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 劉麗萍
○吉林省林業廳財務處 衣曉雨
內部控制評估及其完善方法探析
○吉林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 劉麗萍
○吉林省林業廳財務處 衣曉雨
內部控制作為由管理當局為履行管理目標而建立的一系列規則、政策和程序,與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而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評估,則是現代企業實現其經營管理目標的有力保證。
現代企業 內部控制評估
1.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然需要
內部控制建設和評估已經成為國際上公認的規避企業風險的有效措施。國際國內一些有影響的事件,如法國第二大銀行興業銀行遭遇法國史上最大的金融詐騙案,觸發了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金融動蕩。國內長江干堤國債項目3680萬元工程中有270萬元工程項目根本不存在的虛假事件,都引起強烈的反響,引起國家和各企業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評估的充分重視。國家要求企業建立和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對內部控制制度開展評估和自我評估,今后外部審計機構在審查企業決算,出具審計報告時,也必須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方面開展評估,做出評價。
2.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現實需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搞好內部控制是維護股東權益,從傳統企業向現代化企業邁進的必然要求,是企業遵循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財政部門制定科學的內部控制規范,是我國企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化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資本紐帶關系日趨緊密,經濟一體化趨勢促使企業對內部控制建設予以高度重視。加強內部控制是企業增強自身競爭力,促進發展,加強內部管理的現實需要。
1.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框架
內部控制體系框架應由三部分組成: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和內部控制執行體系。這三部分體系建立的時間順序為:①建立內部控制的各項制度,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②建立內部控制評估體系。③在企業的各項制度完善,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和評價體系之后,再建立第三部分即內部控制的執行體系。內部控制評估方法屬于第二部分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方面的內容。
2.確立內部控制評估的制定依據
內部控制評估依據可以根據四個方面來制定:一是法律法規和規范的要求;二是依據美國COSO框架的內部控制評估理論;三是參照國內大型企業已有的經驗和具體做法;四是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業務情況來制定評估方法。
(1)符合法律法規和規范的要求。內部控制評估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要求。
(2)依據COSO框架的內部控制評估理論。目前COSO框架是國際上指導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評估的最權威的理論。我國的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也是在起草過程中合理借鑒了以美國COSO報告為代表的國外內部控制框架,并根據我國的國情進行了調整和改進。
(3)借鑒國內大型企業的經驗和做法。 可以參照國內已有的一些開展內部控制評估比較早、做得比較好的企業的經驗和做法,從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出發制定評估依據,開展評估。以最佳實踐為基礎,滿足企業戰略管理和經營管理的需要,提高評估對企業的價值,避免評估僅僅成為一種法規的遵循。
(4)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制定評估依據。企業內部控制評估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包括資產規模,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類型,產品類型等。不能采取拿來主義,完全照搬,應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和平時容易出現風險或者漏洞的地方,開展評估。
3.確立內部控制評估的目標
通過對內部控制的評估,企業可以促使各單位及全體員工認真貫徹執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中的具體要求,確保依法經營,有效防范經營風險,扎實有效地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框架,經濟有效地利用企業資源。
4.內部控制評估的具體方法
(1)跟單作業法。采用跟單作業法首先要按照業務需要和業務環節的類別設置分表,然后設計一張匯總表,表中涵蓋公司規定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
跟單作業是進行內控體系檢查測試的基礎。目的是對內控的規范性進行檢查,檢查流程圖、風險控制文檔和程序文件等是否完整和準確地反映了業務執行情況,控制實施證據和規章制度是否完善。
(2)關鍵測試方法
關鍵控制測試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跟單作業的基礎上,采用抽樣測試方法和穿行測試法對業務流程的規范性進行檢查;二是對業務關鍵控制點進行檢查,即實際業務處理過程是否執行關鍵制度,是否有效地規避風險。樣本從財務資料中選取。
采取的方法:通過詢問、觀察、分析,確定采取抽樣的樣本。按照樣本的業務流程從業務開始再執行一次,看是否執行了關鍵控制。在實際操作時,針對不同的重要流程和關鍵點,測試方法的選擇會有所不同。具體標準需在評估工作底稿中說明。
5.形成評估結果報告
評估報告是企業在采用跟單作業法和關鍵法對企業內部控制評估以后測試,將評估結果與已經建立的標準進行對照,并對其進行分析,對內部控制系統應該如何運作以及實際中應如何操作,按照報告的格式和內容出具的評估審計報告。
責任編輯: 姜洪云
F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