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蓉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131)
高職院校在現階段的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的社會實踐輸送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實踐性的人才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高職院校的具體作用發揮會更加的顯著。就目前的高職院校具體發展來看,其在專業設置上存在的顯著特點是專業的針對性比較強,即社會需求什么樣的人才,高職院校會設置相應的專業進行人才的培養。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來開始,對外開放使得我國的外貿有了顯著的增長,為了滿足外貿發展的需要,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在高職院校中得以設置,并為相關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階段,外貿轉型悄然發生,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課程設置卻沒有發生相應的改變,這影響了畢業學生在具體工作中的實效性。所以從大環境入手討論專業設置的現實對策意義顯著。
就目前的具體分析來看,高職院校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在目前的課程設置上存在著明顯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專業培養的有效進行。以下就是課程設置中具體存在的問題。
針對性出現問題是目前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最突出問題。就現階段的分析來看,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教育當中的課程內容確定時間比較早,在近年來的發展中也沒有進行具體的更新,所以其內容和目前外貿轉型后的基本實況發生了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的存在使得利用此課程培養的學生在具體工作中沒有了實際針對性,由此造成了培養資源的較大浪費。
從目前的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設置來看,存在的第二個突出問題是課程內容的比例存在著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去的課程內容,就具體的報關檢驗來講主要是進行技術型產品的檢驗,所以此類課程內容的比例較多,而在目前外貿轉型的情況下,基礎性產品等的檢測明顯的增加,技術性產品檢驗的比例有了一定的縮減,但是課程中的內容依然是技術性檢驗的內容偏多,這明顯不符合現狀,所以具體的工作效率出現了降低。
課程內容的創新性不足也是目前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內容設置存在的顯著問題。就具體的分析來看,外貿轉型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內容和問題,而要解讀這些內容并解決出現的問題,必修要進行理論或者是實踐技術教育的創新,這樣,教育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會顯著上升。而目前的具體課程中,對于內容的創新幾乎為零,技術教育的創新也不夠顯著,所以整體的課程創新存在嚴重滯后的情況。
從目前的具體分析來看,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各方面在國際競爭中的位次上升,昔日的對外貿易局面已經被全面的打破。加之國外市場受金融危機的振蕩,我國的對外貿易基礎環境相較于以前有了顯著的變化。在這種變化面前,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必須要做好針對性的課程調整,這樣,其教育的實效性才能夠得到持續的發揮。
要進行專業內容的針對性調整,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對外貿轉型的基本特點和方向做全面性的分析。從現階段的具體研究來看,過去我國主要出口的是一些農業初成品以及相對低端的工業制品和其他附加值較低的產品,進口的大多是技術型產品。以此外貿現象為基礎,我國的高職院校在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課程設置當中確定了現階段的內容。而目前,我國的工業制成品出口越來越多,技術型產品的出口規模也在顯著增加,面對這樣的外貿實踐,過去確定的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內容必然失去實效性,所以要在現階段外貿的特點和方向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從而使培養的學生更加具有現階段的針對性。
從目前的具體分析來看,我國的外貿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只是轉型的速度快慢還需要就國內環境和國際環境的基礎來定。在有了基本的大方向之后,產業發展和相關行業的人員培養需要盡早啟動,這樣可以為后續的人才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掌握了外貿轉型的基本趨勢后,分析外貿轉型中各個方面的人才利用數量與規模,并就現代化人員的基本素養為核心進行工作人員的能力模型構建,這樣,人員需要具備哪方面的能力,具體的能力在能力模型中的比例會有更加清楚的認識。在確定能力占比的基礎上對課程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調整,這樣,課程內容與實踐的針對性會明顯的加強,其具體的教學效果會更加的顯著。
強化課程內容的創新也是外貿轉型背景下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設置的一項重要措施。從目前的分析來看,創新是一個行業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有了創新作支持,行業發展會更加的迅速。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在未來的國際貿易當中必然還會發揮突出的價值,所以人才的創新水平培養對于其工作的創新來講意義顯著。在目前的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設置中,積極的增加創新性的內容,強調人員自身的先進性培養,這樣,人員能夠始終以發展的姿態審視外貿轉型,其在外貿轉型當中的作用效果會不斷的提升。
就目前的具體分析來看,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本身的綜合性比較強,培養出來的人員所具有綜合性價值比較突出。在外貿轉型的大背景下,要將這種優勢進行保留,必須要打造專業的課程框架。專業的課程框架一方面能夠將理論知識系統進行融合,使學生具備更強的理論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將實踐性的內容在系統中進行深化,這樣,人員操作實踐的能力也會獲得較大的發展。有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外貿轉型的背景下,二者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專業課程框架體系當中的內容會更加的完善。簡言之,在外貿轉型的大背景下強調專業課程的框架化和體系化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
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在外貿服務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強化專業的教學針對性可以更好的服務于我國的對外貿易。從外貿轉型的實踐出發對我國高職院校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課程設置做具體的分析和探討,發現其存在的不足并就解決實際問題的課程設置對策,可以更好的促進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設置的創新,從而提升其教育教學的綜合質量,進而提高在具體工作中的服務能力。
[1]皇甫艷東.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報關課程教學實踐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2):156.
[2]周雅婷.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實施探究——以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為例[J].新絲路,2016(11):146-147.
[3]李麗.高職院校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特色建設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25):1.
[4]李繼宏.圍繞“五個對接”構建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體系[J].物流技術,2013,32(13):45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