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苗
摘 要 社會在不斷發展,只有可持續發展的人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因此,現今的教育就是塑造可持續發展的人。創造性教學關注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個性心理品質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實施創造性教學要以創造教育理論、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引導和幫助學生在接受、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領悟前人獲取知識的方法,經歷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塑造創造性人格,促使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 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如何轉變教育觀念、棄舊汲新,培養出一代有扎實基礎、有創新精神、有開拓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今教師的首要任務,那么我們又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呢?
1樹立英語教學的新觀念
心理學家認為,觀念是指人的思維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里留下的概括的反映,它使人能夠從客觀現實中引出概念、思想、計劃等來指導自己的行動,使行動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預見性。正確的觀念對事物有促進作用,錯誤的觀念則有阻礙作用。新教材對教學目的和意義、教學內容和方法賦予了新的涵義,這就要求我們的思想觀念從舊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
2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創新欲望
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某一學科知識、某一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注意力高度集中,達到忘我的程度。凡是做出輝煌成就與突出貢獻的偉人,如愛迪生、愛因斯坦等,他們的發明創造與濃厚的興趣是分不開的。濃厚的興趣與好奇心是產生創新動機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研究教學方法,發展學習興趣,發揮心理優勢。
2.1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創新欲望強烈的人總能以不同尋常的獨特視角來分析問題,敢于向傳統挑戰,不墨守成規,敢于質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建立在深刻思考基礎上的質疑精神是對好奇心的推進,只有善于發現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造的沖動。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不妨打破所設的框框限制,鼓勵學生盡可能地用what,why,when,who,which,how等就主旨大意、文章細節、作者態度等大膽發問,然后確定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在學生中展開討論,激發他們開動腦筋,打開思路,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對自己的認知活動和認識過程進行反思,優化認識過程,建立良好的認識結構,使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培養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指人們從事創造性活動的意愿和態度,反映了人們想不想創造,敢不敢創造的欲望和傾向性,是創造力的基礎和動力。
2.2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
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應在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上下工夫,如自信心、探索欲、挑戰性和意志心等,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創新并不是唾手可得,其間必然經過無數次困難,無數個障礙的逾越,沒有執著的探求精神、堅強的意志是不可能成功的。教師應積極為學生提供有一定難度,有明確目標要求的活動任務。例如,鼓勵學生上講臺看圖說話;復述課文進行對話表演,做值日報告;組織辯論活動等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為實現目標、完成任務而克服困難,得到磨煉,逐步強化自信心。
2.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英語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啟發、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想象是人們對頭腦記憶表象進行加工創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的對象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已有的,但個人尚未感知過的事物的新形象,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尚未有過,還有待創造的新形象,所以想象具有“創新”的特征和內涵。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文章,經常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例如,在The Green History of Tangsa中,教師可以根據當前的環境問題展開討論,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所學知識為將來的環境多做了解,暢所欲言,既鞏固了課文知識,又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泛性,深刻性、創造性。
3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際生活中提高英語交際能力。根據中學生普遍好動、好問、好強的特點,組織開展英語晚會、英語故事會、英語演講賽和英語基礎知識競賽等,使學生在娛樂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比賽競爭中增強英語交際能力。
例如,開展“英語俱樂部”活動,通過開展英語演講比賽,影評或對學校的一些現象展開辯論,通過舉行英語party,讓他們表演相聲、小品、戲劇等,通過帶他們參觀工廠或郊游,讓他們觸景生情,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敏捷的思維及活學活用英語的能力,教師應讓學生多動手、動腦,進行主動的創造性活動。
4總結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我們應積極行動起來,運用多種教育方法,順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國家振興民族發展培養出更好的創新型人才,這就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英語教師有必要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強化內功,做創造型教師,既精通本專業學科,又廣泛涉獵專業之外的歷史、地理、天文、經濟、美學等其他學科,適應素質教育之核心—創新教育的要求,從“單一型”轉為“復合型”,在英語的教與學中發揮創新性教育,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為民族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爽.英語教學理念創新及探索——評《以寫促學:英語“寫長法”的理念與操作》[J].中國教育學刊,2016(4):19-20.
[2] 嚴新平,謝峻林,李志峰.當前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構思[J].成才之路,2015 (13):4-5.
[3] 徐莉.互動合作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創新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