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祝云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曲靖 655000)
衛生職業教育服務地方醫療衛生和健康產業發展
史祝云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曲靖 655000)
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對衛生職業教育提出了新任務。衛生職業院校要緊緊圍繞國家醫改方針政策與地方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式,主動服務地方醫療衛生和健康產業發展,為扶貧攻堅戰做貢獻。關鍵詞:衛生職業教育;醫療衛生;健康產業
云南省生物資源豐富,擁有全國63.0%的高等植物、70.0%的中藥材、59.0%的脊椎動物等物種資源。云南省委、省政府將重點發展生物產業作為打好扶貧攻堅戰、實施產業脫貧的主抓手。2015年,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產值達166億元,成為云南省增長速度最快、發展勢頭最好的產業。但是,由于受歷史、科技、教育等方面因素制約,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缺人才、缺技術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
云南省是多民族、欠發達省份。2014年底,全國60周歲以上老齡人口為2.124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5.5%,其中,云南省60周歲以上老齡人口為553.3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1.7%。云南省與全國同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然而,云南省養老事業發展遲緩,遠遠不能滿足老齡人口需求。隨著云南省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其對醫療、養生健康產業的需求出現多樣化、個性化、高端化的特征和趨勢。云南省健康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形成規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明顯。
云南省4 600萬人口中有近500萬尚未脫貧,是全國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之一。云南省衛生職業教育要主動對接醫療衛生事業、生物醫藥產業和健康產業發展,充分發揮衛生職業院校與衛生培訓機構在人才、科研、信息等方面的資源優勢,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為扶貧攻堅戰做貢獻。
衛生部《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造就一支數量規模適宜、素質能力優良、結構分布合理的醫藥衛生人才隊伍,要全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人才支持計劃、醫學杰出骨干人才推進計劃、緊缺專門人才開發工程、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人才工程、醫師規范化培訓工程5個重大人才工程,促使各醫學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醫務人才。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和改革深化期,這對醫療衛生事業提出了新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迫切需要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步伐,切實解決群眾集中反映的“看病難、看病貴”等突出問題,在扶貧攻堅戰中有效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切實緩解醫患矛盾,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由于歷史、經濟社會發展等多方面原因,我國存在區域、城鄉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嚴重滯后問題,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迫切需要完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于此,衛生職業院校應根據地方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
專家認為制約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是醫療衛生人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需要大量不同層次的多類型高素質技能型醫療衛生人才。如何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能型醫療衛生人才,是云南省衛生職業教育面臨的新課題。據有關部門統計,2015年,云南省各衛生職業院校和衛生培訓機構完成了4名優秀中青年中醫藥領軍人才培養考核,8名優秀中青年中醫藥學科帶頭人培養考核,9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結業考核,20名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訓,20名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62項6 000余人次的中醫藥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培訓,150名中醫類別全科醫師培訓,79名縣級中醫臨床技術傳承骨干培訓,6 000余人次的鄉村醫生中醫藥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近300人的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工作,在醫療衛生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云南省衛生職業教育應主動對接地方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緊緊圍繞國家及云南省人才戰略要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和調整。云南省衛生職業院校要改革專業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調控人才培養規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認真分析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醫療衛生事業提出的新要求,努力使衛生職業教育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層次、專業設置等,根據國家扶貧攻堅戰略要求,調查分析全省各地醫療衛生人才狀況,重點培養縣級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急需的中、高級實用型醫療衛生人才。
健康產業是以維護和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為目標的第三產業,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健康保險及相關服務,涉及藥品、醫療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產品等支撐產業。加快發展健康產業,是深化醫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質的必然要求,是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鼓勵發展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康復護理、老年護理、家庭護理等適應不同人群需要的護理服務,并提高其規范化服務水平。國家提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醫療預防保健特色優勢,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促使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近70%的村衛生室均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推動醫療機構開展中醫藥醫療預防保健服務,鼓勵零售藥店提供中醫坐堂診療服務;開發中醫診療、中醫藥養生保健儀器設備。云南省提出,將興建一批健康產業園,致力打造集治療、防病、養生、保健、康復等于一體的醫養服務中心;開展中醫藥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三進”活動,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將傳統醫學、中藥、“食療”等優良健康文化融入健康產業建設中,形成一定規模的企業和社會化服務模式;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健康產業,營造獨特的健康服務品牌,促進健康產業跨越式發展。
云南省衛生職業院校要主動對接云南省健康產業戰略發展,提升服務健康產業發展能力。云南省中醫學院等院校要加強校企合作,加大藥食同用中藥材種植及產品研發與應用投入力度,與企業聯合開發適合當地環境和生活習慣的保健養生產品;在衛生下鄉活動中,宣傳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推廣科學有效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鼓勵學校有資質的中醫師在養生保健機構提供保健咨詢、調理等服務。曲靖醫專等學校要探索開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服務評價及健康市場調查和咨詢服務。部分衛生職業院校要嘗試開設健康服務業相關學科專業,合理確定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規模,規范并加快培養護士、養老護理員、藥劑師、營養師、育嬰師、按摩師、康復治療師、健康管理師、健身教練、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從業人員。目前云南省部分衛生職業院校正在積極探索發展養老服務專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培養老年學、人口與家庭、人口管理、老年醫學、中醫骨傷、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并積極與地方社保局等部門協商,加強養老護理人員培訓。云南省部分州市把發展健康產業與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緊密結合起來,著力推進中醫健康旅游試點,打造溫泉藥浴等新服務項目,推出省內中醫養生旅游試點產品及線路,充分發揮健康產業吸納就業作用。
云南省委、省政府領導強調,振興發展中醫藥,是云南省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云南省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是農民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有力舉措,是云南省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重要內容,是云南省與周邊國家加強交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
云南省衛生職業教育要主動對接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主動服務云南省跨越式發展大局,加強校企合作,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大健康、養生養老等產業,推動中醫藥事業和中醫藥產業協同發展。(1)加強校企合作,構筑健康相關產品的生產、加工、開發、研發、銷售和服務一體化發展格局,使中醫藥產業真正成為推動云南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加強校企合作,構建以強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為重點的中醫藥服務體系。(3)加強中醫“名科”學科帶頭人培訓,加強中醫藥信息化建設,制定適合云南省的中醫藥產品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化在中醫藥發展中的作用。(4)校企聯手培養高素質中醫藥人才隊伍,推進中醫藥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充分利用中醫藥傳統師承教育模式,積極探索符合云南省中醫藥行業特點的人才激勵機制。(5)加快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開展云南省地方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科學研究,推進民族醫藥傳承和創新。
近年來,云南省部分醫學院校注重校企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實現了校企共生共贏目標。云南省科學技術廳與昆明醫科大學共同設立了“云南省科學技術廳——昆明醫科大學應用基礎研究聯合專項資金”(以下簡稱“聯合專項”),用于推動云南省醫療衛生領域科技的創新發展。“十二五”期間,“聯合專項”資金總投入達7 780萬元,比“十一五”期間的資金總投入增長了約238%,立項數量增加,覆蓋范圍明顯擴大,覆蓋了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腫瘤學、預防醫學、護理學、法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及其他新興交叉學科等若干領域。“十三五”期間,為增加立項類別,擴大資助面,“聯合專項”資金總投入將不低于1億元,年度總投入不低于2 000萬元;“聯合專項”將重點支持云南省醫療衛生領域應用基礎研究和交叉學科研究。衛生職業院校要將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相結合、科研與高層次人才培養相結合、科研項目與醫療需要相結合,加強跨學校、跨部門、跨醫院合作與資源整合研究,注重打造特色優勢學科,提升全省醫療衛生水平。衛生職業院校要遵循醫學教育規律,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云南省發展戰略,堅持以醫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努力把學校建成培養創新型人才、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擔當衛生政策研究、促進醫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提高辦學水平與醫療服務質量。
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云南省中醫學院共同發起組建了云南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研究院。云南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研究院下設中醫藥產業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中醫健康產業研究中心,中藥材、中藥飲片標準化研究中心,中藥材優良種苗繁育中心實驗室,中藥民族藥標準重點實驗室,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中醫藥產業人才培訓中心7個研究中心(實驗室),涵蓋了中醫藥全部產業鏈。云南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研究院以服務云南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為中心,圍繞中藥民族藥資源整理、二次開發、地方藥材飲片標準等開展研究工作,大力推進中藥材規范種植,加強道地藥材、大宗藥材、貴細藥材品種研究;通過內引外聯、資源整合優化,逐步改變云南省中醫藥產業科技力量薄弱、高端科研人員匱乏、科研對產業發展支撐引領作用低現狀,促進云南省中醫藥產業的全面升級發展。把云南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研究院建設成為推動云南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科學研究基地、人才培養基地、學術交流平臺和成果展示窗口,為云南省經濟發展、中醫藥事業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G71
A
1671-1246(2017)01-0022-02
2016年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云南衛生職業教育對接扶貧攻堅戰略研究”(AC1501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