<0.001,說明相關矩陣是單位陣。通過以上兩種檢驗說明本文的樣本適合做因子分析。
(三)住院費用的因子分析
本文提取公因子的方法是主成份因子分析法,公因子所包含初始指標變量的信息量用方差貢獻率來解釋,多個公因子所包含初始指標變量的信息量的累計數則用累積方差貢獻率來解釋,累積方差貢獻率一般要求大于80%。公因子也不是越多越好,公因子越多雖然對初始指標變量的解釋性越強,但太多的公因子就失去了因子分析所希望產生的“降維”的目的。由表1可見,通過旋轉以后,前4個公因子的累積貢獻率為82.598%,前5個公因子的累積貢獻率為88.7%,說明前4個公因子所反映的初始指標信息量已經累積達到82.598%,大于所要求的80%,再增加1個公因子只能多產生6.1%的解釋效果,本文出于對公因子的數量和質量的考慮,最終選擇前4個作為公因子。
因子分析不是以找出公因子為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對每個公因子的意義進行充分合理的解釋,以最少的公因子解釋最多的初始變量信息量。為了使各變量在因子上載荷更加明顯,降低各因子的綜合性,本文對因子載荷矩陣采用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轉,旋轉后會使各因子載荷盡可能地向0和正負1的方向靠近,使各公因子的可解釋性更強。
本文按因子載荷從大到小的順序,對6個公因子進行了排序和命名(見表2)。因子1在藥品費、床位費、診查費、治療費以及護理費上的載荷較大,其中在藥品費上載荷最大,稱為“藥品因子”;因子2在手術費、材料費和化驗費上載荷較大,其中在手術費上載荷最大,材料費主要是手術材料,而化驗費也與手術密切相關,因此將因子2稱為“手術治療因子”;因子3在檢查費上載荷較大,稱為“檢查因子”;因子4在其他費用上載荷較大,稱為“其他費用因子”。
三、討論與建議
對某腫瘤醫院2015年住院費用進行因子分析可知,住院費用的公因子有4個:“藥品因子”所代表的費用占比最高,占總費用的71.67%,“手術治療因子”所代表的費用占比次之,占總費用的23.54%,“檢查因子”所代表的費用占總費用的4.09%,“其他費用因子”所代表的費用占總費用的0.7%。通過因子分析,對眾多的影響因素進行降維,找到了影響住院費用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有效地控制住院費用的增長提供了科學依據,使我們對住院費用的控制更加有的放矢。
(一)控制住院費用的關鍵在于控制藥品因子
從表3可以看出,藥品因子方差貢獻率最大(27.84%),其所支配的費用占總費用的71.67%,其中藥品費占50.39%,對總費用起決定性作用。惡性腫瘤患者的藥品費占比較高,是因為惡性腫瘤病種的費用結構有一定的特殊性,明顯有別于一般病種:首先,很多惡性腫瘤中晚期病人不適合做手術,治療方式以放化療為主,這拉低了手術費占比的同時也拉高了藥品費占比;其次,治療惡性腫瘤的藥品價格較高,有其針對性和獨特性,且進口藥品的使用也較為廣泛,這也促使了藥品占比的提高;再次,惡性腫瘤病人的治療周期長,大量且長時間的用藥,也是藥品費占比提高的重要原因。所以,要解決住院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問題,要從降低藥品費用的占比著手,規范藥物的劑量和療程,在確保醫療質量的前提下,先用便宜藥,后用貴重藥,避免大處方用藥。
(二)重視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
在住院費用的構成項目中,最能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力價值的費用項目主要是治療費(16.19%)、手術費(5.07%)、護理費(2.51%)。由于治療費用中很大一部分是放化療費用,一定程度上說明治療費中真正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費用占比非常低。手術費占比為5.07%,護理費占比僅為2.51%,提示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可能沒有得到合理體現。若醫療服務的價格太低,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得不到合理體現,付出與收入不對等,則很可能有部分醫務人員為了提高自身收入水平,不愿再提供優質、高效、低廉的醫療服務,反而引導病人選擇價格高、人力投入少的治療方案。這種行為很可能導致衛生資源的浪費和醫療費用的不合理上漲,從而增加了患者的疾病負擔。因此應當尊重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使其勞動價值得到充分合理的補償,從而使醫務人員在提供醫療服務時做出理性選擇。
參考文獻:
[1]郭曉日,孫強,孟慶躍.八種常見婦幼疾病住院醫療費用因子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2,(11):45-47.
[2]金萍妹,華偉等.外科十種惡性腫瘤手術患者住院費用構成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6,(2):49-51.
[3]金萍妹,華偉等.10種常見惡性腫瘤住院費用構成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醫院,2016,(8):43-45.
[4]郝璐,胡玫.10種系統疾病住院病人醫療費用因子分析[J].中國醫院,2008,(1):24-25.
[5]陳維靜,王文文等.縣級公立醫院住院費用影響因子分析——以寧夏11家醫院為例[J].衛生軟科學,2016,(2):82-84.
(作者單位:浙江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