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斌(三明學院體肓學院福建三明365004)
籃球運動員臨場心理素質的培養研究
□王永斌(三明學院體肓學院福建三明365004)
競技體育運動是一場心理上的博弈,籃球運動對于運動員的臨場心理素質的要求具有更高的標準,研究籃球運動員臨場心理素質的培養方法,以其提高籃球隊的整體運動水平、提高比賽的觀賞性。通過籃球運動員臨場心理的涵義,分析籃球運動員不同形勢下的心理變化,發現籃球運動員臨場心理對于比賽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限制運動員水平的發揮;進攻能力減弱;防守壓力增大;鍵球的處理能力下降;運動員進入賽后低迷期。并提出培養籃球運動員臨場心理素質的策略:比賽場景的模擬與適應,形成心理定勢;制定明確合理的比賽目標;賽前知己知彼,賽中總領全局賽前賽后心理輔導。關鍵詞:籃球運動員臨場心理心理定勢心理輔導
競技體育運動以其激烈的對抗和瞬息萬變的賽場局勢,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籃球運動作為競技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緊張刺激的比賽過程,精彩的投籃得分,霸氣的扣籃慶祝等等因素,一直是全世界人民喜愛的體育運動。一場完美的籃球比賽除了雙方在場上激烈的身體對抗意外,心理上的博弈也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重要因素,其中涉及到最多的是運動員的臨場心理。籃球比賽需要全隊五名運動員的密切協作,考驗運動員的臨場發揮能力。如何將運動員的心理調整到最容易適應比賽的狀態,能夠以沉著冷靜的心態處理比賽場上發生的各類狀況,對于關鍵球的處理做到穩準狠,最終取得比賽的勝利。
所謂籃球運動員臨場心理,即指運動員伴隨比賽進程與場上的變化,克服身心高度緊張,情緒不穩定的心理應激狀態,正確運用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完成比賽的既定目標的心理過程。籃球比賽的臨場情況千變萬化,運動員的心理狀態隨之而不斷變化。
競技體育運動比賽的不確定性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賽場上的每一個瞬間都有可能是比賽的轉折點,例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麥迪時刻”等。籃球比賽的場上形勢最簡單的分為三類,第一類如何在領先對方的形勢下,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優勢,及時找到對方的進攻發起點,破壞對方的進攻節奏,這需要賽場上冷靜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準確的分析對方的心理狀態,從容過應對對方的反撲;第二類是在己方落后的情況下,如何找到對方防守的漏洞,最大化的發揮自己的優勢,以快速有力的反攻,打破對方的心理架構,擊潰對方的心理防線,這需要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第三類是雙方球隊比賽十分焦灼,比分你追我趕,交替領先,不僅要思考己方如何進攻得分,更需要提前意識到對方可能的進攻方式和方法,做好提前判斷和防守,這時就需要隊員具備超乎常人的心理忍耐力,能夠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形式改變帶來的心理變化。在籃球比賽中,運動員如何調整自身的競技狀態,使身體機能能夠適應比賽的緊張狀態是需要較為系統的培養的。
2.1、限制運動員水平的發揮
運動員的心理水平決定比賽水平,在比賽前的準備中,運動員的心理狀態變化是有放松狀態向著比賽狀態發展的,臨場心理狀態影響比賽中的運動員個人以及團隊技戰術水平的發揮。比賽恐懼癥是運動員需要面臨的基本心理問題之一,有運動員具有此類心理問題之后,在比賽中的個人表現只能用糟糕來形容,技術動作變形,跑位不準確,戰術意識下降,團隊配合出現漏洞,當比賽中五名運動員中有一人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會給對方的進攻提供一個突破口,這樣的比賽形式會導致己方的優勢迅速被對方蠶食,或者比分差距被無限放大,由于一名遠動員的心理問題導致全隊心理防線崩潰。運動員過于緊張也會導致比賽中失誤次數過多,得分機會的把握能力下降,錯失較多的改變場上局勢的機會,是比賽陷入膠著局勢,甚至是劣勢。運動員比賽興奮度過高也會影響比賽,對于比賽的投入程度過高,會局限于自身所處的環境,不能縱覽全局,準確找到比賽正確的切入點,對于整體的技戰術配合容易出現配合失誤,當自身冷靜下來以后發現局勢沒有向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導致運動員心理狀態低落,對局勢產生更大的影響。
2.2、進攻能力減弱
籃球運動進攻戰術的組織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在教練員制定的進攻戰術中,場上運動員需要根據自身所處的形勢,準確選擇并判斷使用何種戰術最直接有效,并在瞬間參與到團隊配合中,這對于運動員的心理狀態要求就較高,如果運動員臨場的心理狀態出現問題,這對于整個團隊的影響不僅僅是一名運動員,而是整個團隊進攻的環節。運動員需要的臨場心理素質是多方面的,任何一點出現問題,相應的在比賽中就會出現失誤,水平越高的比賽這樣的表現就越是致命的。心理素質較差的運動員,往往在比賽中的投籃得分的能力較差,其自身的心理狀態不能夠支撐其完成一次完整的投籃動作的時候,對于一名進攻方的投手或者主要得分手來說,就像失去了一只手臂一樣,這對于籃球運動的影響可想而知。
2.3、防守壓力增大
防守與進攻永遠是籃球運動的主旋律,一個球隊的防守做得好,就能夠阻止對方獲得更多得分的機會,同時為己方運動員爭取更多的進攻機會。運動員在防守的過程中,對于對方運動員的進攻意圖需要有一個判斷,才能夠采取針對性的防守策略,平時的訓練中對于各種防守戰術的使用時機都有眾多的情景假設,運動員需要快速選擇對應的戰術,沉著應對是一名好的籃球運動員的基本素質。臨場心理素質薄弱的運動員在戰術選擇上會出現差距,往往不能夠選擇最優的防守戰術,防守的效率降低;對方運動員發現己方運動員的失誤過多,會采取重點照顧,即以此名運動員作為突破口多次進攻,這會更進一步加劇該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2.4、關鍵球的處理能力下降
比賽場上永遠都會有奇跡發生,可是只有一少部分人抓住了那稍縱即逝的關鍵點,不到最后永遠不知道誰是最后的勝者。籃球場上雙方球隊在實力差距較小的情況下,實力弱的隊伍同樣能夠取得比賽的勝利,這就是需要場上運動員對于關鍵球的處理能力。籃球比賽在比賽設置中,得分后球權發生交換,在己方球隊落后的情況下,運動員需要利用己方球權的機會,爭取更高的投籃命中率,同時在關鍵時刻打斷對方的進攻勢頭。在臨場心理素質下降之后,運動各方面素質都會有影響,這就會導致隊伍中的關鍵運動員在本方有限的進攻時間中的成功率降低,在技戰術的使用中,運動員之間的銜接出現失誤,在整個比賽的轉折點不能將既定的戰術完成,失去勝利的機會。
2.5、運動員進入賽后低迷期
一場比賽不能全面評價一名運動員,一次的實力也不會是永遠的失敗,但是比賽中的一次打擊有可能讓一名運動員進入長期的低迷期。低迷期的運動員在訓練中會表現的積極性下降,訓練水平下降,對于新的技戰術的理解能力下降,不能理解教練員的意圖。甚至有的運動員會長期低迷下去,影響了整個的運動員生涯。
3.1、比賽場景的模擬與適應,形成心理定勢
賽前訓練是解決運動員臨場心理問題的重要途徑。運動員存在臨場心理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經驗,針對這一特點,在平時的訓練中,首先,教練員根據對手的比賽情況,設定相應的比賽場景,對于比賽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制定盡可能有效地戰略戰術,讓運動員做到心中有數;其次,運動員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對于自身心理素質薄弱的情況,制定自身的訓練計劃,讓每一次的訓練都當做比賽對待,盡可能快的適應比賽的節奏,把自己的心理問題暴露在訓練中,結合教練制定的訓練內容,達到提升心理素質的目的;第三,正確利用教學比賽,對有心理素質薄弱問題的運動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比賽,模擬正式比賽的場上形勢,在困難的比賽形式下挖掘運動員的潛能,使其自身完成超越,形成心理定勢,正確看待比賽的形勢,在任何形勢下都做到沉著冷靜,敢于應對挑戰。
3.2、制定明確合理的比賽目標
臨場心理素質薄弱的運動員以年輕運動員為主,這部分運動員對于比賽的結果更加的看重,在比賽中,比分會引起年輕運動員的心理波動,因此教練員在制定比賽目標的時候需要準確合理。第一,對于年輕運動員以技戰術水平的實現為目標,不以勝負為最終評價標準,看中運動員的場上表現,得分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整場比賽的過程中對于團隊的貢獻率同樣是很重要的;第二,給予年輕運動員以明確的目標,從防守、進攻、擋拆、策應、跑位、籃板、傳球、助攻等方面都給與一個明確的指示,要讓運動員在場上知道自己的任務,避免運動員因為心理問題失去比賽中的存在感;第三,在整個球隊比賽的前幾場比賽,教練員應以練兵為主,在制定比賽目標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所有運動員的實際情況,結合在訓練中的表現,制定一個合理的比賽目標,以增加運動員的經驗為主要目標,通過比賽增加運動員之間的默契和團隊合作能力。
3.3、賽前知己知彼,賽中總領全局
情報收集是比賽勝利的重要因素,在籃球比賽前的情報收集中,教練員要做到知己知彼,通過賽前的針對訓練,將對方的技戰術特點和主要的進攻核心告知隊員,讓隊員做到心中有數,在比賽中遇到不至于有巨大的心理落差、教練員的臨場指揮要早發現早處理,根據場上形勢,預判對方可能會使用的技戰術,并告知隊員進行有效的應對,在成功瓦解對方的進攻之后,對于運動員的心理成長具有重要幫助,同時能夠提升隊伍士氣。比賽中的運動員難以看清場上局勢,需要教練員利用暫停時間進行針對性的戰術調整,安排接下來的戰術要求,并分配給心理素質薄弱的運動員一個具體的比賽任務,不能讓運動員迷茫的看待比賽。
3.4、賽前賽后心理輔導
教練員常說的一句話是“發揮正常的訓練水平”,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強調運動員的行動比結果重要,這是賽前心理輔導的一種。賽前心理輔導需要的是減輕運動員的比賽壓力,讓運動員調整好心態,全身心投入比賽,因此,賽前教練員以談話為主,對可能存在臨場心理素質變化的運動員進行輔導,以輕松愉快的氛圍,緩解運動員額緊張情緒。
對于在比賽中出現心理障礙的運動員,教練員應該根據不同的嚴重程度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情節較輕的可以通過隊內隊員之間或者與教練員之間的交談和安慰,幫助運動員改善心理素質現狀;情節嚴重的運動員可以借助心理醫生的幫助,對運動員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
[1]張力為,任未多.運動心理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希水.籃球運動員競賽心理特征及賽前心理訓練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7.
[3]姜長勇,武國政,史鳳云.我國少年籃球訓練組織系統的重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
[4]龐雪林,張正則.CUBS男運動員專項心理能力指標的構建及比較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12).
[5]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G804
A
1006-8902-(2017)-05-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