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鳳(河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河南洛陽471023)
高校體育活動中運動人體科學的實踐作用研究
□王金鳳(河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河南洛陽471023)
隨著現在生存環境的惡化,人們越來越關注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大學生是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肩負著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的使命,更需要一個健康的體魄作為支撐。現代高校也越來越重視提高體育教學水平,高校的體育課程的地位相比以往有很大提升。強健體魄需要科學的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之則可能適得其反。因此,本文基于運動人體科學的理論基礎,探討其與高校體育建設的關系,以期找出把運動認可科學應用到高校體育教學的具體路徑,進一步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水平,強健大學生體魄。
高校體育運動人體科學實踐作用研究
當前社會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嚴重影響著國人的身體健康,國民缺乏鍛煉身體的意識和時間,身體素質每況愈下。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身體健康狀況亦不容忽視,高校體育教學缺乏新元素的推動發展緩慢。我國正處于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需要大量的高校畢業生投入到祖國建設當中。但是,如果高校畢業生沒有強健的體魄,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則很難承受社會壓力和工作壓力。因此,在學生時期,必須加強大學生的體育素質的考核。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的來源主要是高校的體育教學,因此,高校體育老師需將運動人體科學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一方面推動高校體育的發展,另一方面科學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運動人體科學是一門研究體育和人類機體相互關系的科學,是一門體育與醫學融合程度較高的新興學科。運動人體科學是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中的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運動人體科學的產生和發展順應了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的潮流。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本應越來越大。但從全國目前的就業情況來看,該專業的就業率不很樂觀,主要是因為目前人們對其了解認識都還不夠,但隨著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全民健身必然成為新世紀的一大主題。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身體健康更加關注,因此本專業未來的就業面會非常寬泛。
高校體育教學主要包括四個要素,即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對于我國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來說,教師是最關鍵的要素,高校體育教師基本都擁有本科學歷,此外還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強健的體魄,其整體素質與能力基本能夠滿足現代化高校體育教學研究的需求,但也不乏整體學術水平比較落后的高校體育教學,教學資源,包括教師資源,設施,環境,學術資源等均無法與專業體育教育或一流高校體育教學相較。第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其主觀能動性和基礎性對高校體育教學存在著重要影響,數據表明,現在的高校學生,體能測試結果處于下降趨勢,但不明顯,現代高校學生的體育活動偏少,這也受到社會、家庭、經濟發展條件的影響,尤其是電子設備廣泛使用和生活節奏加快的現代社會,這種情況表現的更為突出。第三,教學內容作為教學資源的第一要素,教學內容是決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學內容的制定受到國家政策,本校教師的影響,就筆者調研的實際情況來說,整體體育教學水平越高的高校,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更加先進和科學。第四,教學環境,它是由財政撥款和學校實際的資金投入所決定的,公共基礎設施越完善,教學效果越好,二者成正比關系,但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的一個通病是資源閑置,部分學校為避免資源損壞造成的多余的財務支出,或懼怕體育活動的疏忽可能導致的學生安全問題刻意的縮短體育教學課程,或者嚴格控制學生對體育器材的使用。另一方面體育教學的資源配置不合理,人均分配不足應當是現代高校面臨的更為嚴重的問題。
很多大學生缺乏運動人體科學基礎知識,不知道如何科學的運動,往往會造成運動損傷,適得其反。有些大學生在運動前忽視熱身的重要性,導致肢體疼痛,損傷等后遺癥的出現。所以,高校的體育教學必須要引入理論課程,只有科學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起到預期的教學和鍛煉效果,避免運動損傷。具體來說,高校體育教學引入運動人體科學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更加看重身體健康,社會各界急需運動人體科學知識的普及。在國外,很多知名大學都有運動人體科學的課程。目前,國內高校的體育教學多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最明顯的弊端在于高校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動作的標準性和一致性,忽略了運動人體科學的理論教學,導致這一知識成為大學生的盲區,無法從高等教育中獲取系統的運動人體科學的理論知識。在運動時不知道如何避免運動損傷,很多動作危險性很高,在受傷后也不知道如何處理,以致于加重傷害。鑒于社會發展和學生學習的需要,高校體育教學必須引入運動人體科學,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進一步普及運動人體科學知識,不斷滿足社會對此專業人才的需求。
4.2、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目前,我國的各大高校、高中以及職業學校的新晉體育老師大都是是受教育水平較高、專業知識豐富的本科生,但同樣面臨很大缺口。另外隨著我國健身、養生等行業的迅速崛起也加劇了對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人才需求。而高校是培養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人才的主要場所,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必須引入運動人體科學的理論教學,培養高校學生的理論知識。在課程設置時,合理安排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課時的比例,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才能推動我國體育健身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提高高校的體育教學水平和我國整體的運動水平以及競技水平。
4.3、提升運動員競技水平的需要
建國以來,我國體育事業飛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各種世界大賽上捷報頻傳。但是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國民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水平都很低下,并且在個別項目上我國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因此,有必要從高校的體育教學入手,通過進一步優化高校體育教學的結構,推陳出新,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體育人才,從而提高我國體育發展的綜合實力。運動人體科學雖是新興學科,很多師生對此也很陌生,但實際上卻是貫穿運動始末,必不可少的一門科學,對我國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必須加以推廣。
4.4、體育課程改革的需要
新時期,社會各界對于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不僅要求具有強健的體魄,優秀的運動水準,更要求其懂得運動損傷、科學運動的基礎理論知識。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生存壓力巨大,要想在激勵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去,僅有高學歷和高智商是遠遠不夠的,社會發展對人的體魄和綜合知識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高校的體育教學必須進行改革引入更加科學的運動理論知識,增設運動人體科學課程,引進先進的設備,建立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據此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更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高校體育教學為引入運動人體科學課程應該建立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加大投入力度,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具體來說,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的引入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5.1、改革傳統的管理模式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的引入必然會對傳統的管理模式提出挑戰,傳統的體育教學多在室外進行簡單的跑步和球類運動,基本不會與學校的管理制度相沖突。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引入以后,高校應對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以此提高實驗室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完善實驗室的各種規范制度,對實驗室資源配置,設備和教學安排等做出詳細的規范,全面落實相關責任制度,責任落實到人,從而確保實驗室的正常運轉;其次,要有專人值班保證實驗室全天候開放或實習智能刷卡制度,方便責任追究。另一方面要合理的安排專業學生的試驗時間,科學利用實驗室資源,高校體育老師要積極指導學生安排課余實踐,選擇感興趣的實驗項目制定實驗步驟,取得實驗成果。最后,實驗室應該分時分階段對外開放,本校教師和其他科研人員在身份明確的情況下也可以擁有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的機會,從而進一步推廣運動人體科學。
5.2、積極與社會合作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是我國稀缺資源,應充分發揮其本身的價值,在滿足本校運動人體科學教學的同時,還可以對社會承接項目,進而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通過承接科研項目還能賺取一些項目經費,既可以用于實驗室設備的更新換代,豐富設備資源,也可以通過項目進行研究,拓寬知識面,提升教學水平。此外,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屬于體育領域的頂尖科技,處于行業前沿,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和實驗過程中要不斷探索更為科學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利用實驗室資源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并致力于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運動隊伍,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5.3、合理分配師資
高校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中最具能動性的存在,學生在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進行科研時,應盡力尋求教師的幫助。因此高校的體育老師的實力也非常關鍵。在設立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之前,應公開公平選拔好實驗室的體育老師,使更有能力的體育老師負責實驗室的教學,充分發揮實驗室的價值,提高實驗室的工作效率和高校體育教學水平。
6.1、運動生理學的應用
運動生理學屬于應用型學科,體現在實際操作的方方面面,從訓練、恢復幾個方面來指導,首先是訓練強度和方法,要懂得根據自身實際以及年齡段等因數為自己配置運動處方,知道自己處于什么運動水平;其次是運動后的恢復,運動生理學是一門和人體知識緊密相關的科學,根據自身需要配置營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2、運動處方的應用
運動處方不同于普通的體育鍛煉,也不同于一般的治療方法,運動處方是有針對性、有明確的目的的運動療法。運動處方的生理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實施運動處方可增強呼吸系統的通氣量、攝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狀態、促進消化系統的機能,加強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或抑制能力,對體脂的作用實施運動時間長、運動強度中等的運動處方能有效地減少脂肪組織,達到預防疾病和健美的目的。
隨著社會對綜合型體育專業人才需求的增大,既有強健的體魄,又有豐富的運動人體科學理論知識的人才必定有廣闊的就業前景。本文基于運動人體科學的內涵和我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對運動人體科學在高校體育活動中的具體實踐進行研究,提出了建立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的策略,并且分析了運動人體科學知識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幾個方面的具體應用,以期為盡快改變我國高校傳統的重動作輕理論的體育教學模式,推動我國體育健康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1]韓月琦.運動人體科學在高校體育實踐中的作用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8).
[2]平杰,冉強輝.運動人體科學在高校體育實踐中的作用[J].中國體育科技,2002,38(12).
G804
A
1006-8902-(2017)-05-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