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楚寧(長春中醫藥大學 吉林 長春 130117)
核心力量訓練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重要性探微
□ 孫楚寧(長春中醫藥大學 吉林 長春 130117)
在生活質量與經濟條件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人們對體育行業更為關注。而羽毛球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課程,也是廣大學生十分熱衷的體育項目之一,其教學效果的優劣對學生運動能力及身體素質的強弱產生很大影響。但是,傳統的高校羽毛球教學片面重視訓練活動,而忽視了理論知識的重大指導作用,制約了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提高。核心力量訓練是一種先進的運動訓練理論,其和高校羽毛球課程之間關系密切,是有效指導羽毛球訓練教學的一種重要理論,有助于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本文就核心力量訓練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了細致的探究。
核心力量訓練 高校 羽毛球教學 重要性 教學策略
隨著競技體育行業的快速發展,公眾對羽毛球教學與訓練的效果更加關注。核心力量訓練不僅是一種先進的訓練理論,而且還是一種有效的訓練方式,將其運用到高校羽毛球教學中,不僅可給運動員體能訓練效果的優化提供保障,而且還了幫助運動員在具體比賽中競技技能的明顯提升。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對核心力量訓練法有深入的了解與研究,盡可能提高自身應用該教學理論的能力,以推動高校羽毛球教學實效的快速增強。那么,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核心力量訓練,是體育教師應該思考的重點問題。
核心力量,指的是人體核心部位的結締組織、韌帶、肌肉的力量及相互之間的合理協作。即便某些運動項目未必真的需要借助核心力量才能完成,但是如果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能得以顯著提高,那么其核心部分所具有的穩定性就會隨之提升,而調整身體姿態的能力也會隨之加強與鞏固,使得力量的傳輸與產生更加順暢,最終推動運動員各種技術動作的運用效果更加顯著。正是基于核心力量具有協調與穩定的功能,因此將核心力量訓練應用到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就顯得非常有必要。這里所說的“核心力量訓練”,也可稱為穩定性訓練,起初應用在臨床康復過程中,后來應用于競技體育,是增強運動員核心穩定性、核心肌肉力量的有效訓練形式。高校羽毛球運動是一種隔網對抗類型的運動項目,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全身肌肉均會被快速調動起來,而要想獲得理想成績、完美展示戰術,就需要運動員擁有很強的控制身體及協調身體的能力,并且還應具有較高的身體協調性、爆發力、柔韌性。增強運動員的核心力量,可推動其協調與控制能力的顯著提升,可促使其運動爆發力的提高。從這里可以看出,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應用核心力量訓練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與現實性。
核心力量訓練也可稱為穩定性訓練,該訓練模式發揮著提高人體核心部位穩定性的作用。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應用核心力量訓練法,可使得運動員更加自如地對自身重心進行合理控制,可提高上下肢銜接的流暢性,可明顯優化肌肉能力。與其他力量訓練方式相比,核心力量訓練的優點在于其可增強運動員對身體肌肉的協調、控制能力。因為高校羽毛球賽事通常都具有持續時間長的特點 ,再加上球的速度與軌跡難以琢磨,這就需要運動員具有快速轉換前后場的能力,對運動員的移動能力提出了更高標準。雖然有時羽毛球運動員可較為準確地預測羽毛球的運動軌跡,然而因為控制身體的能力不足,所以難以快速做出有效的反應。運動員之所以會出現類似情況,是因為其在運動中不能充分調動肌肉群,沒有很好鍛煉核心肌肉,這就無法把主要肌肉群及上下肢肌肉合理結合在一起。借助核心力量訓練,可顯著增強羽毛球運動員的綜合身體素質,可推動其羽毛球比賽成績的大幅提升。
羽毛球運動過程中,需要運動員調動全身力量,還應使得上下肢足夠協調,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運動員充分發揮運動技能。而上下肢協調,需要借助運動員的身體動作來完成,比如屈體、轉軀、展體、側身等扭轉,以實現合理控制肢體、精準地揮拍、挪動及反應。在訓練羽毛球運動員上肢力量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運動員的腕關節、小臂、大臂、肘關節、肩關節等部位。要想使得運動員高質量完成揮臂擊球中的“鞭打”動作,就需要確保以上各個關節具有較高的協調能力,從而可順利實現伸展、彎曲等快速轉換。要想使得運動員擁有協調的身體力量,以充分發揮其運動水平,就需要加強對其背肌、側腰肌、腹肌等關鍵部位力量的訓練。在研究中我們發現,以往的高校羽毛球訓練整體觀念缺乏,只是片面地做上下肢鍛煉,這就使得軀干鍛煉不足,從而阻礙了運動員速度、力量的明顯提升。從某個層面上來講,這種陳舊的訓練方式不僅會造成運動員膝蓋與肩部的過快勞損,而且還會阻礙展示的順利實施。而借助核心力量訓練,可提高運動員身體核心肌肉群的力量,能增強運動員羽毛球比賽水平及身體平衡性。
運動員的核心肌肉群在羽毛球運動中發揮著協調上下肢、提高身體控制能力、穩定軀干等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運動員在羽毛球運動發力的過程中,借助核心肌肉群,可優化四肢的工作成效。核心肌肉群具有規模大的特點,其中蘊藏有全身最為豐富的能力,而羽毛球運動具有較為激烈的特點,如果運動員想要發動殺球,從表面上看需要的是上肢與腿部力量,其實核心肌肉群也發揮著關鍵的動搖動力。諸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具有強大核心力量的運動員,在羽毛球殺球速度上普遍占有很大優勢,究其原因是因為力量具有很快的傳遞速度,并且轉換也非常充分,在整個過程中消耗的能量也較少,這就顯著優化了動作技術的效能。另一方面,核心力量較強的羽毛球運動員,在運動中做跳躍動作的時候,其腿部肌肉會非常放松,還可為下次起跳做好充分準備,從而明顯節約了能量,不僅可節省運動員的體力,而且還可確保其反應能力始終優于對手。
羽毛球運動項目具有消耗大、賽時長的特點,而長時間持續運動極易造成運動員出現過于疲勞的情況,這就需要運動員具有很強的體能。最大的人體肌肉群位于核心區域,該區域的肌肉群發揮著協調與穩定身體的作用,并且還存儲有巨大的力量。羽毛球運動員在實際的比賽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比賽情況,及時完成揮拍、轉體、起跳、展體及蹬跨等動作,假如某一個電腦工作滯后發力的話,就會有悖于運動生理學原理,這就會造成運動員肘部與肩部受損。比如,在羽毛球比賽中,對手打了一個高遠的后場球,再加上球逐漸加速,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員就無法及時反應,因此其在擊球的時候身體就不是自然狀態,強行回球就極易導致重心失控,從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擦傷、扭傷,甚至摔倒。而通過核心力量訓練,就可增強運動員的平衡性與穩定性,可有效預防因重心不穩而導致傾斜摔倒等情況的出現。另一方面,核心力量訓練,還可讓運動員身體的肌肉之間更加協調,而動作也更為流暢,以顯著提升運動員運動效果,預防因發力不當、身體僵硬等導致的運動損傷情況的發生。
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訓練運動員靜力性力量,主要體現在運動員單關節的、深層次的、短小的肌群訓練方面,常見的訓練方式有俯臥式肘撐、兩頭起腿臂交叉、側撐等方式。本文獎勵俯臥式肘撐及側撐練習方式為例,詳細分析其訓練方法。
俯臥式肘撐訓練目的:鍛煉運動員的腹橫肌力量。
俯臥式肘撐的動作要領是:讓運動員身體呈現俯臥狀態,并且兩肘保持彎曲并支撐地面,以確保肘關節、肩膀與地面為垂直狀態,雙腳保持踩地姿勢,踝、肩、頭始終在一條直線上,還應保持呼吸的均勻性。每一組動作訓練4-6組,各組持續時間應保持在大約30秒。
側撐式訓練的主要目標:增強運動員注意力,提高運動員平衡感,優化運動員腳外側、肘部及手腕的力量,增加運動員腰部兩側肌肉所具有的力量。另一方面,借助側撐訓練,還可就加速運動員腰部肌肉的燃燒、增強其頸部肌肉力量、恢復頸部肌肉功能。
側撐式訓練的主要動作技術:訓練中應確保身體始終向右側撐,而身體也應始終處于一條斜線上;確保右手始終貼地;把另一只手放置在身體一側;將左手緩慢抬起,做上舉姿勢,保持呼氣均勻,將兩手臂保持在水平線上,讓身體保持平衡,保持30-60秒的自然呼吸;呼氣,把身體抬起的部位放下,保持腳踝與手腕放松,仰臥大約30秒;換左側做同樣訓練。
靜力性訓練通常無需器材,但是動力性訓練則需要在器械的輔助下才能完成,需要借助器械的不穩定狀態訓練運動員身體的穩定性,以刺激其身體核心部位的表層與深層肌群。通常情況下用到的動力性訓練形式為瑞士球及平衡盤等訓練方式。本文將以瑞士球訓練法為例,詳細分析動力性力量訓練的具體方法。
瑞士球也叫做平衡球,是運動員訓練平衡性中的重要工具,可對運動員小肌肉群具有的協調能力進行有效訓練,以推動運動員控制身體平衡性能力的提升。最為常用的瑞士球訓練法有球上俯臥撐及卷腹兩種形式。具體分析如下:
球上俯臥撐訓練法的主要目的是:訓練運動員胸大肌的力量。
球上俯臥撐訓練的技術要領為:運動員把雙腳擺放到瑞士球上,而其他動作與普通俯臥撐相同,整個訓練過程應保持較高的平衡性,確保各個部位的所有肌肉都能鍛煉到,而重點鍛煉的是上胸部肌肉。通常來講,要想提高運動員肌肉力量,或者增加肌肉,都需要讓其在負重狀態下進行鍛煉。具體來講,羽毛球運動員要想實現增肌,就需要做15次每組的中等力量訓練,每次訓練6組,每組訓練之間間隔大約45秒;如果羽毛球運動員想要增強自身力量,就需要以背部負重的形式,做3組訓練,每組訓練需要間歇大約45秒。
總之,核心力量源于醫學研究,其具有提高身體核心部位穩定性、提高四肢與肌群協調性等優點,將其應用到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可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可增強運動員身體協調性與穩定性,有助于運動員在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因此具有很高的普及應用價值。
[1]劉彥琴.芻議核心力量訓練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J].新西部(理論版),2013,(Z1).
[2]王明波.核心力量訓練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5).
[3]白銘慧.淺談羽毛球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0).
[4]周亞君.論核心力量訓練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重要性[J].現代商貿工業,2017,(23).
[5]高琦.淺談羽毛球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的應用[J].才智,2013,(05).
[6]趙同慶,李澤,惠鵬運.核心力量訓練在羽毛球步法教學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01).
G847
A
1006-8902-(2017)-12-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