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波
昆明公路局尋甸公路分局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影響因素
周紅波
昆明公路局尋甸公路分局
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路基路面鋪筑是一個主要環節,而路基路面壓實度和公路使用周期、公路質量有著很大的聯系。因此,施工單位在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時,應當制定合理的方案來提高路面壓實度。本文從路基路面壓實相關技術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與之相對的處理方案,確保提供一個有效的技術措施,更有效的保證公路工程的施工品質。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問題
1.1 含水量的影響
為提高路基壓實質量,應加強路面材料和路基土壤含水量的控制。在壓實過程中,隨著壓實密實度的增加,顆粒與路基土內摩擦力的結合力逐漸增強。因為路基含水量和壓實度對路基質量影響較大,因此在壓實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如果水分含量過高,會降低土壤顆粒之間的摩擦力,造成壓實度檢測單位干燥重量增加,影響路基壓實質量。如果水分含量過小,會增加土壤和顆粒之間的摩擦,當密度達到一定的壓實水平時,壓實操作不再能夠達到較小的堆積密度,壓實效果受到影響。
1.2 碾壓方法的影響
碾壓方式的選擇同時也是影響公路路基路面壓實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選擇不合理、不科學,會嚴重影響路基壓實的影響。因此,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和規定滾動施工的行為。滾動速度有一定的要求,應該從快到慢。壓實順序是先邊緣,然后是中間。必須采取影響施工質量的施工細節,以提高壓實質量。
1.3 碾壓速度的影響
碾壓速度控制是路基壓實的重點之一,更是確保路基壓實質量必須科學合理控制軋制速度的難點之一。路基和路面材料負荷下,有一定的范圍,如果碾壓速度太慢,最有可能導致路面承受的載荷超過一定范圍,并破壞結構。如果碾壓速度太快,可能會導致路面滾動問題。
2.1 路基壓實方法
路基壓實工作包括土壤含水量、材料混合比、壓實設備、結構均勻性、結構和重水平、土壤壓實頻率、軋制速度控制等施工材料。因此,根據科學合理的路基施工方法,更應該按照施工路基施工規范進行施工,確保路基使用壽命達到設計要求,有效控制用水比例。考慮到路基回填夯實問題,路基回填太厚會造成壓實不夠,特別是在高路堤位置,道路傾向容易出現不均勻沉降的情況。所以,需要真正掌握路基壓實工作技術來改善路基壓實問題。
一般路基施工,都按照設計填筑的截面尺寸要求來操作,邊坡部分路基壓實度難以保證達到規定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路基截面。因此,可能適當增加壓實路基的寬度,壓實質量,保證整段。因此,滾輪的實際圓重重環寬度主要為1/3~1/2。石灰在路基壓實施工過程中,首次振動輥可用靜壓壓實,然后是采用振動壓實。應注意的是,線條,曲線段的半徑,壓實后可按壓其邊緣。較小的半徑曲線因為高,高壓后應按順序低。路基壓實路基,其壓實次數通常為6~8次,鋪路層壓實石6~10次,瀝青路面壓實次數為8~12次。
另外,路基壓實質量也會受到滾筒的速度影響,如果緩慢,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生產效率太快就會縮短土壤壓實時間,壓實效果比較差。一般來說,滾筒靜壓機最佳光速在2~5km/h,振動路3~6km/h。所以各種道路機械的最大速度不得超過4km/h。
2.2 路面壓實施工技術要點
在公路路面施工中,要保證壓實質量,應選擇適當的壓路施工方式,按照進程滾動活動進行。單層層壓構造和各層厚度為30cm左右。合理確保軋制速度,一般在1.5~3.0km/h之間,并確保軋制時間合理。施工緊湊,兩側完成道路施工工作,中心和碾壓施工。遵循“先加載,緩慢先發,再加快”原則,確保工程質量。滾動應均勻,連續,任意暫停,防止突然停止工作,降低質量。
為了確保工程的質量,需分層碾壓,通常每層厚度不得高于30cm。如果一層灌裝和壓實施工完成了,經過質量檢驗并且通過,方可進入下一層層壓施工。低液限粘土或土壤壓實,重點在材料質量檢驗,加強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條件下進行軋制施工。在各層正式軋制鋪路厚度之前,加強平滑度控制,確保質量標準,為壓實質量控制打下基礎。
嚴格按照標準流程碾壓施工,加強各控制施工質量管理。一般來說,在施工中碾壓分為:早期碾壓、復壓、最終3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是質量控制的關鍵,必須嚴格執行質量控制,確保施工和軋制幾次一般約6~9次。通過嚴格把控這些參數,掌握壓實施工的各個環節,從而提高工程質量的影響。您想要專注于滾動速度控制,以確保緩慢,均勻,可以有效滿足施工需要。而且以適當的時間間隔滾動速度,成功完成壓實任務以確保結果。一般來說,1.5~3.0km/ h的碾壓速度是合理的。通過速度控制可以促進施工,實現嚴格的壓實程度控制。
確定各種混合物的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水泥含量混合物的搗實試驗,以確定最小劑量,劑量,最大劑量。利用其最佳含水量,用最大干密度插值法來確定需求。壓實度的檢測頻率在原規范《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J033—95)為每2000m2檢驗8點,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檢測點太多,一般滿足機械化施工和施工進度要求,有效保證不影響壓力實際質量,并適應機械化施工需要,新規范《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將檢測頻率修改為每1000m2至少檢驗2點,不足1000m2時檢驗2點,也可按照實際的情況,以提升檢測的頻率。
3.1 路基壓實度測定方法
測定方法包括最大干密度法和場密度測試,第二種方法只要包括環刀法、灌砂法等,采用落槌頻譜式路基壓實度快速測定儀。
3.2 路面壓實度測定方法
路面壓實度現場試驗主要包括核子密度濕度儀法和鉆芯法。
綜上,作為公路工程的主要承重層,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公路的使用性能。所以,應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采用有效的施工方法對路基路面的壓實進行控制,從而有效保證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
[1]徐義.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措施應用淺議[J].黑龍江科學,2016,10:58-59.
[2]王東曉.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6,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