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
摘 要 小學新課改強調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師生關系,這不僅改革了傳統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而且對小學數學的教學評價也帶來了深刻變化。課堂教學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重要的教學手段,而且對學生具有極大的導向作用,理論的教學評價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低年級數學 教學方法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1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問題
受到傳統應試思維和固定教學套路的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主要關注學生的數學成績,課堂評價往往以知識與技能評價為主要內容,這種評價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態度與感受,不利于充分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作用,小學數學低年級課堂教學評價往往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1課堂評價標準不合理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任務在于總結學生的普遍現象,有效針對學生的個別現象,從而促進學生全體的共同發展。但是,我國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評價往往評價方式過于單一,普遍表現為能夠重視學生群體的表現,忽略了對學生個體行為的評價,這往往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欠缺必要的課堂行為評價標準,例如,對什么樣的行為應當采用什么樣評價,評價的關注點與評價的程度如何把握,對群體的評價應當如何強調,對個體的評價如何把握等。
1.2對教學內容關注不足
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突出問題還體現在教師過于關注學生而不關注教學內容。首先,教師對學生施加的評價話語往往是學生回答的對錯,而不能就學生回答的內容進行思考。其次,教學評價往往過于關注結果,而不注重分析評價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不能使有效的思維習慣得到張揚,不能強化學生正確行為習慣,也不能使學生有效杜絕錯誤的行為。由于評價對教學內容關注的不足,常常抑制了數學思維習慣的養成。
2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評價的基本原則
2.1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變化
為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小學數學低年級的課堂評價應當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情感表現較為豐富,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表情的把握判斷學生的心理狀態。首先,評價要有利于師生進行情感的溝通,評價應當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體驗;其次,評價要注意積極調動學生的熱情,從而使學生樂于積極的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第三,教師應當讓學生在評價性的語言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樂,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正向引導,以便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2.2評價要關注教學的過程
小學數學新課改更強調關注教學的過程,要求教師圍繞過程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同樣評價的作用也應當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學評價要面向學生形成知識的過程,教師要通過評價性的語言引導學生組織開展數學訓練和數學技能學習活動,能及時用評價語言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其次,教師要通過必要的評價引導學生選用有效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合理開展學習活動,使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動手實踐和合作探究活動中去。第三,教學評價能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解題行為進行必要的反思。
2.3評價要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評價,全用有針對性的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具體快速的成長,這是小學新課改賦予教師的重要使命。教師的評價應當關注每個具體的學生。首先,教師要在把握全體的學生時有效的關注個體,能運用評價性的語言照顧全體學生,同時又能對個別學生予以具體指導;其次,要從每個學生的特征著手,對不同的學生施加不同的評價;第三,對個別學生的評價要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課堂教學中的問題為主,而不要過多的使用總結性的評價,這樣才能發揮出評價促進思考、促進學習的作用。
3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靈活評價的運用
低年級的小學生在數學思維與數學學習習慣方面還處于空白和摸索階段,教師應當有效運用課堂教學評價,從多方面鼓勵學生積極的思考數學問題。為此應當在建立有效積極的師生關系的前提下,科學地使用以下教學評價策略,從而有效激發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和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3.1正確運用操作評價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較弱,學生的思維也較為形象具體,學生不可能理解教師更為精深的評價,為此課堂評價尤其要圍繞學生的操作行為展開。課堂教學評價要緊密結合教具進行,例如,教師要圍繞學生教具操作的正確與否進行評價,從而給學生必要的行為糾正,讓學生認識圖形時就可以圍繞學生的操作行為進行評價,有的學生可能用木棍圍出了三角形,有的圍出了正方形,教師只對圖形進行評價即可。
3.2鼓勵性的積極評價
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多運用鼓勵性的積極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首先,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從而使評價符合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情感需要;其次,對學生的具體學習行為給予正確的引導評價,以便于學生對知識有效理解;第三,評價將有助于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學習活動,有利于引發學生積極的思考,使用鼓勵性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學好數學。
3.3使用好寬容性評價
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錯誤是難免的,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犯的是什么錯誤,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使用的評價應當是寬容的評價,應當保證不傷害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首先,評價時要注意措辭,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又不能傷害學生的積極性;其次,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帶有消極的情緒,不能使學生引發情緒上的波動;第三,要給學生再次證明自己的機會,使學生獲得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有效的課堂評價可以使學生的錯誤成為教學的資源,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學好數學。
4結語
綜合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而且要求教師以審慎的態度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能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有效的運用好各種評價方式,能通過評價來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有效改進學生問題的作用。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由于學生的思維還不成熟,還沒有較好的數學學習能力,因此在評價方式上,評價語言上應當更注重符合學生的思維與認識能力,從而帶來較好的評價效果。
參考文獻
[1] 任子朝,孔凡哲.數學教學評價新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4.
[2] 孔企平.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思考[J].小學教學設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