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潔瓊 (青海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 810000)
師范院校鋼琴教育與學生藝術思維培養淺論
杜潔瓊 (青海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 810000)
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是以藝術思維作為基石而進行的。鋼琴的演奏以及教育無疑也是一種藝術創作形式。而現今師范院校內的鋼琴教育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只是流于表面的師生傳授,要求鋼琴教育、學習只注重于演奏技巧。并沒與真正達到藝術思維的過程及其目的。然而,就從鋼琴教育而言,也能從中探究出藝術思維的身影。
鋼琴教育;藝術思維;培養策略
藝術的創作,必定是以產生藝術為目的的創作,唯有包含藝術思維的創作,才能稱之為藝術。就鋼琴來說,現在的人認為會彈鋼琴就叫做藝術。這無疑是對藝術思維的詬病。只是學會如何去彈鋼琴的技巧,是無法稱之為藝術的。沒有藝術思維的鋼琴教育是沒有靈魂的演奏、是失敗的教育。所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能力在鋼琴教育中也顯得尤為重要。
藝術思維一般是指在藝術創作中,想象與聯想,靈感與直覺,理智與情感,意識與無意識,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通過復雜的關系組成的。彼此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作用。這些都影響著一個學生成長過程所擁有智商、情商的變化。所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有著重要的意義。具體概括如下。1
培養學生藝術思維,首先它能夠完善學生健全的人格,思想的發展。藝術的創作過程中,離不開創作人對創作作品的理解,而理解就包含了創作人的人格與思想。為了使作品更加的“藝術”,創作人就必須加以大量的人格思想投入。其次,培養學生藝術思維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活動,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展現于世人的藝術作品中,越是優秀的作品,就越能夠從中感受到情感精神的流露,這也就是藝術思維的展現。學生富有藝術思維,他們會對身邊的事物更加的關注,賦予事物自己的感情,與事物進行感情的交流。如何學會去審美事物,就能夠快速的從事物中尋找到感情的存在。再者就是培養學生藝術思維可以提高學生的智商情商。這一點可以借鑒以往優秀的偉人。比如愛因斯坦,智商比起常人要高出許多,然而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并非只在科學方面超于常人,愛因斯坦的小提琴演奏也為人津津樂道。富有藝術思維的演奏,以至于他的科學研究與發明也被他自己賦予了藝術的頭銜。古代的詩歌,例如唐代幾位大詩人的詩篇,哪一篇不被稱作藝術的篇章,每一首都被作者賦予極高的感情象征,移情于景,以物喻人。如果說詩歌反映詩人的生活、內心,那么他們的生活、內心富有情趣,富有藝術思維。
藝術思維的存在為人類生活、工作、學習等,帶來無盡的情趣感受,使得他們少了許多枯燥。藝術思維的建立,意味著人類是不同于動物的生物,我們有思想,有創造力,有審美能力。這是自然界的動物不具備的。藝術是美的代名詞,那么藝術思維就是美的開始,有了藝術思維,才能創造美。美建立在藝術思維之上才能說是美的,是藝術的。
1.激發學生想象力
前文也說到,培養藝術思維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反過來就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藝術思維是想象力等的集合體,循環往復,互相作用。小孩的想象力往往是比大人更好地,在如今的師范院校內,鋼琴教育,缺乏的就是學生、教師的想象力,這不僅體現在學生的學習中,更要注意到教學的設計上,一個有趣的課堂設計,能激發這些長大的學生重新開始想象、創造、建立藝術思維。
但是培養學生的基礎藝術思維,可以先從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開始。特別是針對鋼琴的教學、教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作為師范院校的鋼琴教育,是為輸出更好地藝術人才做基礎的教育,有良好藝術思維的學生發展前途會更加明確。講師可以在授課時,讓學生聆聽鋼琴藝術作品,讓學生對其進行想象,想象自己所處的環境,想象作者創作的背景,想象作者的創造情感,想象自己看到的畫面等。這樣做將意識思維具象化,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藝術思維的重要性,也激發學生對藝術創作的興趣。2
2.讓學生廣泛接觸其它藝術形式,豐富情感體驗
前文中提到,鋼琴教學、教育知識眾多藝術形式中的冰山一角。具有藝術思維的藝術創作作品是含有豐富情感的產物。所以,創作者也必須在創作過程中投入大量的個人情感,這樣的藝術作品有情感,有靈魂,是真正的藝術。然而讓學生如何在鋼琴學習中投入情感,就必須學會如何獲得情感。講師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接觸其他的藝術作品、藝術形式。比如詩人詩歌的感情流露、其他樂器的演奏(通過多媒體播放演奏會等)、帶領學生進行畫廊、博物館的參觀等。從其他藝術形式中獲得別人創作者的情感,讓學生與這樣的情感進行交流,激發碰撞出學生自己的情感,漸漸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再將這種情感引入到鋼琴教學中。有感情的交流學習必定是不會枯燥的。一個擁有豐富情感的人,生活處處都是藝術的創作。
3.技巧和感受并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前文中說道師范院校只注重技巧的操作,并未注重藝術的發展。但是鋼琴學習中,技巧依然很重要,在擁有技巧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夠有能力進行藝術的想象與創作。技巧與感受是并重的,技巧可以幫助學生加快對學習、對作品的感受,而感受反過來讓學生理解如何更快去掌握技巧。此消彼長,優秀的鋼琴教育中,講師要引導學生如何同時學習技巧并感受過程。有了學生自我對鋼琴的感受、情感認知過程,就會激發學生對鋼琴有自己的見解、看法。
在師范院校內的一切教學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為社會輸送優秀人才為目的的。鋼琴教育也不例外。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藝術思維為目的,進行藝術的鋼琴教學。學生通過鋼琴教學獲得的藝術思維有助于學生發展完善的個人品格、人格。并且能夠使學生精神得到充實。通過審美的方式來看待鋼琴教育,這是老師和學生都共同需要發展提升的。老師良好的引導,和學生有興趣的投入,能夠使鋼琴教育在師生的互動中,產生更多的藝術創新,迸發出藝術思維。
注釋:
1.周雪豐.論鋼琴音樂之力度形態與風格的聯系[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9,115(2):96-103.
2.焦東建,董茉莉.米爾斯坦談鋼琴教學[J].鋼琴藝術,2008(2):16-19.
3.王朝剛著.器樂表演技能教學新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2): 221.
杜潔瓊,女,陜西省定邊縣,1981年10月出生,本科,青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