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蜀,陳昌兵
(石河子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物流運籌學》與物流管理專業其他課程之間聯系及其教學思考—以石河子大學為例
王曉蜀,陳昌兵
(石河子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從教學角度分析了《物流運籌學》與物流管理專業其他專業必修課程內容之間的融合與聯系,進而分析了物流管理專業相關課程時序安排和課程內容安排,認為高校教師不應過于專注于主講課程,而應從多種不同視角考慮教學中的問題。
物流運籌學;物流管理;課程聯系
運籌學作為物流優化的工具,從一開始就與物流學相互融合,交叉發展,隨著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物流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高等教育物流管理專業的開設,為培養學生能夠將運籌學的基本理論與思想應用于物流活動的能力,《物流運籌學》課程應運而生。《物流運籌學》是物流管理專業重要的基礎理論課,通過該課程學習,要求學生掌握運籌學的基本理論、算法和思想,針對實際問題進行優化建模,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物流問題的能力。從實踐角度來看,運籌學可以解決包括物流問題在內的諸多問題的規劃與決策問題。本文旨在討論《物流運籌學》課程教學,主要從教學角度分析作為方法類課程的《物流運籌學》與物流管理其他專業課程之間的融合與聯系。
《物流運籌學》課程實質是用運籌學的方法解決物流問題,教學中所采用的理論與運籌學無異,只是結合的案例多為物流問題。在講授上與一般的運籌學的差異之一是少講深奧難懂的理論、定理的推導與論證,而著重解決實際的物流問題。因此,石河子大學《物流運籌學》48個課時中包含了16個上機實驗課,主要目的在于啟發學生利用計算機軟件對模型進行求解,對求解結果做出解釋和說明,培養學生定量計算與上機能力,以及進行輔助決策的能力。
運籌學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規劃論,主要包括線性規劃、單純形法、對偶理論、運輸與指派問題、整數規劃、目標規劃等內容;第二部分為運籌學專題,主要包括圖與網絡模型、存儲論、排隊論和對策論等內容;第三部分為決策理論,主要包括不確定性決策、風險性決策、效用理論和層次分析法等內容。但囿于課時量的限制及文理兼收的學生理論背景特點,石河子大學《物流運籌學》課程主要講授規劃論,而運籌學專題作為選講內容,決策理論中重點講授應用較為普遍的層次分析法。
3.1 《物流運籌學》與《運營管理》之間的聯系
運籌學的英文是Operations Research,生產與運作管理也常常被稱之為運營管理,而運營管理的英文為Operations Management。二者的英文名稱有相同詞匯,因此,國外教科書常常要求學生注意避免將二者混淆。但在我國,學生很少會將運籌學與運營管理聯系在一起,更不會混淆。但不可否認的是,兩門課程之間的確有許多聯系。
石河子大學《物流運籌學》課程開設在第三學期,《運營管理》課程開設在第四學期,《運營管理》課程選用的是國內知名教材—陳榮秋與馬士華主編的《生產與運作管理》(第四版),教材第三篇第九章和第十章分別講解了制造業作業計劃和服務業作業計劃,其中制造業作業計劃中的流水車間排列問題可以用運籌學中的分支定界法求解,單件作業計劃問題可以用運籌學整數規劃中的匈牙利法求解。而服務業作業計劃可以用運籌學中的排隊論加以解決。此外,在生產與運作管理設計內容中的生產與服務設施的選址問題(教材第二篇第四章),可以通過線性規劃加以解決,而教材第七章獨立需求庫存控制與運籌學中的存儲論相通相融。可見,這兩門課程之間有交叉,有重復,只是《物流運籌學》課程著重從方法角度解決物流問題,從而把具有相似特征的問題聚在一起講解求解思想與算法,而《運營管理》是在解決生產運作的某一類問題時,用到了運籌學方法。
3.2 《物流運籌學》與《倉儲與配送管理》之間的聯系
《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既包括了倉儲管理理論又包括了配送管理理論,雖然倉儲管理中可能要用到運籌學,但課程的章節安排上沒有直接聯系,但配送管理理論中的配送中心的選址問題的決策無疑需要《物流運籌學》中的層次分析法或規劃化方法來解決。配送管理理論當中還涉及到配送運輸成本最小化的問題,這部分內容與《物流運籌學》中的運輸問題不謀而合,用表上作業法求解。但部分教材只講解了用表上作業法中的最小元素法求解運輸問題,卻未涉及用閉回路法判別所選方案是否最優,畢竟這不適合作為配送管理教材所深入討論的話題。可見,若學生或教師沒有運籌學的理論背景,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只能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配送運輸路線的優化問題是配送管理理論中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對這一問題可以用《物流運籌學》中的圖與網絡理論中的最短路問題求解。
3.3 《物流運籌學》與《采購與庫存管理》之間的聯系
《采購與庫存管理》課程介紹了采購與庫存管理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采購與庫存管理的前沿問題,其中的供應商選擇問題是一個決策問題,仍然可以用《物流運籌學》中的層次分析法解決,事實上在《物流運籌學》課程講授中,給學生講層次分析法時,正是結合供應商選擇來展開的;庫存管理當中的庫存控制,既與《物流運籌學》有重復,與其他課程也有重復。
4.1 從《物流運籌學》視角看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安排
物流管理專業在石河子大學已有十一年的發展歷程,經過多次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在課程安排的先后順序上已經比較成熟。首先在大一開設《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有了這些數學基礎,然后在大二第一學期即開設《物流運籌學》,隨后再開設《運營管理》、《采購與庫存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等專業必修課。
由于各門專業課程都是在圍繞如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這一相同主題展開,因此不同課程內容之間難免會有重復或交叉。正如前文所述,《物流運籌學》與多門課程之間在內容上會有重復,那么如何處理這些交叉內容呢?本文認為《物流運籌學》作為在前期開設的課程,應在課時允許的范圍內不宜過多考慮內容重復問題,而后續課程則需要根據知識點的重要程度以及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靈活把握。例如《物流運籌學》中的存儲論與《運營管理》中的獨立需求庫存理論、與《采購與庫存管理》中的庫存控制理論有重復,對此,應在《物流運籌學》中進行講授,而在《運營管理》課程中不講授,因為《運營管理》本身課時量有限,而課程本身因涉及到生產運營的各個方面而內容繁雜,但在《采購與庫存管理》當中,應放到企業庫存管理系統當中詳細講解,以提高學生對庫存管理理論的全面、系統性的認識與理解。
4.2 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啟示
專業課程教師不宜過分專注主講課程(AABB課程)的講授。從專業化和分工的角度來看,高校教師專注于自己的主講課程無疑能夠有效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必須認識到的一個現實情況是我國目前很多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都是從其他專業轉行而來,石河子大學作為一個西部邊疆的高校,雖然一直力圖引進一些具有物流管理專業教育背景的博士教師,但收效甚微。因此,很多教師的本專業也并不是物流管理。鑒于該現實背景,如果教師只專注于自己的那幾門課,可能無法很好地把握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而如果能主講多門專業課程將促使教師從不同視角思考問題,進而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物流系統的整體認識。
此外,物流管理學科是一門與信息科學、工程學聯系較為緊密的新興學科,單純地通過教師自身的努力是一個很難的轉型過程。從提高學生培養質量來看,高校應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專業素養。
Association between Logistics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Other Cours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In the Case of Shihezi University
Wang Xiaoshu,Chen Changbing
(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0,China)
In this paper,from a pedagogical angle,we analyzed the integration and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Logistics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other compulsory courses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then further explored the scheduling and content of the relevant courses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and argued that university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ir main courses,but instead try to approach the issues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logistics operations research;logistics management;courseassociation
G642.0
A
1005-152X(2017)07-0186-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7.07.039
2017-05-06
王曉蜀,女,管理學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