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 本文從作文命題、立意、謀篇、指導方面,探索作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 創新能力 作文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常規的作文課堂,只是追求學生在教師指導地框架里完成習作,忽視了學生寫作能力等訓練和培養,更不必說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改變傳統的作文教學,關注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是當今作文教學的首要任務。
1多樣的命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習慣用周圍固有的思維模式,采用“套路式”的命題進行作文教學,學生寫作文,不敢創新。為了讓學生突破舊有的思維模式,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不斷發展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筆者嘗試在作文命題上有所改變。因此,從學生是寫作的主體出發,激發寫作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思考。嘗試讓學生補充文中“空白”。學生運用靈動而豐富的想象補充課文“空白”,培養創新能力。如《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文,讓學生思考,多年以后小錢和臺灣青年相見,將會是怎樣的情景。學習了《觸摸春天》一課,可以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為題,鼓勵學生想象假如給盲女孩三天光明,她會做什么?學習了《再見了,親人》,以《重逢》設題,想象志愿軍與朝鮮人民再次相見之后的深厚情誼。平時的作文命題也力求從形式到內容的新穎、奇特。如《我是克隆專家》、《假如我是班主任》、《我的美夢》等。貼近學生生活、有趣的作文題目,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還時不時讓學生參與到作文題目的擬定中來,也許讓學生依據材料或要求自擬題目,也許給一組有關聯的題目,由學生自主選擇。學生突破思維定勢的禁錮,自由、快樂地作文,獨特、創新的見解也躍然紙上。
2創新立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學生在寫作立意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拓寬寫作思路。如在寫讀后感的作文訓練中,我給學生提供了《亡羊補牢》的寓言故事,學生依據寓言內容暢談習作立意,歸納出了幾個觀點:(1)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及時改正,就不算晚。(2)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要失去了東西才知道改正。(3)寓言的主人公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把損失降到最低等。
筆者曾讓學生以“我心中的補牢人”為題寫讀后感,具有強烈的寫作欲望,平時苦于作文的學生,也文思泉涌地寫了三、四百字,涌現了很多有新意的作文。其中有一篇習作這樣寫到:“寓言的主人公還是值得稱贊的。在他丟了兩只羊后,并沒有讓自己錯下去,而是把羊圈修好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這篇文章立意新穎,構思巧妙。
3新穎謀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大腦對現有表象進行加工,重組就是想象,創新的過程。想象作文的形式也有不少。如:重組性編寫、擴展性描寫、續述或補述描寫、幻想描寫等。作文教學中,經常做重組性編寫故事的練習。例如讓學生用“蝴蝶、花園、自由”三個詞語編個童話。孩子們聽了非常有趣。
有一位孩子在習作中是這樣寫的:國王的御花園里偷偷住著許多大自然的居民,蝴蝶,黃鶯,蜜蜂。黃鶯婉轉歌唱。蜜蜂忙著采蜜,蝴蝶卻忙著四處玩耍。這天蝴蝶決定去找人類比美。她飛到了御花園,國王和皇后正在賞花,蝴蝶飛到皇后跟前的一朵花上,展開美麗的翅膀。國王和皇后癡迷的欣賞著這只美麗的蝴蝶。情不自禁的說道:“多么偶的一只蝴蝶!”蝴蝶聽了暗自高興,急忙打起精神,翩翩起舞。她的彩衣多么斑斕,她的舞姿多么曼妙,皇后發出嘖嘖的贊嘆,并讓侍女拿來水晶匣子,把蝴蝶帶回了皇宮。蝴蝶起初很享受,在水晶匣子里翻飛起舞。后來她開始想念自由自在的時光,慢慢的也沒有那么好看了,皇后厭倦了蝴蝶的表演。 一天,皇后請工匠把蝴蝶做成了標本。蝴蝶的追悼會上,黃鶯嚴肅的說:“蟲生在世,僅有美麗是遠遠不夠的,勤勞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4悉心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語文課本中編入的每篇文章都是學生學習習作的最好典范,教師要讓它們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了解文章寫作的章法技巧。比如學習了《趙州橋》一課,第三自然段是圍繞著“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寫的。學完本段,給學生一下總起句:“公園里的花多么……”,“我們玩得多么高興啊!”讓學生仿照課文把這個總起句寫具體。經過多次這樣的片段練習,學生以后就能輕松地寫好一篇文章。
許多學生苦于寫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寫作素材匱乏。針對此問題,教師可設計一些活動,為這些學生提供寫作素材,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游戲、表演等為他們提供親身體驗,激發寫作欲望。我組織學生進行吹泡泡游戲,同學們玩得開心,寫得盡興。有一位同學這樣寫到:“鈴……”上課鈴響了。教師面帶微笑,手里拿著四瓶泡泡水,邁著輕松的步子走進教室。同學們好奇的看著老師。“今天我們做個游戲——吹泡泡。”老師說。大家聽了非常高興,吹泡泡開始了!老師拿出其中的一瓶水,雙手擰開瓶蓋,慢慢取出泡泡管,小心翼翼的移到嘴前輕輕一吹,許多大大小小的泡泡就飛了出來。泡泡在陽光的照耀下五彩繽紛,漂亮極了!老師又沾了一下泡泡水,放到嘴前。這次老師比第一次吹氣的速度慢了些,只見泡泡慢慢鼓起,隨著老師不間斷的吹氣,泡泡不斷膨脹,都比小孩的拳頭還大呢!同學們發出了歡呼。
要求學生觀察課間教室里同學們活動的情景寫出了《下課情景劇》;布置學生留心晚餐時,家人的語言、動作,寫出了《晚餐——快樂時光》;引導學生留意自己的學習生活習慣、言行等寫出了《作業情景收藏錄》。
寫作源于生活。所以筆者擬定了一些貼近孩子生活的題材,如《今天我值日》、《我學會了炒菜》、《快樂的“六·一”兒童節》等等。
總之,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出發采取多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一定能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拓寬寫作思路,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 薛樂.淺議在作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赤峰學院學報:作文教學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