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珺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文化館 066000)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中國少北拳”進校園的淺析
張 珺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文化館 066000)
少北拳作為秦皇島市山海關區的省級非遺項目,1996年被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評定為中國傳統武術第131個獨立拳種,于2015年初開始申報非遺項目,于2017年成功申報“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省級非遺項目,應加強項目的傳承保護,應把重點放在中小學推廣,使“非遺”文化世代傳承。
中國少北拳;傳承;進校園
山海關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民間工藝、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保護和利用好這些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對于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文化興化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少北拳于2015年初開始申報山海關區非遺項目,2015年12月市級非遺項目申報成功,2017年3月省級非遺項目申報成功。目前,山海關區國家級非遺項目為“孟姜女故事傳說”,省級非遺項目為“蕭顯寫匾”和“少北拳”。從這三個項目的類型來看,“孟姜女故事傳說”和“蕭顯寫匾的故事”都屬于民間文學,而中國少北拳屬于傳統體育,從類型上看少北拳更易于傳承發展,非遺項目的挖掘和保護很重要,但作為非遺項目能夠廣泛的傳承更是重中之重。
武術已經走出了家門、族門,由私有化走向了社會化,由庭院走向學院,向更加廣泛的空間發展。她不再是個別人的專利,而是已經為社會所接受,并且很好的服務于社會的群眾體育項目。雖然她的社會價值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但她還是停留在庭院、角落,雖然80年代以來產生了許多武校。很多的體育院校也設置了相關的專業,培養的大多還是特殊的群體,而這個群體的好武壽命又大多不是很長的,來的快,走的也快,不能很好的繼承和發展。而青少年雖有參加,但不是很集中,也就是沒有真正的動員起廣大的青少年。“自古英雄出少年”,他們才是武術發展的真正的土壤,是光大武林的希望所在。所以必須重視對青少年的培養,而青少年最集中的場所就是中小學,所以要發展少北拳,就絕對不能忽視對中小學的青少年的培養。
南方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經驗,出現了很多文武學校,是半文半武,文武兼修的模式;還有的是“一生兩校”模式,在A校修文化課,在B校學習武術,這都需要具備武術學校的條件,沒有這些條件的具備是不行的,而文武學校則需要具備武校的條件,還要具備全日制學校的條件,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短時間內讓兩者兼備是有困難的。目前最好的辦法是武術與學校聯姻,“武術進校園”在少北拳目前的發展階段也不失為一種策略。那就是先在中小學里發展少北武術的愛好者,進而培養少北武術的繼承者。
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各個學校都相繼開設了除國家課程以外的地方課程和學校獨立開發的校本課程,突出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少北武術是在這片黑土地上誕生的,家鄉人練家鄉武術,是得天獨厚的,黑土地上的學生有義務繼承武術文化,所以讓少北武術成為地方課程和學校獨立開發的校本課程是理所當然的。
從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角度看,國家也頒布了《全民健身實施綱要》和《青少年身體健康鍛煉標準》,對青少年的活動時間有了明確的規定,與過去相比,學生在校的活動時間有了明顯的增加,各個學校相繼開辟第二課堂和大課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運動。由此,很多學校出現了校操,有的學校已經把武術簡化成了校操。綜上所述,學校需要武術,需要就是價值,需要就是機遇,少北武術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已經成為可能。
首先,要解決師資問題。一是學校本身具備師資,二是少北拳傳承人培養教師,三是由少北拳傳承人派駐教師。因為對教師的資格要求國家是有嚴格的規定的,沒有教師資格認定,是不能在學校任教的,所以,開發學校本身的教練員是非常有必要的,為學校培養教練員,少北拳傳承人定期要給與業務上的指導,或者是必要的物質支持。
其次,制作少北武術教程,包括音像教材。沒有教材就沒有普及的載體,有了教材就有了普及的條件。這個教材要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應該分層次,分年齡,分階段,分性別,在某種情況下該簡化的要簡化,由簡到繁,從易到難。目前急需對青少年學習少北武術進行量的規定,進而形成少北武術的評價體系,這都需要教材,有了教材少北拳就走向了正規化。
第三,做全體性的動員,對于青少年來說,愛動是他們的天性,尚武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在青少年的骨子里決不缺少尚武的基因,缺少的恰恰是我們宣傳的力度。除對大型的、社會性的活動宣傳外,缺少持久性的、常規性的宣傳,尤其是缺少針對青少年的正面宣傳,他們對武術的認識還停留在武俠小說和武打電視劇里的“異想天開”,雖然這樣的夸張超出了武術的概念,但也確實起到了啟蒙的作用,我們要適時合理的引導這種原始的沖動,使武術走出神秘,走向科學,走出庭院,走向學校。
少北武術,根植于這片黑土地,只要我們把這里的青少年作為培育的對象,那它就會枝繁葉茂,只要我們把武術與學校聯姻,那少北武術就會遍地開花,碩果累累。青少年,今天是武術的希望,明天就是國家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