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秉海
安徽省歙縣建筑設計院
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研究
方秉海
安徽省歙縣建筑設計院
給排水工程是民用建筑工程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給排水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將會直接影響著建筑物的使用效果,特別是隨著民用建筑功能的復雜化,給排水環節的重要性將日益提升。與此同時,本文章將深入分析了建筑給排水設計當中所普遍的存在的問題與一些注意事項,從而有效提高給排水設計的整體質量。
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常見問題
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將會直接影響著給排水工程的整體質量與民用建筑整體的使用效果,在民用建筑迅速發展的今天,要積極的探究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當中的問題與注意事項,有著重要的意義。
1.1 地漏水封
地漏水封不僅能有效封存水管,還能預防污水管中的異味、有毒氣體進入室內。現階段的給排水設計中,常出現因設計不當而導致地漏水封損害的現象。例如,考慮到建筑成本問題,不少建筑商家選擇材質較差的管道、地漏配件,導致地漏水封無法達到設計指標,進而給給排水系統埋下隱患。
1.2 排水設計不合理
部分建筑設計師在設計廚房、大面積衛生間的過程中,只為坐便器排水管、地漏排水管、洗臉盆排水管預留了較小的排水口。用戶為了生活方便,經常自行添加或更改排水口,這種做法嚴重破壞了原有排水管道結構,不利于排水管道的暢通使用。此外,坐便器規格、型號眾多,對排水口位置要求不盡相同,由此引發的排水口位置設計不合理的問題也較為普遍。
1.3 給水管道問題
合理設計給水管道是正常發揮給排水系統功能的基礎。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大戶型開始配備兩個衛生間,衛生間面積增加后管線長度也隨之增加,若按照傳統的設計方法,水管末端的噪音現象會非常明顯。另外,部分居民會通過增加供水壓力的方式增大水流量,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會嚴重影響低層住宅居民的日常生活。
2.1 合理選擇地漏
鐘罩式地漏不僅容易揮發異味,還容易發生管內液體從排水口溢出而進入室內的情況,造成嚴重的室內環境污染。因此,民用建筑的給排水設計應嚴格按照《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確保地漏頂高低于地面高度5-10mm,且水封深度超過50mm。在實際的給排水設計中,很少有人專門提及這一要求,施工單位為了降低造價成本,經常選擇廉價地漏,且水封并未超過30mm,遠遠達不到水封深度標準。部分住宅廚房中的地漏由于長時間缺水,在冬季供暖時很容易出現干涸現象,必須及時補水,以防地漏失效。筆者建議,在具體的給排水設計中,應采用新型防返溢地漏,或提高水封高度。另外,廚房地面因濺水較少,可不設地漏。
2.2 合理選擇給水管材
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應合理選擇給水管材,具體如下:①塑料管。該類給水管材以合成樹脂熔融加工而成,含有穩定劑、增塑劑等添加劑成分。塑料管材具體又可細分為多種類型,目前建筑給排水工程中使用較多的為聚丁烯管、高密度聚乙烯管、ABS 等。②金屬管。在消防排水工程中,不能使用塑料管材,必須選擇耐熱、耐火的金屬管材。目前鍍鋅鋼管在消防排水工程中應用廣泛,該類管材使用壽命長、性價比高,且能自動排水滅火,有著較為廣闊的應用空間。③復合管。這類管材以環氧樹脂、水泥、金屬為主要成分,綜合了塑料管材與金屬管材的優點。通常情況下,管徑在300mm 以上的復合水管比較理想。
2.3 科學設計給水管道與排水管道
在設計給水管道線路之前,設計人員必須全面分析用戶具體要求,尤其是含有兩個衛生間的住宅系統,必須慎重考慮。與此同時,盡可能在衛生間、廚房之間選擇最短線路,認真計算給水管道鋪設長度,并對進戶管道進行二次設計,盡可能選擇大直徑給水管道。現階段,很多民用建筑采用了雙衛設計,這種情況必然會增加廚房、衛生間距離以及管道長度。若依舊選擇DN20 進戶管道,會產生較大噪聲。而且,用水密集時間段無法保障頂層建筑居民正常用水。而選擇DN25 進戶管道,就能有效降低噪音,減輕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因此,筆者建議,在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要盡量選用DN25進水管道,合理安裝曲撓橡膠接頭,并在底層建筑部分設置節流塞、減壓閥等減壓裝置。
傳統排水管道設計通常采用90 度彎頭來連接不同的排水管道,這種設計很容易導致管道堵塞。對此,在設計排水管道時,應從用戶角度出發,不管是橫管與立管還是橫管與橫管之間的連接,都應摒棄傳統的90 度彎頭,建議選擇兩個45度彎頭或一個90 度斜三通彎頭,以盡可能降低對用戶生活的影響。大量實踐證實,通過兩個45 度彎頭或一個90 度斜三通彎頭連接的管道極少發生堵塞問題。與此同時,在盥洗盆、排水管接連中要充分考慮存水彎蓄積量,且設計中要注意區分兩個存水彎之間的串接。傳統老式建筑的蟲、蚊等均是經排水管道進入居民家中,故給排水管道設計還需強化防蟲設計,避免潮蟲、蟑螂等通過管道進入民用住宅內部。另外,還應加強飲用水控制,從源頭抓起,盡可能排除所有導致引用水污染的管道問題,并在設計中給出具體防范措施。
2.4 優化水資源循環系統
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緊張,節水已成為建筑給排水工程設計的重點。以往比較常用的一種做法就是對雨水、洗滌廢水進行回收利用,但這種方式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而且改造已建工程將會面臨重重困難。而近年來提出的中水策略,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水資源循環模式,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比較適用。通過中水設計方案,能夠在有效解決用水的基礎上,大幅度減少給排水污染,而這些節約下來的中水則可以用于汽車清洗、沖廁等對水質要求不要的場合,節水效果十分明顯。
綜上所述,本文章將以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當中所普遍的問題作為切入點,從地漏與管材以及給排水管道還有水資源循環系統等多個角度來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闡述了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當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從而能夠全面的提高民用建筑給排水系統的整體質量。
[1]鄒梅.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幾個問題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7).
[2]王智文.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常見問題及關鍵點的簡析[J].建材與裝飾,2015(37).
[3]劉強,曾芳蘭,張春明.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