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訓德
(浦江縣第三中學,浙江金華 322200)
關于高中體育開展創新式教學設計若干問題的思考
李訓德
(浦江縣第三中學,浙江金華 322200)
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教育也緊跟時代潮流做出相應的變革。那么,在體育教學方面的改革,也引發了大量的關注度,體育素養是培養中學生發展綜合素質的必要素養之一。隨著全面創新教育改革的展開,體育課程也面臨創新教學的抉擇,科學的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莫大的好處,同時也能夠提高中學生的運動技能,在生活中學習體育精神,融入做人基本需要的道德素質。創新式教學,是教育的需求,是社會的需求。
高中體育;教學;創新
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然而在這個時代,學校、老師更多注視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的作業和學生通向中考、高考的一次次測試和考試所帶來的成果,他們滿足于對學生的成績培養,忽視了學生本該享有的體育技能訓練、體育精神的培養。所以,在這個新時代,學生應該具備綜合素質適應這個社會,所以學生、老師眼里不應該僅僅有學習,也要在身心、身體健康上有所發展。為了讓體育教學跟上新課標的發展,讓學生在他們的時代能夠學習到先進的體育教學成果,學習到更進步、更科學的體育精神,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創新體育課程的教學方式,以及如何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難題,讓老師取得更好的體育教學效果,讓學生充分享受在體育課上帶來的快樂。
目前大部分的體育老師的教學方式仍然是 “教+練”。體育老師在給學生上課時,先是給學生講解、示范體育器材的應用方法,之后便讓學生在旁邊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并沒有讓學生真正了解到體育的有益之處,老師、學生僅僅把體育當成課堂的一項任務,并且在中學生的觀念中,更喜歡結伴在一起做某件事,在老師講解之后可能會在一旁扎堆閑談,并無鍛煉之心。可見,教學方式的落后陳舊,并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沒有學習的興趣,缺失了自主性的學習是沒有質變的學習,是按部就班的沒有活力的學習,這也是教育的弊端。
由于體育教材的缺乏,學生們在體育課上對體育運動項目的選擇便減少,學生沒能選擇到真正喜歡的項目去鍛煉,便可能會因此失去鍛煉的興趣。當然,體育器材的多少與學校的設備投入、資金貯備有關,但有部分的學校則可能把用在體育方面的資金、人才等投入到學校的主修課程方面,這體現了學校對體育教學的不夠重視。如果對體育教學足夠重視,那么體育器材,體育資源怎么會不夠呢?
體育教學的內容比較單一,部分學校仍然主要是以跑步鍛煉、仰臥起坐、俯臥撐、籃球等等的形式來維持教學,這樣不僅僅限制了學生的選擇,還可能打擊到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學生數量多,學生的體質不一樣,各自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也各不一樣,有的同學可能擅長跑步,不擅長跳遠,有的同學可能喜歡足球而不喜歡籃球,但是體育課的內容的局限性,讓學生無從選擇,所以教學內容的單一,很可能把學生的體育意識扼殺在搖籃中。
21世紀,在開展創新式的教學模式之前,體育老師應該做好更新其教學觀念的準備。因為有體育課,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才不會單調無趣,體育老師應當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負起責任,不僅需要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也應當將體育精神貫徹到現實生活中,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幫助學生積極主動提高體育技能。在某些地區的某些學校,體育課有可能會被其他課程占用,體育場地也被用來開展其他的活動,有些到了學習緊張階段,反而將體育課取消。這種現象還是比較難去改變的,其根本原因則是不重視體育課程教學,忽視對學生的體育發展和全面發展,重心放在主要科目,只在意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課標所要求的目標也僅僅停留在表面上,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在開展創新體育課程的環節前,先要把學校、教師對于體育的偏見改正過來,正視體育帶來的教學效果,重視體育訓練對于學生身心的有利方面,那么,學校的體育模式改變才有可能性。那么,作為教師,以身作則,在觀念上有所改變,在行動上也應該有所作為。老師可以創造一個歡樂輕松的教學環境,緩解以前體育課上沉悶無聊以至于學生只好閑聊的氛圍,比如,舉行一個短時間的小型比賽,體育老師與學生角色交換,讓學生充當裁判,而老師自己則與其他同學參加比賽。老師與學生有一個良性的互動過程,能夠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老師、同學更好的展開教學活動。由此可見,思想和行動需要有一致性,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老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動的更新變化,必定也會給學生的體育教學質量帶來變化。
開展創新式教學,是教育創新改革的手段。必須要為舊有的教育方式注入新鮮活力,才有機會改變陳舊、被動的體育學習狀況。當然,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學校要根據學校的體育師資力量、體育教育資源、體育資金預算等等因素而做出調整的力度。首先,改變體育老師的教學觀念,對于自己的體育教學工作負責,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健康體育氣氛,宣傳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體育鍛煉的作用,鼓勵學生在課上、課后積極進行體育練習,在無形中灌輸體育精神、是學生感受到體育教育的意義。其次,尋找科學的教學方法,盡力把體育課變得生動有趣,而不是一堂形式主義般的課堂,把體育場地變成學生們解放自我,釋放身心,強身健體的樂園,而不是專門供學生逃避平常沉重的必修課的閑聊之地。然后,改變體育鍛煉形式的單一結構,讓課堂變得多元化,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或者體育競賽,比如踢毽子比賽,拔河比賽之類的娛樂性的需要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項目,并且設定一定的獎項,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同時,可以舉辦一些健身操,武術之類的帶有專項性的體育活動,引起學生的好奇,培養專門的體育人才;學校也可以設置爬山,劃船之類的戶外體育型活動,不僅能改變體育教學的陳舊狀態,也創造出一種新型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學習到的不僅僅是技能,還有基本的道德素養,因為某些體育活動,是要求學生們具備團結、禮貌、尊重他人的基本道德素質的,這可以說是“在體育課程中學習,在學習中訓練體育技能”,這對于學生來說一勞永逸,一舉兩得。
體育的創新式教學,是每個中學應該重視的。體育在學生的中學階段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體育可能是學生在沉重的必修課程中得到釋放壓力的一個精神樂園,是完善自我思想道德品質的重要場所,所以,以學生為主的課程創新不容滯緩,用體育課上揮灑的汗水沖走學生內心的陰暗,用體育精神撫慰學生的心靈。在體育課程上,學生的學習并沒有停止,學生的收獲不止于課堂上的知識灌輸,所以不應該讓體育課程的創新銷聲匿跡,不應該在學生學習階段終結體育課程,我們更應該重視起來,給予體育課程在新時代繼續發揮作用的機會,讓體育在學生的世界里注入更多的體育精神,引領學生走向更美好的未來。這個過程,需要全體師生共同努力,老師對自己的學生負責,學生也應該積極投入到創新的新課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體育素養,在“德、智、體、美、勞”的素質要求下,要把這五個方面都培養起來,不能偏重于某一方面,也不能一無所長.老師也是關鍵角色,如何扮演好這個角色,需要老師細心的思考,以至于不會讓自己的學生在多年之后回想起來自己的學生生涯中不僅僅只有考不完的試,寫不完的試卷和一支支用盡的筆芯。重要的是,創新是時代的需求,不創新,時代就會停止進步,就會落后,教育是同理的。希望在將來,學校和老師都能用長遠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對世界的接班人負責,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1]張正中.示范性高中“三修”體育課程模式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2]沙鑫,張軍.芻議高中體育選項教學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9):54,56.
[3]李斌.關于高中體育選項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09(12):39.
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5(a)-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