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章(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山西太谷030800)
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的高校教師健身活動研究
□宇文章(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山西太谷030800)
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部分,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應當是在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的高校教師健身活動體現了高等學校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和諧的校園文化有利于促進高校師生的身心健康,給廣大教職員工營造一種愉悅的精神環境,體現高校和諧校園文化的價值觀念。論文闡述了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高校教師健身的作用與意義,同時探索了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高校教師健身活動研究的新思路,并對高校教師健身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提出了看法與意見,最后還對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高校教師健身活動的方法提出了幾點建議。
高校教師校園文化健身活動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全民健身計劃”是我國當前的重大戰略目標。高校擔負著培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重任,有責任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高校和諧校園文化的開展體現了和諧社會的文化氛圍,教師的健身活動體現了高校以人為本,建立和諧文化校園的辦校理念。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的高校教師健身活動推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為高校師生提供一個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促進了高校的持久發展,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的高校教師健身活動能夠提高教師的身體素質,使教師身體健康有活力,從而能夠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高校教師擔負著培養社會優秀人才、促進社會發展的重任,教師身體的健康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試想如果教師的身體不健康怎么能夠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關心學生的生活與發展?因此,加強教師健身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身體素質是高校應當重視的問題。其次,高校健身活動能夠排解教師的教學壓力,使教學質量有所提高。眾所周知,高校教師承擔的壓力要高于他人。在強大的社會壓力和學術壓力面前,教師的身體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些教師甚至已經疾病纏身。由此可見,提倡高校教師健身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教師健身活動能夠讓教師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課堂教學與學術研究中去,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尖端優秀人才,推動國家的發展進步。高校教師健身活動還可以加強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師生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健身活動的特點是在互動中體驗運動的快樂,教師與學生在健身活動過程中,增加了互動交流的機會,師生間的感情在健身中更加融洽和諧,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師生的創新性思維,使教學手段不斷創新,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的高校教師健身活動應當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指導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以建設高校和諧校園文化為背景。以人為本就要關心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精神需求,促進廣大師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有利于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教學環境。體育健身活動方案的設定,一定要落實在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上。其次,高校教師體育健身活動在開展過程中要與其他發達國家高校校園文化多進行溝通交流,借鑒發達國家高校校園文化的優秀元素。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日益增多,一些發達國家的校園文化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進入我國,我國的高校校園文化中也在不斷地滲透國際文化。我們要把國外高校校園文化的優秀元素引入到我國高校和諧文化建設中來,利用國外高校的的先進文化元素來提高和諧校園文化下的高校教師健身活動的質量和品位,從而使我們的和諧校園文化層次不斷提高,也是為我國高校體育健身活動的發展服務。
和諧校園文化下的高校教師健身活動要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依據,高校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獎懲體系。高校教師體育健身活動的職能部門要以培養教師健身運動價值觀為立足點,利用多種方式提高教師對健身運動的認知水平,讓教師產生多元化的健身動機,使他們在不同階段都能保持旺盛的健身欲望,增強教師的健身意識,使教師在被動要求下的健身行為轉化成教師持續、長久的健身習慣。高校教師健身活動的設置還要充分結合高校教師的職業特點,高校要設置適合教師健身練習的活動內容與組織形式,讓教師有計劃的、循序漸進的進行體育鍛煉。
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教師的健身項目應該根據高校具體情況,結合教師的職業特點進行設置。當前健身活動的項目受到鍛煉目的、個人興趣以及社會潮流等因素的影響。通過調查發現,高校教師喜歡參與的健身項目有籃球、乒乓球、足球等球類運動;跑步、快走、自行車等田徑運動;健身操、瑜伽、舞蹈等運動項目也深受女教師的喜愛。傳統的田徑健身方法比較枯燥、單調,已經不能滿足于廣大師生的需求,因此,高校在設置田徑運動時應該在傳統運動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創建集趣味性和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田徑健身項目。
這些項目受場地限制較小,方便活動實施,教師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調整運動強度,不易受傷,因此受到多數教師的喜歡。而一些女教師更傾向于選擇對體型有塑造功能的健身操、瑜伽、體育舞蹈等項目;而爬山、釣魚等休閑戶外運動項目使長期在室內伏案工作的教師身心得到放松和鍛煉,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秀美風光,呼吸田野中散發著泥土芳香的清新空氣。因此,高校在設置和組織健身活動項目時,應該以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和減輕工作壓力、提高教師生活質量為動機。高校要結合教師的喜好和需求,加入當前社會上流行的時尚健身項目進行設計開發。比如高校可以在活動中加入韻律操、長綢舞以及具有保健作用的八段錦、五禽戲等趣味健身項目。這些項目剛柔相濟、內外兼練,能夠健身防病。高校通過對多元化健身活動項目的開發與完善,能夠做到以人為本、與時俱進,最大化的滿足高校師生對于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健身活動的需求。
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的高校健身活動組織管理目前還尚未形成體系。盡管我國各省市轄區對公民健身在制度上給予了保證,明確規定了每個公民都有參與體育運動和健身活動的權利,但是在組織上尚未真正落實。調查研究表明,當前高校教師參加健身活動還是以個人活動為主。教師個人身體狀況和對運動喜好的差異,使教師以個人參與健身活動成為高校健身活動的主流形式。這種形式基本符合當前人們的生活工作實際。其次,體育和健身運動本身就具有個體社會化和整合社會的特點,人們更加希望以集體的形式組織參與各種健身鍛煉。體育健身的目的不僅僅是愉悅身心、增強體質,它還可以增進師生和同事間的交流溝通,體育健身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的融洽相處,增進團隊的凝聚力,還有利于教學任務及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因此,根據教師對群體健身的需求,高校教師健身活動主管部門的工作重點應該從組織階段性健身比賽轉移到組織經常性的健身活動中來。
體育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教師的職業特點和個人習慣,設置一系列的健身項目或活動小組,讓有相同愛好的教師結成活動小組。學校要盡量給他們提供場地、設備或技術指導,積極開展有趣味性的健身競賽,提高教師參與健身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學校還可以利用自己資源豐富的特點,根據教師的運動需求請專業的體育人才對教師進行開班輔導。比如高校可以開設一些瑜伽班、民族舞、國標舞等培訓班來提高教師的參與興趣,不斷創新健身內容,使高校教師健身活動能夠持久的開展。
此外,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還有一部分人喜歡家庭體育活動。在家庭范圍內組織的健身活動形式更加靈活,內容也更加豐富,這既符合家庭成員間共同生活的規律,也是全民健身的基礎。因此,高校有關部門應該對家庭健身活動給予適當的指導,選擇一些適合家庭成員之間練習、運動量適中的運動項目,經常性的組織以家庭為單位的健身競賽活動,促進家庭健身與社會群體健身的結合。
要在和諧校園文化模式下開展教師健身活動,高校首先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教師與學生了解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是國家增強人民體質,廣泛推動和開展群眾性體育運動的重要舉措和理論指導,對全面提高國民體質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師整日忙于教學與學術研究,對全民健身這個概念比較淡薄,這就使高校教師健身活動的開展缺乏理論指導與科學動力。因此,加大對全民健身的學習與宣傳力度,是激發教師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積極性與主動性的第一步。其次高校要完善健身活動的基礎設施,使高校教師健身活動的需求得以滿足。過去高校資金多數用于學術研究與校園建設,在購買健身設施上的投入不足,高校的健身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這就造成了高校教師健身活動項目不能順利開展,健身設施無法滿足教師的健身需求。因此,學校要加大對體育、健身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完善健身基礎設施建設,使高校教師健身活動能夠順利發展。
高校要加強健身指導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指導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高校雖然有專業的體育教師,但這些體育教師往往擔任著教學任務與社會工作,對多項目的健身不能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指導。因此,學校要加強對體育健身指導教師的培訓工作。比如高校可以送指導教師到專門的體育學校進修,或者請某領域的專業人員到學校進行培訓指導,為高校教師健身運動的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建議。另外,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師參與健身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高校教師參與健身活動是出于社會與自我的共同需要,誘發教師對健身活動的自我需要和社會需要是增強其健身興趣的主要路徑。高校可以組織教師觀看大型體育比賽和趣味健身競賽,讓教師愛上體育運動并自覺地參與體育健身運動。高校還要為教師免費提供健身俱樂部等活動場所,定期為教師提供健身講座和技術指導,幫助教師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要加強各院校之間的健身活動交流,相互借鑒先進經驗,不斷創新健身活動的內容與方法,營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
總之,在和諧校園模式下開展高校教師健身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應當通過多種途徑滿足教師的健身需要,激發教師的健身興趣,幫助教師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營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從而提高教師的身體素質,促進學校的持久發展。
[1]張萍萍,張晗.關于“和諧校園文化”和“高校教師健身”的現狀分析[J].科技信息,2012,(14).
[2]張萍萍,張晗.和諧校園文化背景下唐山高校教師健身活動方案的新思路[J].科技信息,2015,(22).
[3]曹玉冰.校園和諧文化下高校教師健身活動方法探究[J].科技資訊,2015,(32).
[4]袁玉峰.廣州高校教師健身活動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
[5]江木芳.廣州地區高校教師參與健身活動的現狀研究[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15,(3).
G807
A
1006-8902-(2017)-05-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