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旭東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8)
職業能力視域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探析
□ 王旭東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8)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關注度也在不斷上升。處于職業能力背景下,如何做好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工作是當前人們需要深思的問題。為此,文章對職業能力視域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工作展開了討論,了解高職體育教學和職業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改進措施,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職業能力 高職體育 教學改革
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研究型人才和普通的本科教育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還是有明顯的差別的,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多為應用型的,在人才培養目標這塊,更加注重實踐和應用,即針對性較強。體育教育是高職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是高職院校的學生進入社會之前,體育學習的最后一部分,過程中學生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更加系統 ,學生們也能夠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和意識。為了能夠充分、全面的發揮出高職體育教學的作用,學校需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深入的剖析高職教育的培養方向,要以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作為前提,積極進行體育的教學工作,進一步的提升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也正是因為這樣,本文研究的重點是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就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
1.1、加強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體能
于職業的工作者而言,職業能力水平和疲勞的抵抗能力之間有著較為直接的聯系。職業體能不僅是最為基本的運動素質,而且是確定工作者工作能力和身體 狀況的重要標準。如果職業工作的體能較好,那么在實際的工作中,出現疲勞的時間相對較晚,能夠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況。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職業體能是確保職業工作者職業能力充分發揮的前提保障。尤其是對當今的高職學生來講,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后,找到的工作都較為忙碌甚至會有外出工作甚至是經常的出差。這種情況下,再加上現代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有不規律的生活習慣,身體機能就會明顯下降,出現各種類型的健康問題。
針對上面的情況,就需要充分的發揮出高職體育教學推進體制健康水平的作用,在進行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經常性的參加體育教學或者是體育鍛煉活動,尤其是周期或者是非周期的體育運動項目,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得到提升,自身的體能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也給職業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進入到未來的工作之后,已經養成的體育意識和習慣就能發揮出效用,達到協調和放松的效果,最終工作效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簡而言之,高職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職業體能的提升起到了推動作用。
1.2、積極推進學生良好的職業態度的養成
高職體育教學在學生職業態度的養成這塊,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職體育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靈活應變的技能,在高職的體育教學中,可以融入小游戲和比賽的元素,學生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應變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這在某個層面也推進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塑造成型;其次,加強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有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在體育運動中,很多項目和任務是需要學生和學生之間密切的配合才能完成的,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得到提升,在步入社會之后,也能夠積極的推進和諧的團隊合作氛圍的形成;最后,加強高職體育的教學有益于促進學生競爭意識的形成。在體育競賽的過程中,尤其是涉及到對抗的部分,競爭是在所難免的,在競爭的過程中,學生的公平競爭的意識和能力得到提升,這也和社會的需求要求,當學生進入社會工作之后,能夠帶有平常心來看待周圍的各種類型的競爭。
1.3、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
現代社會的人才培養一個最為重要的標準是創新能力的養成,這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部分。尤其是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所以,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養成。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積極的參與進去,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比如說:進行高職的體育教學中可以融入發現式的教學法,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的思考問題、分析原因并有效的解決問題,進而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職業能力水平也得以提升。
2.1、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
我國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長期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老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過于保守,絕大多數是借鑒了本科和中專學校的教學模式,沒有形成高職院校的特色,教學過程中針對性不強,沒有聯系高職院校的特征,因此,當務之急,就是需要對教學理念加以創新,在辦學中形成特色,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出的學生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
2.2、教學目標沒有明確定位
從教學目標的確定來看,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是以專業性人才為主,教學式需要以職業技能為重要導向。高職體育教學需要聯系學生的不同特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案。但是從目前的發展來看,絕大多數的高職學校未確定明確的目標,沒有重點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對技能型的人才培養有所忽略,就業市場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的要求也有所忽視。
2.3、落后的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模式和普通高校的區別不大,過于傳統,針對性不強,培養出的學生專業技術和實際能力不強。現今人才的培養還是以老師的灌輸式為主,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這種模式之下,學生缺乏足夠的興趣,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充分的調動,甚至極有可能會產生逃避體育鍛煉的心理。
2.4、教學內容忽視了職業的需要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身體素質的培養是重點,但是學生心理狀態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加強學生自身心里特點的了解,結合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教學計劃。就目前而言,我國高職體育教學還擁有一些比較傳統的項目,包括了排球、籃球等,主要教學方向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這對于學生的今后發展而言,沒有任何積極的作用。這跟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非常的現實,沒有將學生的職業能力聯系起來。就目前而言,高職體育教學的內容主要存在著兩點:其一,主要體現的是項目機能,而將體育教學和今后的聯系忽視了。其二,就是將體育教學和學生專業沒有很好的配合。
3.1、重視體育教學理念的更新
在體育課程教學上,不論是高職院校還是普通院校,都存在著很大的共同點,也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高職學校和普通學校也存在著差異,主要是體現在個性化教學上。就目前而言,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的開展,就是為了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強職業能力的引導,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就當前的教學理念而言,高職院校的教學老師需要加強教學觀念的改變,重新認識體育教學的目的和意義,不僅需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提高職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加的堅強、勇敢。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為此,教學老師需要加強體育教學技能和職業能力的結合,促進學生技能素質的提高。通過職業能力的影響,學校方面更需要加強職業能力教學的重視,讓學生切實參與其中。
3.2、加強體育教學目標的明確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體育教學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同時還需要提高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這相對于普通高校而言還是有區別的,這是為了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需要。基于職業能力的思考,高職體育教學需要加強職業能力的導向作用,并將學生的需要和特點加入到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目的的加強。為此,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重點加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體育鍛煉興致的增加。就比如說,部分高校的女生非常的討厭上體育課,體育教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根據這一情況,加強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學生開展高爾夫球教學知識,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更多學生愿意參與到體育教學過程中來。
3.3、加強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在重視體育技能訓練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加強,最重要的是需要結合學生的職業進行能力培訓。針對傳統模式的高職體育教學,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基本分為課前的熱身運動、課中的技能訓練以及課后的結束放松等,這種課程的設置在時間安排上非常合理,但是模式非常的單調。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需要一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導向,將教學結構進行調整,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創新,這樣能夠吸引更多學生的關注,在學生的心理以及體能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職業能力。作為授課老師,需要加強教學模式的改變,從學生的個體出發,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針對性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將體育課程教學轉變成主動參與的模式,使得學生更期待體育課程的開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3.4、重視體育教學內容的創新改進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需要重點了解徐盛的專業特點、學習內容等,使得體育教學能夠將職業能力滲透其中。作為高職體育教學老師,需要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分析當前社會發展的現狀,為學生提供不同的體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更需要加強合理、科學培訓方案的制定,構建個性化的教學項目。就比如說,機電等類似專業的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需要具有非常強的平衡力和耐力,因此,體育教學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針這一特點制定合適的職業導向,將能夠體現平衡能力的體育項目增加其中。對于建筑設計類的學生而言,在今后的社會實踐中更多的是需要進行畫圖設計工作,因此,肩部需要具有非常好的靈敏度,體育教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肩部力量好靈敏度的訓練。對于文科學生而言,他們在今后的社會實踐中,主要是要具有一定的耐心,還需要長期利用電腦,體育教學老師在為她們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可以選擇高爾夫等運動項目,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學生背部的力量。職業能力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充分體現出來,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改造,根據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實現學生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針對不同的學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實現教學水平的提高。
[1]陳麗波.提高職業能力背景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探析[J]搏擊(武術科學),2014(08).
[2]陳麗波.提高職業能力背景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12).
G807
A
1006-8902-(2017)-10-ZQ
王旭東(1978-),男,苗族,貴州省貴陽市,職稱: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與健康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