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莉 (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 201609)
淺談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的教學
賀 莉 (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 201609)
音樂欣賞課是高職院校藝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本文以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切入點,從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幾方面來探討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的教學。
古典音樂;流行音樂;影視音樂;多媒體教學
近年來,音樂欣賞課在高職院校公共選修課中受到大多數的學生歡迎,如何上好這門課程,讓更多的學生學會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美,是當今音樂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
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作為公共選修課,是通過學生自發選課完成。這些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有的學生從小接受過音樂基礎訓練,但大部分的學生完全沒有音樂基礎,音樂教育的背景、起點不相同,音樂欣賞的水平也參差不齊;另外,這些學生都是90后,從小耳濡目染的是流行音樂,對很多歌星的歌曲、甚至明星的喜好了如指掌,而對古典音樂知之甚少,認為古典音樂是嚴肅的事情,只有在音樂會或者一些重大場合才會欣賞到,與平時的生活聯系不緊密,也沒有主動去了解古典音樂的機會;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的采用學分制,很多學生學習音樂欣賞課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學分,對于只需要獲得學分的學生來說,學習目的比較簡單,學習動力不夠濃厚;上述種種這些條件決定了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對象是比較特殊的,既沒有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又對古典音樂有陌生感。
田藝苗老師在《穿T恤聽古典音樂》一書中說到:“傳統音樂欣賞的課程內容大多按照音樂史進程來介紹,好讓大家對西方古典音樂有一個全景觀察。這樣也可能會讓普通樂迷倒了胃口,一開始就給你聽中世紀、巴洛克,這些古老的音樂大多缺乏張力,容易讓人昏昏欲睡。依我個人經驗,建議從最吸引你的樂曲開始,或者按照個人興趣和音樂的可聽性來”。
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是否能抓住學生的興趣,是上好音樂欣賞課的基礎。因此,對于比較特殊的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教學對象來說,他們的興趣點多是流行音樂、電影、電視音樂以及動畫音樂等。
那么,什么是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呢?關于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界定與比較,克雷格?萊特在《聆聽音樂》里有詳細地闡述:“古典音樂更依賴于事先準備好的樂譜,而流行音樂更多地依賴于口頭和聽覺傳播;古典音樂主要是器樂音樂,它是通過音樂語言和氣氛表達含義,大部分流行音樂需通過歌詞或者抒情詩來表現音樂的內涵;”等等觀點。
由此可見,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有如此的不同,我們在做音樂欣賞課程內容設置的時候能不能找到兩者的共同點或者將二者結合?在長期的教學摸索中,我嘗試將流行音樂、影視音樂元素融入到古典音樂欣賞的教學中,具體內容分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具有古典音樂元素的流行音樂欣賞教學
以S.H.E的歌曲《不想長大》作為第一次課程的嘗試,當音樂欣賞課堂上播放著學生們喜愛的歌手演唱歌曲時,學生們都聽得津津有味,甚至有部分女生跟著哼唱起來,課堂的氣氛活躍了,學生們聆聽音樂的感受也被調動了,接著,我給學生們欣賞了今天的主角——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主題,學生們聽出了主題曲調與《不想長大》中的相同,很有興趣地問:怎么是一樣的?我給大家解釋:莫扎特這首交響曲寫于1788年,而不想長大這首歌曲S.H.E是2005年發行的專輯,很顯然這首流行歌曲是借用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的曲調,再配上歌詞,很多流行歌曲都是借用這種創作手法。由此,從學生熟悉的流行音樂入手去引出我們實際上的教學重點——古典音樂,教學內容對于學生是熟悉的,大多數學生是會演唱的,本來已有自己音樂知覺的欣賞,再加上老師對古典音樂作曲家的創作背景、創作特色、創作手法等講解,讓學生有更深層次音樂情感的欣賞。
(二)具有古典音樂元素的電影音樂欣賞教學
眾所周知,電影這一藝術形式離不開音樂這一載體,在非常多的電影中,古典音樂的都有體現。其中,電影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在他的三部作品中大量運用古典音樂作品,他在《2001太空漫游》中運用了理查斯特勞斯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表現日出的主題,由一個小號奏出的莊嚴主題,再由管風琴一波波推起樂隊全奏的高潮,壯麗而神圣。于1972年執導電影《發條橙》先后用了羅西尼的歌劇《威廉?退爾》以及愛德華?埃爾加的《威風凌凌進行曲》等作品;于1975年執導的電影《巴里?林登》先后運用了亨德爾的《薩拉班德舞曲》、舒伯特的《降E大調鋼琴三重奏》、莫扎特的歌劇《克里特王伊多梅紐斯》等作品,古典音樂的優美旋律在很多電影作品中運用不勝枚舉。
(三)具有古典音樂元素的動畫影片欣賞教學
動畫影片是每一位學生童年的重要陪伴之一,當課堂上看著他們從小看過的動畫片《貓和老鼠》時,學生們饒有興趣,開心活潑的笑容在他們臉上綻放,仿佛回到了他們的快樂童年!通過《貓的協奏曲》這集短片讓學生欣賞匈牙利作曲家、鋼琴演奏家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貓和老鼠的鋼琴合奏展現了這首樂曲的獨特魅力。《貓和老鼠》動畫片還選取了肖邦的《前奏曲》、羅西尼的《塞爾維亞的理發師》、約翰?斯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等等世界名曲進行配樂。
此外,還有1940年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古典音樂動畫電影《幻想曲》,整部影片共用了八部古典音樂作品與童話故事創編在一起,有:巴赫的《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組曲》、貝多芬的《第六“田園”交響曲》以及舒伯特的《圣母頌》等古典音樂作品。迪士尼公司時隔60年又推出動畫電影《幻想曲2000》,再次以古典音樂的方式講述美妙的童話故事。運用了七部經典音樂作品: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圣桑的《動物狂歡節》,埃爾加的《威風凜凜進行曲》等音樂作品。
有了豐富的教學內容,勢必也需要比較先進的教學手段與之相匹配,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課件,將文本、聲音、圖片和視頻多種素材相結合,給學生以直觀的音樂欣賞體驗。音樂欣賞課上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資料,充分利用網絡這一便利資源,能找到世界著名音樂家的作品以及樂曲的不同版本,帶領學生有目的性的欣賞,展現音樂的表現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既要符合當今時代的潮流,又要選取具有古典音樂特征的世界名曲,使更多的學生走進古典音樂、喜愛古典音樂,感受古典音樂的無窮魅力!
[1]田藝苗.穿T恤聽古典音樂[M].臺海出版社,2017年01月.
[2]克雷格?萊特.聆聽音樂(第5版)[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3]https://wenku.baidu.com/view/2fd4bb262f60ddccda38a08e. html?re=view.
賀莉(1981.2- )女,漢族,湖北人,碩士學歷,助教職稱,單位: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