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寧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 453000)
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相融的藝術探析
付 寧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 453000)
民族舞蹈服飾一定是具有符號化、舞蹈化、精神化和審美化的特點的,正因為這些鮮明的特點,民族舞蹈服飾才能夠同民族舞蹈的節奏、形象、動作相融合,以最高的契合度表現出舞蹈的主題和內容。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細地探討,以期為研究本課題的學者提供理論參考。
舞蹈服飾;民族舞蹈;相融
1.民族舞蹈服飾的符號化特點
民族舞蹈的發展使其對于舞蹈服飾有了更多的要求,一些不符合主題的裝飾性元素被瓦解或延伸,重構成為民族舞蹈所需要的符號元素。這些符號元素通過舞蹈服飾來形象地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例如藏族服飾的符號元素就是藏袍款式和巴珠頭飾,在藏族舞蹈《牛背搖籃》中,一些女服的設計中就加入了這些符號元素,同時將裙擺縮短,將衣身刪去,將后腰部分的兩個袍袖留下來表現出藏袍的符號特征,此類消減方式的設計充分表現出藏族少女活潑可愛的性格特征。
2.民族舞蹈服飾的舞蹈化特點
民族舞蹈服飾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舞蹈化。舞蹈通過各種角度和層次來表現出人們的對于世界的認知形式,通過腰部、手臂和四肢等部位來充分表達出人們細膩豐富的情感。民族舞蹈的服飾也應該具備舞蹈相同的韻味和特性。很多時候會看到衣袖、裙擺以及褲口特意放大放寬的設計,直接營造出衣裝舞的神韻。比如彝族舞蹈《涼山兒子》中,男舞者穿的褲口的寬度設計得特別寬大,是平常生活中男褲口的幾倍,這樣寬褲口的設計可以能夠幫助舞者表現出山的巍峨和鷹的雄姿。所以說,民族舞蹈服飾能夠直接傳達出一種舞蹈索要表現的內涵,具有一定的舞蹈性。
3.民族舞蹈服飾的精神化特點
在設計舞蹈服飾時,不能只考慮形式是否簡約,色彩和款式是否鮮艷,而應該按照舞蹈的主題、舞蹈形象的表現以及舞蹈的精神內涵等元素進行設計。舞蹈服飾的精神化是結合了其符號化和舞蹈化的特點,用獨特、新穎的服飾表現出舞蹈作品的內在精神,以此體現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蘊和審美特點。比如朝鮮族的舞蹈服飾一般比較輕盈、淡雅。上衣比較短,裙子特別長,這種形式的服飾表現出朝鮮人的溫順和淳樸。羌族舞蹈《爾瑪姑娘》中用到的服飾色彩鮮艷,雪白的羌袍搭配玫紅的裙褲,用翠綠的滾邊和紅綠相間的圖案加以裝飾,非常直觀地表現出羌族姑娘的可愛和美麗。
4.民族舞蹈服飾的審美化特點
相較于民族盛裝,民族服飾更具有審美性的特點。民族盛裝在色彩、圖案和款式設計方面非常具有沖擊力,但是這種設計模式是約定俗成的,具有一定的重復性,人們內心對此有一個具體的概念,而設計出的結果正好符合人們預期,所以沒有驚喜之感。同時,千百年的流傳使得民族盛裝大同小異,雖然具有一定的審美性,但是變化不大,缺乏新穎的元素來激起人們的興趣。民族舞蹈服飾則不同,其會根據不同的舞蹈主題來設計出不同形式的服飾,雖然服飾中也有很多民族元素,但是整體給人的審美是新穎的、獨特的,充滿想象的,每一種舞蹈的每一套服飾,都會帶人進入無限的遐想,而當服飾的表現同人們的預期不太一樣時,又會給人驚喜之感。這就是舞蹈服飾帶來的獨特的審美性。
1.民族舞蹈節奏與舞蹈服飾的相融
民族舞蹈同舞蹈服飾的關系是互相依賴并相得益彰的,可以說民族舞蹈演出就是一場五顏六色的服飾展覽。民族服飾詮釋出一種視覺元素的同時,也闡述了一種舞蹈。在民族舞蹈中,演員的舞蹈節奏、韻律內涵同服飾的表現張力具有非常高的吻合度,共同為觀眾表現出生命力的頑強。賦節奏以特殊的情感色彩是人們表現情感的另外一種形式。所有的舞蹈都有其節奏性,正是因為有了節奏,所以舞蹈動作同生活動作被區分開來。舞蹈服飾應該結合舞蹈的節奏性進行設計,歡快明朗的節奏應該配上簡潔鮮艷的舞蹈服飾,深沉低亢的節奏應該配上色彩濃郁的舞蹈服飾,民族服飾的設計應該同舞蹈主題相契合。比如朝鮮舞蹈《頂水舞》中的舞者的衣服就是非常簡潔鮮艷的,配合舞蹈歡快明朗的節奏,表現出天人合一的融合美感。內在節奏和外在節奏構成了舞蹈節奏的全部內容。內在結構指的是人們內部的思想情感引發的各種節奏變化,朝鮮舞蹈的主要韻律是柔性的律動,內部情感加上外部動作形成舞蹈的思想情感。例如《桔梗花》的舞蹈中,舞者腰部加上靈動的藍色腰帶,同隨風搖曳的藍色桔梗花有異曲同工之妙,伴隨著舞蹈動作,內外結合的氣韻表現出含蓄卻又柔韌的舞蹈特色和思想情感。外在節奏指的是舞蹈動作的速度和力度。速度快、力度大的節奏需要極其簡潔的服飾來搭配,速度比較緩慢的節奏需要用長袖寬衣類的服飾搭配,以此更好地彰顯舞蹈的節奏。
2.民族舞蹈形象與舞蹈服飾的相融
舞蹈服飾應該符合舞蹈中塑造的藝術形象。人體的造型賦予了舞蹈服飾特殊的表現力,不同的服飾可以將演員的肢體造型和動作連貫性表現的淋漓盡致,也能夠使得藝術形象更加真實和典型,從而引起觀賞者的情感共鳴。比如《白毛女》的第四場,通過服裝的變化,在短短幾分鐘內,就向觀賞者們表現出了喜兒從年輕的黑發少女轉變成一頭白發的白毛女,漫長的歲月變遷僅僅通過幾分鐘就表現得如此直觀,完全是通過服飾的變化進行表現的。少女時的喜兒扎著黑色的辮子,紅色衣服配著綠色褲子,顯得非常活潑朝氣,而后表現年老的喜兒時,喜兒披著一頭似白雪的散發,灰色的衣服和褲子,真切地表現出了歲月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記。
3.民族舞蹈動作與舞蹈服飾的相融
服飾幫助舞者表現出其形態美的同時,也幫助其表現出舞蹈動作的藝術美。所以,所選的舞蹈服飾一定是同舞蹈動作的幅度高度協調的。比如《淘米舞》的重點在于上半身的動作,所以選擇服飾的時候,衣服的上半身應該選擇沒有紐扣的寬袖衣服,下身可以為長裙或是圍裙。《頂碗舞》中比較特色的舞蹈動作就是旋轉身體和細碎的舞步,以此表現出優雅而神秘的舞蹈情感,所以在選擇衣服的時候,應該非常關注下半身的裝飾,內外裙擺上可以用有質感的亮片加以渲染。同時,《頂碗舞》中還有一些具有蒙古特色的抖肩和揉肩的動作,所以,在服飾的肩部可以適當加上同亮片一樣具有感染力的流速元素,以表現出舞蹈的活力和熱情。
舞蹈服飾不只是表現舞者的優美形態,同時也向觀眾傳達出一些信息,表現出舞蹈的主題。服飾應該同舞蹈聯系起來,二者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舞蹈通過服飾表現出其藝術感染力,而服飾通過舞蹈表現出其特有的價值。舞蹈的持續發展使得各種舞蹈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和別具一格,而在舞蹈服飾中運用一些契合舞蹈主題的符號元素,可以非常鮮明地傳達出舞蹈相關的信息。成功的舞蹈演出需要動人的音樂和優秀的演員,同時也需要非常契合主題的舞蹈服飾,所以說,舞蹈服飾對舞蹈的成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張敬媛.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發展趨勢初探[J].戲劇之家,2017(08).
[2]王紅亮.當下民族民間舞蹈創作發展研究輯要梳拾[J].齊魯藝苑,2016(6):41-43.
付寧(1985- ),男,漢族,河南新鄉人,本科,新鄉職業技術學院,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