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潔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京 210046)
目前,人們獲取有效信息的途徑隨著網絡的發展呈現其多樣性。新媒體技術的強大平臺使得需求服務具有針對性,且隨時隨地可以接收信息,這種便利性使得其能夠覆蓋的使用人群尤為廣泛。
根據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群體對事物的感知特征,在這樣一個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和客體能夠進行相應的信息與思想的互換交流。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兩層內涵:第一,作為當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能夠合理使用新媒體手段,并盡可能有針對性地傳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這些信息要符合時代的需求,并體現出它的意義所在;第二,新媒體時代同樣也會出現一些消極的因素,這源于信息傳播本身具有的強制性,所以,我們需要利用一些手段積極引導高職院校學生的新媒體行為,包括法律法規、道德教育等。
當今高職院校學生接受能力普遍較強,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無疑對他們的行為方式帶來了很大程度的改變。隨著這種改變的出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社會核心價值觀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大學階段是一個人道德觀念的形成階段,在這個階段,大學生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這種不良因素能夠在高職院校學生中間蔓延開來,特別是某些反動言論,以至于讓學生的價值觀念有所動搖,進而導致無法挽回的影響出現。其次,助長了利己主義思想。在現如今的新媒體時代,青年大學生都崇尚自由,個性鮮明。在雙向溝通的新媒體時代,大家能夠暢所欲言,在不知不覺中滋生了利己主義,這在無形中動搖了學生的價值觀念。再次,阻礙了高職院校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新媒體時代帶來的虛擬世界給學生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若長期身處其中,便會漸漸減少和周圍同學朋友的接觸,導致集體觀念和協作意識的淡薄,久而久之便會慢慢脫離集體。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發生了新的變化,手機、IPad、筆記本等等便成為了大學生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部分物品的購買和使用產生的費用隨之也成為了他們日常消費的重要部分。一些高職院校學生的攀比心理造成了對于手機、筆記本等的品牌的追求,不僅僅是一味的追求高價位,更有甚者是更換頻率很高,然而這一切都建立在不顧及自己家庭經濟情況的基礎之上。這些費用的產生和增加勢必造成學生生活費的增多,學生沒有經濟能力,生活費基本來源于家長,這份壓力就隨之轉嫁給了家長。如上所說,這些都在無形之中改變了學生的生活觀念。
現如今,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的喜好發生了變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時代帶來的機遇,有效開展教育工作。新媒體成為了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豐富了大家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也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各種新型的教育載體與傳統載體相比較具有明顯的優勢,其中包括信息量的接收和傳播的隨時性。這種特征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利用起來,從而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和感受文化。現如今,互聯網的利用能夠使得全球的信息資源實現共享,各種教育資源可以通過平臺汲取并在一定范圍內傳播。這種傳播方式由以前的說教式傳授轉變為圖文并茂的自主選擇接收,一方面給教育管理帶來了便利性,另一方面增強了大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對于學生活動的廣泛開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從接受度到參與度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新媒體時代教育新載體的出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了相應改變,有別于單調的模式,呈現出嶄新的教育方式。第一,教育新平臺的呈現。海量信息足以吸引大家的眼球,且憑借新媒體技術傳遞給廣大學生,做到又快又準,并給保存與后期傳播提供了便利。第二,教育手段的豐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僅能夠讓同學們自主獲取感興趣的信息,而且能夠給予大家相互交流的平臺。教育教學中與時俱進的特點正好與新媒體技術中知識點的不斷更新相吻合。第三,新媒體技術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在教育教學之中,同學們可以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有針對性的自我學習,做到查漏補缺,完善自我的知識儲備。
學生的成長成才主要取決于自身的努力,新媒體技術的利用有助于學生提高主觀能動性。第一,提高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同學們提供了巨大的網絡資源,這給自學能力強的同學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渠道,從中獲取很多課堂涉及不到的知識,從而拓寬了知識面。第二,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新媒體提供的雙向溝通的平臺往往涉及到文字的編寫,這種平時日常的編寫對于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對于情感的抒發也有很大的幫助,這無疑能夠培養大家的創新能力。第三,增加了學生的就創業機會。學生對社會的判斷來源于很多地方,其中不可忽視的是網絡,在就業和創業的過程中表現的尤為突出。新媒體帶來的網絡資源隨時隨地獲取的特征使得高職院校學生能夠很好地把握住每一個就業機會,充分利用空閑時間進行招聘網站的瀏覽,大大縮短了對于職位的了解和獲得時間。
在新媒體時代,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把育人工作做細做實,這就要求我們擅長運用新媒體,并把握全新的育人環境。當然,我們也需要通過新媒體不斷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更新,力求在新媒體時代下有針對性地增強教育教學的效果。
[1]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山版社,2001.
[2]徐振祥.新媒體素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J].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11):27-28.
[3]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載體合力”的動態生成—以新媒體語境為視域[J].南京社會科學,2009(10):59-65.
[4]鄭元景.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導刊,2011(11):107-109.
[5]劉帥.3G背景下手機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現狀與對策[J].學理論,2012(7):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