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愷,馬艷歡,許洋銘,劉盼
(南陽職業學院,河南南陽 473000)
高職院校高爾夫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
章愷,馬艷歡,許洋銘,劉盼
(南陽職業學院,河南南陽 473000)
通過5年高爾夫實踐教學的探索和總結,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爾夫實踐教學體系。明確了高爾夫教學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地位,制訂了較為科學的人才培養和教學管理方案,編制了詳細的實踐教學應急預案。使高爾夫校外實踐教學的管理組織水平和教學質量得到顯著的提高。
高爾夫教學;實踐教學;教學模式;教學管理
伴隨著高爾夫運動的快速發展,高爾夫產業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為了滿足這種需求,深圳大學、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等一批高校先后設立了高爾夫專業,培養高爾夫運動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2016年,高爾夫運動正式納入體育單招考試,2017年包括浙江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吉林大學等22所211高校在內的93所大學開始招收高爾夫特長生。
高爾夫教學與傳統學科相比,具有實踐性強,場地要求高,涉及科目廣泛等特點。將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簡單帶入高爾夫教學,往往會產生教學管理不便、組織困難等難題。因此,探索出一個適合高爾夫特點的實踐教學模式對高校高爾夫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南陽職業學院高爾夫專業實踐教學組織為例,淺探高校高爾夫實踐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完善。
高爾夫運動是一項實踐性運動,目前我國中小學高爾夫運動開展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大學新生多為零基礎或僅有薄弱的高爾夫基礎。以南陽職業學院為例,2013、2014、2015級高爾夫專業共有學生115人,其中102人入校前從未進入過高爾夫球場,在入校前接觸過高爾夫運動的僅有2人。
傳統的高校教育較為偏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一般為理論教學的補充與輔助。高爾夫運動的實踐性,與學生高爾夫基礎薄弱的現狀,要求高爾夫教學必須將實踐教學提升到與理論教學同等高度。這就要求高爾夫教學必須打破傳統教學課時設置的藩籬,重新審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實踐教學的開課時間和課時長度。
高爾夫實踐教學與其他專業相比也有許多特點和難點。首先,在高爾夫實踐教學中,學生們往往需要在一個球道總長度約為7千米的場地上進行授課,而即使是高爾夫練習場也有數十畝的面積。巨大的場地不但增加了學生管理的難度,也使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易掌控教學成果,且容易被突如其來的偶然因素打斷教學。
其次,高爾夫球場占地面積大,建造成本高,大多高校沒有條件在校內建設標準的高爾夫球場供實踐教學使用。在這種情況下,高爾夫實踐教學往往需要與高爾夫球會合作進行。這也意味著學生將長時間在校外生活和學習,期間的教學組織面臨與在校學習完全不同的環境。我校2014年的實踐教學中,就曾出現過學生因不適應球場環境而中途退出實訓的情況。
為保證校外實踐教學的質量,我校高爾夫專業學生校外實踐教學由專職老師帶隊,駐場授課。但這種安排使本就緊張的高爾夫專業老師資源更加緊缺,給校內理論和實踐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高爾夫校外實踐教學往往在營業中的高爾夫球場中進行,教學中也會用到球車、工具車輛等動力車輛,飛球傷人、車輛失控等危及學生人身安全的意外事故發生幾率遠高于校內。且球場內人流混雜,學生被騙、被引入傳銷窩點等意外情況也比校內更易發生。
針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孰重孰輕的矛盾,我們不斷探索,改進人才培養方案。圍繞更好的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一方面,我們增加了必要的實踐教學課程和課時,另一方面在保證理論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在一些與實踐相關的理論課程中植入實踐環節。
例如在大一上學期,我們開設有《高爾夫概論》這門理論課程。由于學生對高爾夫缺乏基本的認知,因而對課程內容掌握與實際脫節。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高爾夫概論課程中增加了校內實踐教學的課時,把部分高爾夫擊球技術、高爾夫規則的實踐性內容植入課程中。這樣一方面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了對課程內容的認識,另一方面為后續實踐課程的開展作了有益的鋪墊。在《辦公自動化》課程中,我們也將高爾夫計分規則、高爾夫賽事報道、高爾夫營銷海報設計等元素嵌入到Excel、Word和Powerpoint的授課學習中,使學生在學習辦公自動化軟件的同時,增進了對高爾夫實踐內容的了解。
針對高爾夫實踐教學管理組織上的困難,我們分別從教學安排、實習單位選擇、實習規范制定等方面進行了以下改革。
鑒于部分學生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學習進度跟不上,對球場環境不適應出現情緒波動,甚至中途退出等情況。在校外實習、實訓開展前,將在球場實習和實訓的所有項目都在校內進行授課。對學生在授課中出現的問題,逐一進行解決,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將球場實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挑戰,在平時授課中都演練出來。使學生的能力狀態和心理狀態盡可能與實踐教學環境對接,減少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落差。
實踐教學開展前,與合作球場簽訂標準化的校企合作協議,保證學生在球場的培訓場地和學習環境。明確球場和學校對學生的教學、管理責任,確保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校為主體球場為輔助。
通過對合作單位的規范,使學生在校外場進行教學實踐時的作息、規章制度和教學安排盡可能的與學校接軌,避免了由于教學環境變遷而產生的管理混亂現象。同時把不同的實踐教學基地間的實踐教學環境差異也降到最低,使學生無論在哪個實踐教學基地實習,都會得到同等的待遇和學習環境。
為了進一步規范校外實踐教學,開始實習前,我們與學生在公平自愿的基礎上,協商簽訂統一的實習、實訓協議。協議規定實踐教學的時間、內容、方式,明確學生在實踐教學期間的義務與權利,規范學生和教師的實踐教學行為。對不能遵守實踐教學紀律的同學的處理也做出詳細約定。
通過實習、實訓協議的簽訂,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顯著增強。在實踐教學中曠課、遲到、早退非正常退出等現象明顯減少。
針對校外實踐教學與校內授課造成教師資源沖突的問題,我們采取優化課程順序的方式來緩解。將校外實踐課程的核心部分放在6~10月份的大二暑期進行。對已經具備一定技能水平,可以適應球場實際的大三學生,將管理和培訓職能讓渡一部分給實習球場,減輕學校的教師資源壓力。
校外實習的難點之一是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的保障。為此我們總結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發的安全事故清單,羅列成表,逐項制定實踐教學應急預案。建立校外實習過程中學生互監互保與學校管理相結合的安全保障制度,規定學生進入球場實習前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上述措施保證了在校外實踐教學中意外事故的預防,和出現突發事故后的快速應急反應。在近5年的實踐教學環節中,沒有出現一起嚴重受傷事故,并利用學生互保制度及時幫助一名誤入傳銷窩點的同學脫離傳銷控制。
通過探索、改進實踐教學模式,我校高爾夫校外實踐教學取得了較為令人滿意的成果。不但大大提高了學生在校外實踐教學中的組織水平,也使實踐教學的質量有了較大提高。
[1]李丹.我國高校高爾夫教育的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2014(7):24-25.
[2]謝芳,陳小蓉.對中美高爾夫管理專業本科教育的比較研究[J].體育學刊,2006(6):46-50.
[3]張家明.地方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以襄樊學院為例[J].對外經貿,2012(1):145-146.
G849.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5(a)-0122-02
章愷(1984-),男,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方向:高爾夫球場草坪建植與維護、高爾夫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