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琳
(山西省工貿學校,山西太原 030021)
隨著時代快速發展與變化,許多青年學生的就業壓力日益增加,給青少年的成長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其中,由于受到外界各種誘惑與刺激的影響,許多的中職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恐懼、抑郁、焦慮、自卑等,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在認識到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基礎上,及時的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這對于中職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來說有著重要意義。以下主要圍繞著中職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展開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中職學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學生,他們大多是在中考中失利而被迫選擇就讀中職,通過調查研究中職學生的家庭環境可以知道,大多數的中職學生來自于農村家庭,甚至部分的學生來自于單親家庭,許多的學生由于面對中職學校全新的生活環境、人際交往環境等而出現各種不適應。同時,中職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各方面都有待于成熟,許多的中職學生由于在中學時期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在學習中存在許多的問題。除此之外,部分中職學生受到外界社會因素影響較大,在思想價值觀方面出現較大的扭曲,具體來說,中職學生主要存在下面幾個方面心理問題:
社會評價是人自卑感形成的主要來源。在大多數的人心目中,中職學校無論是在師資力量,還是生源素質方面都遠不如普通高中。許多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將目光主要放在普通高中學生身上,這就使得中職學生在就業時時常處于劣勢狀態。又由于社會上對中職學校存在偏見,許多的中職學生內心產生一定的自卑感,總覺得自己要比普通高中學生弱。雖然近些年我國加大對中職學校的宣傳力度,人們逐漸改變了對中職學校與中職學生的片面看法,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的思想觀念的影響較深,導致中職學生無法正確認識自身的能力,久而久之出現嚴重的自卑感。除此之外,大多數的中職學生的家庭環境較差,較之于其他學生,他們往往承受著更加巨大的生活壓力,這也是中職學生心理出現自卑感的重要原因。而且,在強烈的自卑感心理作用下,許多的中職學生缺乏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經常長時間的壓抑個人情緒,這種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甚至會造成中職學生出現人格障礙,由此造成各種校園安全問題的出現,近些年此類現象在我國的中職學校時常發生。
大多數中職學生由于在中考時未考上理想的高中而被迫就讀于中職學校,所以,對于中職學校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十分無可奈何的選擇,甚至部分學生認為這是個人的失敗所導致的,許多的中職學生長時間不能夠走出中考失利的陰影,甚至對自己全盤否定,缺乏對于未來的自信心。實際上,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中職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方式與學習習慣等方面差距較大,這些因素使得中職學生陷入學習的惡性循環中。大多數的中職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一系列的問題,諸如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機不足、學習方式不科學等。除此之外,許多的中職學生在焦慮狀態下學習,經常在課堂上無法集中自身的注意力,甚至不少學生經常逃課,而且考試作弊等現象屢禁不止。總之,對待學習這件事情,大部分的中職學生缺乏足夠的熱情與端正的態度。
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進步與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許多的高校畢業生面臨著愈加嚴峻的就業壓力,而中職學校的學生更面臨著愈加嚴峻的就業形勢。中職學生出現就業壓力大的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方面用人單位對于中職學生存在較大的偏見,在招聘時更多的將機會留給名校畢業生;另一方面從中職學生自身來說,他們在校期間對于學習并不認真,忽視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的培養,由此在畢業時缺乏良好的就業競爭實力,經常是心神不寧,存在嚴重的就業焦慮感。
社會各界力量應當相互配合,共同營造出利于中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環境,尤其是政府部門要積極參與其中,加強文化的建設,積極打造良好的娛樂休閑場所,從而讓中職學生的身心接受潛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健康茁壯成長。
為了幫助中職學生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識,教師要努力的與中職學生構建起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引導,從而為其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為此,教師自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理解,與學生形成學習與生活中的良師益友。一方面在學習中教師要嚴格的要求學生,不斷的拓展學生的視野與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在生活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與關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對自身有正確的認識與評價。
中職院校在開展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根據學生的自身發展情況有計劃性的、有步驟的向學生傳授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對基本心理常識的理解,這樣既幫助中職學生對自身有正確的認識,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逐漸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的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讓學生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就業壓力與學業壓力。
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中職院校要重視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不斷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理論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觀念,使其認識自身的重要職責。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要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心理健康教育隊伍。除了要重視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還要重視提升教師與相關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兼職教師的資格認定體系。
對于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予以高度的重視,要建立健全保障機制,為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此外,中職學校要提高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費列入至年度經費預算中。與此同時,提供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足夠的經費,從而為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要保障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課與選修課經費,完善并改進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條件,促進教育方式的優化,并且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評估工作,將其作為衡量中職學校的辦學質量與水平的重要指標。
首先,建立起心理輔導機構,包括心理健康咨詢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加強組織管理,從而為心理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基礎;其次,構建心理檔案,實現對學生心理狀況的跟蹤與監測,確保能夠全方位的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發展規律;最后,完善心理委員制度,在班級中挑選一名心理發展委員,并組織相關活動加強對心理發展委員的培訓,充分的發揮出朋輩群體在心理輔導中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中職學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素質薄弱極容易出現自卑、抑郁等心理問題。為此,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在全面分析中職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基礎上,努力的幫助中職學生克服各種心理問題,引導中職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努力的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除此之外,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努力的為中職學生創設出良好的環境,點燃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緩解中職學生的學習與就業壓力,從而克服中職學生的心理壓力,進一步促進中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1] 于洋,雙新卓.論中職到高職學生的互悅心理機制[J]. 才智,2017,(30):78.
[2] 李盟.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和對策研究[J].才智,2017,(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