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搏馳
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與風險研究
——以P2P網絡借貸模式為例
◎宋搏馳
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以互聯網金融為基礎的P2P網絡借貸逐漸成為企業和個人融資的重要途徑。P2P網絡借貸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具有我國特色的商業模式,是我國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P2P網絡借貸模式的特點,分析了P2P網絡借貸存在的風險,對如何降低P2P網絡借貸風險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監管建議。
P2P網絡借貸 借貸風險 監管建議
P2P網絡借貸是指利用第三方網絡平臺向他人提供借貸的一種有別于傳統借貸模式的新型借貸模式。P2P網絡借貸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時間不長,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因此,在P2P網絡借貸平臺運行過程中,發現存在的風險,采用合理的方法規避風險,找出符合我國互聯網金融實際情況的風險管理方法尤為重要。
1.線上自由模式。所謂線上自由模式是指沒有擔保和中介,這種P2P網絡借貸模式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拍拍貸”。拍拍貸主要借鑒了美國Prosper的競拍模式,運作模式屬于“拍賣模式”,也就是在合法范圍內,利率的決定因素是借款人和競標人供需市場。在具體運作過程中,為了確保資金安全,平臺主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是采取審核社會化和會員等級制,衡量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以及是否愿意主動還款,使風險處于可控范圍內。二是要求借款人分月還本付息,通過分期還款的方式,降低風險。
2.線下債權轉讓模式。債權轉讓是一種比較新穎的P2P網絡借貸模式,主要特點是借款方和貸款方不需要直接簽訂債權轉讓合同,而是由P2P平臺的法人代表以平臺名義放貸給借款人,從而獲取債權,之后通過將債權組合成不同的理財產品出售給投資人的方式完成交易。這種借貸模式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平臺是“宜信”,在貸款期間,如果貸款超過了約定的日期,投資人的投資資金和利息由宜信承擔。正因為如此,宜信通過對借款人制定嚴格的審核制度來降低平臺賠付風險,并且建立投資人風險保障機制,實現風險的有效控制,風險資金采用銀行賬戶專門管理,做到??顚S?,實現獨立運作。
3.結合模式。人人貸是線上線下結合模式的典型,在具體運行過程中,線上融資,線下審核,兩者相互獨立。借貸人在貸款時,需要將房產或其他財產進行抵押,從而獲取貸款。人人貸在具體運行期間,為了實現對風險的控制,不僅構建了個人信用風險評估系統,同時也制定了本金保障計劃,建立了“風險備用金賬戶”,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控制。
雖然P2P網絡借貸具有很多優點,給投資者和融資者帶來便利,提高了社會效率,但是其中存在的風險更值得關注。
1.政策風險。近兩年,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數量迅猛增長,相關法律規定模糊,許多平臺利用法律漏洞逃避法律監管。然而,一旦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或將導致許多企業關閉重新整治,一些平臺會因資金不足造成破產,甚至可能引發大規模金融風險事件。
2.信用風險。信用風險主要包括兩種,分別是征信風險和違約風險。征信風險是由于我國征信體系尚不健全,無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息,從而無法作出正確、客觀的信用評價帶來的風險;違約風險一般是由于借款人的經濟、道德等因素導致貸款到期未還,或者P2P平臺被迫關閉帶來的風險。一旦大規模的借款人違約,平臺因失去資金來源而造成金融恐慌,后果十分嚴重。
3.操作風險。目前普遍存在的操作風險有以下三種:一是P2P網絡借貸的借款方和貸款方通過平臺進行交易,雙方沒有直接的聯系,從而間接為非法集資行為提供了渠道。二是許多資信不好的企業不能通過傳統的籌資方式獲取資金,因此利用P2P網絡借貸獲得資金,當獲得資金的企業資金流出現問題時,很可能無法償還貸款,導致投資者的到期投資無法提現。三是P2P網絡借貸平臺通過向借款方和貸款方收取中間費用的方式盈利,為了追求獲利,而放寬放貸的條件,進而加大資金回流風險。
4.市場風險。P2P網絡借貸市場主要存在兩種風險:一是同業競爭風險。近幾年,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飛速發展,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平臺將經營模式轉變為具有擔保業務的經營模式,對投資者承諾保障資金或者利息,這種經營模式會因杠桿不合理而產生經營風險。二是金融創新風險。隨著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隨之而來的是許多新型投資工具,這些新型工具的產生必然會加大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市場風險。
5.合規風險。當前,P2P網絡借貸存在選擇業務不真實、透明度不高、資金流向不清晰、不能確保所投入資金投入相應的標的等問題。針對頻繁出現問題的P2P網絡貸款平臺綜合界定為以下三種風險,即理財-資金池風險、非法集資風險、龐氏騙局。
1.加強立法,完善法律體系。為降低P2P網絡借貸行業政策風險,一方面要出臺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如明確P2P網絡借貸的法律地位、明確P2P網絡借貸的審核辦法和借貸方基本信息保護方法;另一方面要兼顧目前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法律法規不能禁錮網絡借貸的創新發展。
2.完善信用共享機制。建立完善的個人信用體系,對于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增加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的數量,為P2P網絡借貸提供更多可以使用的信用評級數據。二是可以將中國人民銀行記錄的個人信用信息推廣到全國,供全國P2P網絡借貸參與者查詢。三是制定嚴格的信用等級評定制度,構建統一信用共享體制,對合規P2P網絡借貸平臺共享征信系統。
3.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完善信息披露是為了讓出資方了解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情況和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因此信息披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經營狀況進行披露。二是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進行披露。監管部門應建立統一的P2P網絡借貸平臺信息披露標準,要求平臺公示借款人還款能力的綜合情況,以及定期公示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經營情況。行業自律主要是P2P網絡借貸平臺應遵守相關行業規則;此外,互聯網金融行業對內部的自我規范也應加以重視。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強行業自律:一是加強與獨立的審計部門、資產托管中心、資產評估機構的合作。二是成立互聯網金融的P2P網絡借貸行業自律組織,制定合理的行業標準。
4.明確監管主體,明確監管內容。為了防范P2P網絡借貸市場風險的發生,提出以下建議:一是相關部門(銀監會、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應充分發揮作用,有針對性的確立監管主體,以及對應的監管內容。二是監管范圍應覆蓋P2P網絡借貸的所有環節,包括資金從投資人到平臺,從平臺到借款人。三是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都有明確的監管主體有針對性的防范和解決問題。
5.建立獨立平臺風險管理體系。P2P網絡借貸與傳統金融中介有很多不同,但在風險管理方面可以借鑒銀行等金融機構較完善的管理體系。一是針對P2P網絡借貸平臺建立一個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體系。二是對各個地區的P2P網絡借貸平臺實行統一的風險管理,逐層降低平臺風險。三是通過制定風險指標實現24小時監控,對于重要指標重點監控,比如資金流向、借貸利率等。
綜上,本文以P2P網絡借貸模式為例,探討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和存在的風險,試圖為P2P網絡借貸構建科學高效的風險管理機制,提供有針對性的監管建議,但對這一重大問題只是淺顯分析,有待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責任編輯:司 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