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遼寧
皇姑區國地稅聯合辦稅大廳 推行“一窗一人一機”通辦模式
今年5月,沈陽市皇姑區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對外開放以來,開啟了皇姑區“一廳辦理、兩家合作、三方共贏”的新局面,辦稅服務廳在全市率先實行365天全年無休、24小時預約服務的新模式。幾個月來受理預約業務300余項,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共受理業務500余項,深受納稅人好評。從8月1日起,聯合辦稅服務廳已采取各種有效方法對窗口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雙方業務的融合受理水平,全力推行“一窗一人一機”通辦模式,實現依托金稅三期核心征管系統,通過國地稅互相授權,一個窗口的一個操作人員可以通辦國地稅雙方業務,實現納稅人一次業務申請,辦理國地稅兩家業務。經過前期反復研究測試,除稅控發行、其他個人出租房屋代開增值稅發票業務和小規模納稅人代開二手房交易普通(專用)發票業務外,其他業務均納入“一窗通辦”服務范圍。其中包括:國稅涉稅事項49項、地稅涉稅事項36項,力爭年底前“一窗通辦”窗口達到70%。
(沈陽市皇姑區地稅局王強供稿)
遼中國地稅召開聯席會議推進深度合作
近日,遼中國稅局局長孫立敏、地稅局局長史恩瑞與兩局主管局長、相關科室負責人召開國地稅聯席會議。會議主要確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繼續加強合作:一是聯合開展“一窗一人一機”辦稅模式。自聯合辦稅大廳試運行“一窗一人一機”辦稅模式以來,雙方利用休息時間互相學習業務,采用在“干中學、學中干”,交叉上機操作方式辦理業務,提升了雙方工作人員的業務處理能力和熟練掌握上機的操作技能,讓納稅人在一個窗口即可辦結所有涉稅事宜,不斷提升納稅人滿意度。二是聯合成立黨支部。為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在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成立聯合黨支部,實現國地稅黨建工作與稅收業務的再次融合,互促發展。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聯合辦稅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三是聯合共建辦稅服務廳。2016年,在茨榆坨分局合署辦公、共建辦稅服務廳的基礎上,再次選取了一個農村分局所進行深度合作,聯合辦稅,開啟“聯合共建提質增效,合作辦稅多方共贏”的新篇章。
(遼中縣地稅局李晶供稿)
綏中縣地稅局認真開展大企業稅收管理與服務工作
今年以來,綏中縣地稅局全面貫徹落實省局、市局大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規程,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以專業化管理為基礎,不斷完善大企業管理體制和機制,進一步提升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與服務水平。一是完善管理制度。認真學習省局、市局大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規程,制定《綏中縣地稅局2017年度大企業服務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工作重點和管理辦法,完善重點稅源企業動態監控機制,逐步形成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管理合力。二是強化風險管理。加大征管數據的有效利用,對企業可能存在的納稅風險給予提示,幫助納稅人排查風險領域,促進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意識的提高。引導大企業建立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和控制方法,避免納稅人出現稅收違法違章情況,提升稅收遵從度。三是加強納稅服務。深入大企業內部走訪,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向企業宣傳稅收政策、稅收知識、辦稅流程等。對納稅人提出的合理訴求予以回應,與納稅人面對面交流,進行全方位的納稅輔導,為大企業提供零距離服務。四是科學應對風險。全面收集、整理第三方涉稅信息,結合大企業納稅申報情況,綜合確定企業的稅收風險等級、風險類型,統籌安排協調各類風險應對措施。同時,對全縣辦稅環境實施視頻監控,暢通信息反饋渠道,以績效考核推動對大企業的管理與服務的指導工作,進一步促進大企業專業化管理與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綏中縣地稅局藺麗紅、張慶奎供稿)
根據上級有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結合省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檢查組反饋意見,丹東市地方稅務局用真抓履行責任,用實干強化擔當,實打實地推進營商環境建設,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一是組織全員開展《條例》再學習和測試。在內部網站設“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發展”專欄,刊登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經驗做法,互動、互學。分批組織全系統800多名地稅人員開展《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再學習和測試,市局主要領導帶頭參與,發揮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二是打造全方位立體式優化營商環境氛圍。堅持優化營商環境“學在日常、干在經常”,加強地稅文化建設,確保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橫到邊、縱到底”。批量制作優化營商環境文化宣傳板、橫幅、展架宣傳手冊,確保全市地稅部門辦公樓和27個辦稅服務廳,時時有營商宣傳,處處有營商環境,弘揚“忠誠于國、自強于己、格物于心、行勝于言”丹東地稅精神,倡導“樹正氣、講正義、干正事”,實現“人人知營商環境、人人是營商環境”。三是貼近納稅人所急所難優化納稅服務。始終將納稅人滿意作為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多種方式了解納稅人需求,向納稅人講解稅收政策法規,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公布《稅收行政職權運行流程圖》和《稅收執法權責清單》,減少納稅人“來回跑、兩頭跑”,做到“一窗式服務、一站式辦理”,降低辦稅成本,提高征管質效。四是選樹典型推進倡導實干之風。優化營商環境重在領導,關鍵在人。強力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建設,組織開展“迎接黨的十九大 爭做優秀共產黨員”評選大會,對優化營商環境突出貢獻者優先評選,通過樹立典型,樹立導向。用地稅人的實際行動,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丹東市地方稅務局優化營商環境又有新舉措
(丹東市地稅局王翰卿供稿)
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深化國地稅合作共創最優稅收環境
年初以來,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國、地稅局按照“三個有利于”的原則,深入推進國地稅合作,共創最優稅收環境。一是互商互動,共促轄區稅收。為確保稅收工作順利推進,金融商貿開發區國、地稅局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合作推進會議,共同分析當前稅收形勢特點,確保提升征管效能。依托“金稅三期”系統,充分發揮信息共享功能,實現共同監管,進一步加強征管互動。在辦稅服務廳聯合發布欠稅公告,共同采取措施督促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在金融商貿開發區銀行、證券、保險、商貿、建安、鐵路等幾大行業中,挑選典型企業,通過聯合走訪調研等形式進行聯合評估。二是互派互助,共創營商環境。結合國地稅共享辦稅服務廳,圍繞營商環境建設要求,同一標準統一對辦稅服務廳進行改造。積極適應發票代開等業務日益增長的形勢,在辦稅服務廳互設窗口、互派人員,探討國地稅聯合辦理發票代開和個體登記等業務。合作開通“金融稅務”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好國地稅合辦的納稅人學堂,共同發布最新稅收政策與業務指引,聯合回應納稅人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聯合開展國地稅局局長走企業活動,目前已走企業28家。共同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宣傳,聯合開展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營造開放包容、互利合作、誠實守信、重商護商的稅收環境。三是互融互通,共提服務水平。創新咨詢服務,每天安排國地稅主要領導及業務骨干在辦稅服務廳值班,在解答納稅人咨詢的同時,對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處理相關業務問題及時進行督導。實現資源共享,定期聯合開展形式多樣的應急演練及禮儀培訓,進一步提升窗口工作人員的文明素養和服務意識。圍繞“一窗通辦”,開展國地稅業務技能相互培訓和崗位互換學習,同時加強國地稅窗口人員的溝通交流,確保納稅服務和培訓學習“兩不誤、相促進”,最大限度規范稅務人,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四是互惠互利,節約行政成本。聯合開展稅收宣傳,共同舉辦稅收宣傳月啟動儀式,目前已與沈河區北一經小學建立稅收宣傳教育基地,聯合組織稅收宣傳進社區活動;聯合舉辦政務公開日活動,在小南廣場共同設立咨詢臺,解答納稅人所關心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共同舉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相關活動,聘請鐵嶺市委黨校教育長曹立清教授作題為《堅定理想信念 做合格稅務干部》的黨課;共同參觀遼寧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八一”建軍節共同組織軍轉干部到沈陽軍區后勤史館參觀。
(沈陽市地稅局金融商貿開發區分局孟慶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