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楓凱
(東北烈士紀念館,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是一門藝術學科,是藝術學科就一定具有藝術的特質,符合藝術的審美標準,遵循藝術的設計規律。現代藝術設計最注重創新,在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中客觀的技術條件、展覽展示的內容需求和創新就構成了我們設計的三大要素,其中創新正是作為藝術設計分支的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領域內最為重要的要素,而技術創新的應用對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尤為重要。
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同時也是一門結構復雜、技術交叉的綜合學科,其內容包含了設計學、傳播學、社會學、歷史學、營銷等方面的知識。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正向著新技術,新科技的方向邁進,數字化虛擬技術、互動平臺等更是被普遍應用。下面我們通過對傳統展示設計的細致研究和交互體驗技術發展過程的了解,來分析交互體驗技術對現代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藝術應用的推動作用。
展示“display”,原詞來源于拉丁文 displycare,“展示”包含的范圍很廣泛。一般指對空間環境的改造和修飾,通過符合藝術標準的手段和渲染方式,配合一定的道具輔助設施,將特定的信息和內容表達給觀者,以達到在觀者的心理和思想層面產生影響。此過程中所使用的藝術手段和渲染方式,就是展示設計。
展示設計需要一定的空間,觀者必須到特定的地點或場所接收設計師向其表達的藝術手段和渲染方式,這些特定的地點和場所圍合出的空間范圍就是展示空間,對此空間進行的設計即為展示空間設計。
體驗是人的一種心理需求,體驗的價值就在于滿足了人們對于獲得身心愉悅、社會認同和自我實現等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展示過程就是展示主體與客體間的交往過程,隨著科技的進步,展示的功能不僅是單純的商貿展示,更是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和交流的渴望。這種交流是建立在主客體間知、情、意相交互的基礎之上。體驗性展示空間設計是對多元化展示的豐富和補充,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以觀眾的心理需求和知覺特性為設計依據,制造物我兩忘、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展品得以最優化的展示。互動體驗技術是指通過對展示環境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幾個方面的綜合調整,影響受眾的感官反應,從而喚起人們潛在的感官聯想和情感共鳴[1]。
互動設計是近幾年來新興起的設計門類之一,最大的特色是加入了互動元素,受眾從被動的接收轉向主動的選擇,而且接收方式也變得更加人性化。互動設計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它也成為了會展業的新寵,成為了各大展臺的主要展示方式。互動設計是設計變革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基于互動的一種媒體設計新觀念。數字技術的發展為交互設計打下了技術基礎,網絡和無線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整合了不同平臺上的系統應用,連接起各類傳播終端,為交互設計搭建了一個全方位的雙向交流平臺[2]。
國際博物館協會將博物館定義為 “社會中的永久性機構,面向公眾開放,用以保存、研究、交流和展覽有形的和無形的人類及其環境遺產,以教育、研究和娛樂為目的”[3]。現代博物館除了綜合性的博物館,按不同的展示主題和內容還可以分為歷史博物館、文化藝術類博物館、革命博物館、名人博物館、紀念性博物館、自然科技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在展示的形式和手段上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
歷史博物館主要以歷史的發現、歷史的演變及歷史人物、事件為宣傳主題,必須具備展示、教育、研究、收藏四種功能,在要求其功能性的同時,審美性的需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化與藝術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文化與藝術的產生與發展是人類社會步入文明的階梯,各個不同時期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內容通過陳列的方式在博物館里體現出來,藝術作為一種典型的精神文化現象,自然也隨之被體現出來。
博物館里對人物與事件的陳列表現是非常普遍的,而且我國有相當數量的革命博物館、名人博物館和紀念性博物館,這些博物館就是主要表現人物與事件的。革命博物館是指以革命歷史事件、歷史題材為主要展示內容的紀念館,在我國占據很重要的位置。
科技博物館強調專業性和學科性,是我國科普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示物大多按照類別進行分區展示,觀眾可以隨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有主次地進行觀看。除了注重觀賞信息的傳達,更是以大量實物、模型來吸引觀眾操作,使復雜的原理、概念通過簡單的裝置、直觀的形象和切身的感受而得到深刻的理解,寓教于樂,并因其開放性及可參與性而得到人們的喜愛[4]。
目前,由于博物館的展示設計內容更加專業化,展示傳遞過程更加復雜化,受眾更加偏向于小齡化,這就要求展示設計師在處理科技類博物館時要從受眾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接受程度等角度出發,更好地貼近受眾的理解范圍和知識層面。這要求設計師具有非常豐富的創意和處理手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解煩瑣難懂的科學道理,從而被受眾接受,一般采用互動式和體驗式的展示設計方式最佳,這樣才使科技博物館更具有互動性、趣味性、生動性和體驗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展示設計中從傳統的平面媒介和實物媒介獲取信息已不能滿足參觀者直觀高效地獲取大量信息的需求,交互體驗技術被應用到展示設計中來。自主有趣的不同體驗、多方位的感知觸動,可以使參觀者在交互行為中實時得到所期望的動作信息反饋,達到深刻傳達的目的。這種新型信息介紹技術的運用為展示設計增加了亮點。
視覺藝術設計就是為了滿足視覺的愉悅性需求,又能夠傳遞商業和文化信息而將文字、圖形、色彩、版式等視覺媒體要素,按照美學的規律組織起來,在實際設計中,只有盡可能合理地簡化視覺要素,才能取得良好的展示效果。
背景音樂是一種聽覺上的體驗,它能起到烘托環境、渲染展示氛圍的作用。
觸覺要素是比視覺更真實細膩的一種要素,它能夠幫助人們形成更主觀的感受和印象,它主要體現在材料上,這種觸覺體驗包括對材料質感、光潔度、形狀舒適感、硬度舒適感、彈性與張力的喜好感、質感聯想等的親身體驗。
味覺主要來源于嗅覺,氣味的刺激可以提高記憶效果,某種熟悉的氣味可以喚起我們記憶深處的情感和感受。
互動媒體技術是依托于計算機程序、交互裝置以及多媒體手段模擬情境,對用戶的行為做出相應的適時反應,產生的人機互動技術。這種模擬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平臺上的模擬,是對人的行為、動物的本能反應以及自然界其他生物的抽象表現。模擬出來的物象狀態與人之間的交流就是交互。人們在與信息或媒介交流互動過程中所獲得的虛擬體驗,就是這項技術關注的重點[5]。
互動媒體設計在展示中的應用體現了展示設計的人文關懷。在人性化設計流行趨勢下趣味性、故事性成為人們喜聞樂見接受信息的方式。展廳中利用互動體驗技術通過展品實體、交互裝置和多媒體介質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觀眾的參觀情緒,讓參觀者參與其中。目前,互動技術與展示陳列設計的結合還正處于磨合期,以表達所展示的展品特性、背景為重點,服務參觀者與展品對話交流為目的,符合參觀者的心理需求為準則,將交互體驗技術融匯到當代展示設計的設計思想中來,將是展示陳列設計的重要發展方向。
交互體驗技術是展示設計中的一種方式、手段,它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多方面增強參觀者的觀展體驗,從而使展示的效果大大提升,并且對當代展示陳列設計藝術形成了很大的影響,有吸引人、教育人的作用。
(1)交互體驗技術有助于增強展覽的趣味性,有趣味性才能吸引觀眾。
(2)交互體驗技術有助于增強展覽的參與性。
(3)交互體驗技術有助于增強展覽的教育性。
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了高科技、信息化時代,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信息傳播的方式,以類多、量大、質高、快捷等為特色,鋪天蓋地般地向我們的生活撲來。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藝等的日新月異,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節奏的加快,接受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也就更為豐富、快捷、便利。處于這樣一個新時代的金光大道之上,我們的展示設計領域應當怎樣面對?我認為:面對新時期的高新科技及新材料、新技術的大發展,凡是有利于增強信息傳播這一目標,有利于改進展示設計方式的形式或技術,有利于滿足新時期受眾需求的任何設計理念、設計方法,我們都應該努力去接受它,與這個時代同步。筆者從展示設計和展示空間設計入手,通過對基本概念、特征、要素等等基礎原理的梳理,對展示設計的知識再次加深了了解;又對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中存在的類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對這些不同類型的展示空間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領會到了他們各自的精髓所在;接著又對博物館陳列展示空間設計中涌現的新技術、新媒介進行了系統的了解,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感受虛擬技術和交互體驗技術帶給人的各種感官沖擊,通過實地考察了很多地方的各種展館,親身體驗,對交互體驗技術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也更加明確交互體驗技術在博物館陳列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的重要性和特殊價值;在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中,交互體驗技術的廣泛應用已經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收益,在未來也必將帶來更大的更跨越式的發展。
[1]苗嶺,鄒一了.展示設計[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2]黃秋野,周曉蕊.互動媒體設計[M].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3]吳詩中.展示陳列藝術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許超,劉華年,楊英.展示設計[M].湖南大學出版社,2011.
[5]吳詩中.展示陳列藝術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