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靜
佳木斯市財政局
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應用剖析
孫 靜
佳木斯市財政局
本文概述了管理會計的內涵,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推廣應用管理會計的措施,以供參考。
管理會計;行政事業單位;應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進管理會計的應用是順時應勢的必然要求。
20 世紀50 年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及管理科學的廣泛應用,管理會計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管理會計通過利用相關信息,將財務與業務活動有機結合,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并列,旨在改善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它的職能作用已經從財務會計單純的核算擴展到解析過去、控制現在與籌劃未來的有機結合。大力發展管理會計是行政事業單位順時應勢、實現長遠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2.1 對管理會計的應用缺乏正確認識
國家財政部門為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水平,出臺了具體的管理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著監管不力,可能有的制度出現了流于形式的問題。單位管理會計的應用不是法律方面強制執行的,有的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對管理會計應用的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高,極大地影響了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運用和有效地推動。
2.2 管理會計理論體系不夠完善
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理論研究方面,我國理論界成果不斷,對概念方法研究的多,而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實踐應用方面研究相對不足,出現了理論滯后于實踐的現象。主要表現:在研究管理會計內容方面借鑒西方理論多,對我國實際應用方面研究偏少,沒有形成可以指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實踐的理論體系;在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方面,重視企業的應用研究,對行政事業單位如何應用管理會計的研究不夠;在研究方式、方法方面重視基礎理論研究,忽視實務的分析研究,理論脫離實踐的問題比較嚴重。到目前并沒有形成比較完整的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應用理論體系。
2.3 沒有形成應用管理會計的內部控制環境
行政事業單位在應用管理會計時主要是側重于預算管理,單位日常的會計核算及控制監督管理等方面,而忽視了內部控制的制度建設,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到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單位的控制監督評價考核制度不健全,甚至沒有權威性和獨立性。由于單位內部控制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強,信息資料的收集就比較困難,單位無法準確、全面、有效地提供決策信息資料,影響了管理會計的應用進程。
2.4 缺乏管理會計方面的應用人才
管理會計方面的人才培養從總體上看相對滯后于國民經濟的發展,目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方面對管理會計的培訓內容不多,沒有形成比較規范和完整的管理會計培訓體系。在職的單位會計人員中管理會計人才相對比較缺乏,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管理會計理論水平偏低,實踐經驗不足,缺乏專業人員進行指導,給行政事業單位應用管理會計方面造成了影響。
3.1 強化領導重視
領導作為單位的決策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單位的發展,只有強化領導對管理會計應用的重視,才能將管理會計應用納入單位發展規劃,不斷聚集相應的人才、資源,統籌安排、穩步推進,保障相關制度體系的有效實施和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
3.2 完善管理會計體系建設
(1)推進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建設
理論體系是管理會計推廣應用的基礎,進一步強化管理會計基本理論、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逐步形成一套符合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需求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同時,積極采取措施暢通理論轉化渠道,使理論有效引導管理會計實踐應用。
(2)推進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隊伍是管理會計體系建設與實施的關鍵。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推進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提升,是提高管理會計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要重視對現有相關人員的培訓,提供定期培訓機會,提升相關人員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保障管理會計工作順利推行; 另一方面,逐步建立適應管理要求的人才評價與引進體系,從源頭上提高相關人員素質,培養一批適應管理需要的人才。
(3)推進面向管理會計的信息系統建設
信息系統是管理會計體系的支撐。不斷完善信息系統建設是會計與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信息社會對單位財務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單位決策者在網絡環境下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利于提升單位發展能力,提高管理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3.3 健全內部控制環境
(1)完善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決定了內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發揮作用。首先,要完善單位治理結構,建立科學有效的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 其次,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單位發展的人力資源政策,完善績效考評機制。
(2)強化信息溝通機制
信息溝通是把單位的有關信息及時、準確、完整地傳遞給相關部門、人員,并利用這些信息進行決策,最終實現單位的發展。強化信息溝通機制,一是要提高信息透明度,確保信息接收者能夠理解信息的內涵; 二是要暢通信息反饋渠道,使溝通雙方能夠充分表達對某一問題的看法。
(3)健全內部控制監督體系
內部監督作為內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內部控制有效運行的重要保證,對內部控制的完善起著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完善內部監督控制制度,建立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機制; 另一方面要建立內部監督情況評價機制,定期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出具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引導內部控制制度執行。
3.4 提高人員綜合素質
作為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應該積極參加培訓,加強學習現代管理會計的知識,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使其從原來單純的事后記賬、算賬轉向事前參與預算、事中參與控制、事后參與分析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從單位的會計管理工作向全面的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方面轉變。使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得到普遍的推廣和應用。
總之,行政事業單位應用管理會計可以提高預算和決算分析以及績效評價等管理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政府各部門的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因此,未來必須對其進行更加高效的推廣。
[1]蘇旭紅.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應用[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03):61-62.
[2]樊雅玲.試論提高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應用[J].管理觀察,2015,(1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