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揚 (河南省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 475000)
迪士尼動畫形象蘊含的現代性及其意義
劉 揚 (河南省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 475000)
迪士尼之所以能夠成為美國文化在全世界的代言人,并且發展90余年沒有半點倦態,都是源自于它所創造的動畫世界。迪士尼創造的動畫世界有著立足于主流,但是卻靈活調皮的特點,確保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的動畫世界中脫穎而出,屹立于世界的頂峰。基于此,現對迪士尼動畫形象蘊含的現代性及其意義進行了探討。
迪士尼;動畫形象;現代戲;意義
在迪士尼這個動畫形象發展的過程中,動漫公司還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動畫形象,這些動畫形象都是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而逐漸衍生出的,而縱觀迪士尼動畫形象的演變史,不管是動物形象越來越人性化、經典的童話故事再次改編,還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的整理以及公司創作出新的動畫形象,其間都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意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迪士尼動畫形象的演變史。
迪士尼動畫的發展史,其實可以從美國的動畫史說起。美國的動畫歷史,開始于1907年,因為在這一年,布萊克頓拍攝了美國歷史上第一部動畫片《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之后,華特·迪士尼和羅伊·迪士尼兩兄弟在1923年創立了迪士尼兄弟制片廠,這是迪士尼公司的前身,也是標志迪士尼動畫的起步。在之后的時間里,迪士尼公司的主要精力都在動畫產業鏈上,并且逐漸以迪士尼動畫為核心,形成了迪士尼自己的動畫價值品牌。在迪士尼公司的發展歷史中,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1955年,迪士尼公司成立了迪士尼樂園,這是一種跨時代的創新,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游樂設施和動畫結合在一起的主題公園。隨后,迪士尼公司大力推動迪士尼樂園的發展,將其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進行推廣,并且延伸到了文化產品上。現如今迪士尼公司的發展核心依舊是動畫產業,這是迪士尼能夠不斷發揮和前進的能量源泉,在以后的發展中,迪士尼公司的發展核心并不會產生很大的變化,迪士尼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動畫王國。
迪士尼公司的成功在于,其創作的動畫不僅僅征服了全世界的孩子,更是獲得了成年人的青睞。迪士尼發展至今,有很多卡通人物都是隨著人們的成長而成長。迪士尼創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從“米老鼠和唐老鴨”開始,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都是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到了20世紀末,迪士尼開始與皮克斯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總動員”系列影片,直接斬獲奧斯卡和金球獎等非常多的重量級獎項,其中最為著名的《海底總動員》《玩具總動員》等影片更是風光無限,幾乎橫掃重要獎項。2009年,迪士尼公司又收購了漫威影業,共同推出了超級英雄人物系列的影片,進一步擴大成人動畫的市場。現在被人們熟知的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以及被賣到索尼公司又被收購回來的蜘蛛俠,無一例外都是出自迪士尼之手。
1.迪士尼動畫中動物角色向著擬人化方向中發展
迪士尼在進行動畫影片制作時,經常是以擬人化的形式來將塑動物形象。比如:米老鼠、唐老鴨等經典形象。這些形象在塑造過程中,不僅是將動物進行擬人化,在更深層次是構建了其動畫主人公形象中的人格。隨著人們對動畫影片審美以及價值觀念要求的不斷改變,這種將動畫人物形象人格化的演變開始向著多元化、復雜化的方向發展。比如:最行出現的米老鼠與唐老鴨的形象,所賦予其的是喜劇形象,整個表演過程非常夸張。并沒有很多的語言交流,所有的搞笑情節都是通過動作表達,非常符合無聲電影時代的美學特征,表現方式和卓別林的電影非常相似。隨著后續人們的對動畫影片審美意識的轉變,迪士尼開始嘗試新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比如:《獅子王》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點。在其電影中的出現的動物形象,打破了傳統喜劇表演者的形象。而是具有著非常明顯的性格特征,從辛巴的成長經歷到長大后的種種經歷,以擬人化的方式將其整個性格的變化以及成長過程進行了塑造,從其影片的表現以及觀看體驗來看,辛巴在影片中的各種內心活動完全是真人電影的塑造形式來完成。這是迪士尼發展的一個關鍵,動物的形象越來越符合近代人的內心,使得人們可以產生更多共鳴,動物角色的故事也不僅僅局限于自然環境,而是逐漸模仿人類世界的敘事情景。由此可以看出,迪士尼動畫的動物角色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搞笑而存在,現在更多的具有人類的思考模式,將現在社會不能夠明說的問題借助動物之間的事情含蓄的表達,這種影片越來越多的反應出現在社會的現狀,更能引起人們的思考。
2.世界經典民間文學形象的“轉基因”式的重構
第二類形象則將不同國家、地區的經典文學作品以及民間故事行改編。比如說花木蘭、真假公主等。但是,在迪士尼影片中,無論是《花木蘭》中所體現的東方文化,還是《阿拉丁》中的阿拉伯風情,以及《真假公主》中的俄羅斯元素,這些都只是豐富故事發生的背景,并不是影片主要想表達的內容,影片主要是表明這些角色被迪士尼賦予具有現代性的人物特征。例如:以中國民間故事為原型改編的《花木蘭》這部動畫片,其影片中所塑造出的花木蘭形象,與中國古典文學《木蘭辭》原著中的形象具有非常大的區別。在《木蘭辭》這部作品中的花木蘭的形象,主要是為了推動中華“孝”文化。但在經過迪士尼改編之后,主人公選擇“替父從軍”的原因是因為對自由的向往,擁有獨立的自由意志,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才選擇“替父從軍”,這個特點在《木蘭辭》的年代并不會有,所以這就是在《木蘭辭》中所缺少的現代化“因子”。迪士尼就是通過“轉基因”的方法,賦予傳統文化中人物所不具有的新時代特點,重構經典文學人物的形象,在電影越來越全球化的情況下,可以使觀眾更好的接受,具有著文化多樣性,同時具有現代特點的形象。
3.順應時代發展需求讓動畫片與現代社會接軌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慢慢在消除人類的童年期,現在社會的小孩的成長并不是白雪公主相伴隨,而是各種電子產品的伴隨下成長。迪士尼拍攝《玩具總動員》這部影片,具有非常大的意義,《玩具總動員》摒棄了傳統的形象,而是選擇了“巴斯光年”這樣一個并不存在,完全由人們創造出來的一個未來感十足的玩具形象擔任主角。后續迪士尼開始結合現代社會進行創作。比如:《超能陸戰隊》,這部影片中的大白正是現代動畫世界的一種創新。他的出現反映出了迪士尼正在打破傳統文化進行角色塑造,其影片越來越注重與現代社會的接軌。比如:《怪物公司》、《怪物史萊克》這兩部影片中所要表達的是一種與傳統審美文化的反向模仿,在觀眾心目中形成了審丑文化。再比如:《無敵破壞王》就是將代電子文化中的經典人物進行塑造。這些種種跡象說明著迪士尼所創造的動畫是隨著是時代的發展而做出的變化。過去公主的城堡崩塌了,但是迪士尼用更加宏偉的、現代化的動物城代替,英勇的王子消失了,但“巴斯光年”和“大白”成了孩子們心中的“王子”,時代在不停變化,迪士尼也在跟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創造出符合時代的動畫形象,順應時代的改變,相應地調整自己,這就是迪士尼能夠屹立近百年而不倒的原因。
迪士尼動畫世界中所要表現出的現代性,從本質上具有打破世俗,讓其影片體現出了一種人本主義價值,并與當代啟蒙精神形成有機的融合。這就是現代性的動力之源。從這里可以看出,迪士尼一直想要打造的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能夠自我肯定的世俗化主題;而在迪士尼動畫之外的是資本主義意義上的世俗場域。迪士尼動畫將現代資本主義文化意識與其創作進行融合,并以一種非常輕松、愉快的形式進行表現,向人們展示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生活情趣和價值理想。在迪士尼的動畫世界中我們可以看出現代資本主義的主流價值系統,在其影片中更多想要表達的是一種追求自由,向往愛情以及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價值理念。這種理念充滿了對個化的理解和開放,宣揚個體主義觀念。從這個角度理解,迪士尼并不否認具有天堂,而且也在努力打造一個天堂,不過是世俗化的天堂,這個天堂就是迪士尼動畫世界,這個世界是非常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它的最終愿望并不是想要救贖,而是“lived happily ever after”(從此以后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1]陳汝敏,豐文君.淺析迪士尼動畫中的角色造型設計--以《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與《長發公主》為例[J].文教資料,2016,(03):74-75.
[2]溫婷婷,張恩普.從《木蘭辭》到迪士尼動畫看文學作品的改編[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3):181-186.
[3]周楚敏.迪士尼卡通人物形象在中國的跨文化傳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4]李思杭.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迪士尼--從性別表演理論視角看迪士尼動畫中的男女形象變遷[J].前沿,2012,(1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