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坤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 102249)
英語新聞聽力的實踐模式探析
蔡 坤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 102249)
本文分析英語新聞語言特征、以及聽力過程中的語言處理模式,在此基礎上提出預測內容和聽力理解兩段式的聽力實踐模式,建議通過橫向擴展和縱向深入兩種學習策略提高英語新聞的聽力理解能力。
新聞聽力;語言特征;學習策略
英語新聞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實用性,在聽力教學實踐中備受青睞。英語新聞聽力所涉略到的主題幾乎囊擴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英語語言技能的進一步提高,知識范疇的拓展,社會實踐的應用能力的培養,及與語言相關的全方位的綜合素養的提升方面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近幾年,新聞聽力成為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考察重點,但是英語新聞的語言特征、以及學生自身的焦慮情緒造成了聽力障礙,因此英語新聞聽力的實踐模式和學習策略成為至關重要的議題。
在語篇結構方面,英語新聞的語篇呈現倒金字塔結構。所謂倒金字塔結構,也稱為倒敘法,即按新聞事實重要程度由要點到細節逐步擴展,安排全文。倒金字塔結構把最重要的事實置于全文的第一句中,即新聞導語(the news lead)。導語告知聽眾最新鮮、最關心、最重要的事實,如事件(what)、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以及原因(why)和方式(how)六個基本要素。新聞導語是對整條新聞內容的高度概括,聽懂了導語,也就聽懂了新聞的主要內容。由于新聞報道的側重點不同,新聞導語可能包含不同的要素。
在詞匯選擇方面,英語新聞中的詞匯具有特殊含義。一方面,在英語新聞中,我們時常會聽到記者用各國首都名稱代表國家或政府,用建筑物及街道名稱代表有關政府機構。如:WASHINGTON, July 25—The White House today threatened for the first time to...此處White House(白宮)代表美國政府。另一方面,英語新聞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專有名詞,如地名、人名、歌名、節日名稱、機構名稱等等。如:…as Scotland continues to clean up after Storm Frank hit the country last Wednesday. 這里Frank(弗蘭克)不是人名,而是風暴的名字。
聽力過程主要分為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兩種語言處理模式。由下至上的聽力過程是指在運用語言結構知識,從低層結構向高層結構,即按照從語音、構詞、句法到語篇的線性方式對輸入材料進行分析或解碼,直至正確獲得語義。由上至下的語言處理是指聽者運用背景知識理解語義,如關于話題、現實世界、語境、語篇、文本等方面的常識。然而,在聽力實踐中,聽者通常將兩種過程結合起來,采用綜合的方法理解英語聽力材料。以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新聞聽力為例,學生可以采用預測內容和聽力理解兩段式的聽力理解模式。
在預測階段,學生首先應該區分內容詞匯和功能詞匯,前者是表示現實對象及其性質的詞匯,主要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和部分副詞;而后者幾乎沒有實質意義,主要表示內容詞之間的語法關系,如介詞、代詞、連詞等。然后,根據選項中的內容詞匯預測新聞主題,激活與主題相關的認知圖式。同時,選項的語法結構也暗示著提問方式,預測問題有助于精準鎖定新聞的特定部分。具體而言,動詞原形對應建議或計劃類問題、動詞不定式對應原因或目的類問題、名詞或動名詞對應主旨或細節類問題、完整的句子對應原因或事件類問題、形容詞對應態度或評價類問題等等。
在聽音階段,學生應該根據所預測的新聞主題和語篇結構聚焦重點信息。由于英語新聞語篇呈現倒金字塔結構,那么新聞導語就是第一個重點信息,概括了新聞的主要事件和人物。但是,如果由于過度緊張、出現生詞、缺乏背景知識等因素造成導語漏聽,也可以從新聞主體部分的細節信息中總結歸納出新聞的主題,因為導語和主體部分存在著總-分的邏輯關系。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應該邊聽邊記,采用首字母縮寫、關鍵詞、符號等隨時記錄重點信息。對于句子類選項,每個句子都是就不同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的具體陳述,學生只需要用符號標記正確、錯誤或者尚未提及;對于詞組類選項,不同的詞組可能對應不同的例子,學生應該記錄所牽涉的人物或事件的縮略語。最后,在根據問題選擇答案時,學生要持有一種開放的態度,因為正確選項不一定會完全重復原文,而是出現一些措詞和句式上的變化。選項內容與原文內容匹配關系通常包括原詞重現、同義替換、句型轉換、間接推斷和歸納總結。此外,不同選項有時會出現內容重疊的現象,即一個選項明顯包含另一選項,那么學生不能以偏概全,而要選擇表述更為全面的選項。
在教學環節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接受英語新聞的聽力訓練,而不是盲目地、大量地進行應試練習,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的學習費力低效,建議采取橫向擴展和縱向深入兩種學習策略。橫向擴展策略是指按照不同的新聞主題練習聽力,如災難類、經濟類、健康類、生活類等等。通過聽力和閱讀兩種渠道,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與特定主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核心詞匯,將語言與文化知識濃縮成框架便于即時提取和處理。相對地,縱向加深策略是指就同一則英語新聞參與多樣化的活動,直至充分理解新聞的主旨、細節和語言點。具體而言,做題就是只聽一遍新聞就要選擇答案,這樣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記筆記可以防止聽完就忘,訓練用符號和縮寫速記的技能;聽寫屬于精聽訓練,要求反復聽音直到能把聽到的每一個詞都寫下來;改正可以查明自己的聽力弱點,以便著重練習聽漏聽錯的詞句;跟讀可以改善語音語調,熟悉新聞聽力材料的語篇結構;泛聽應該放到最后一步,用于培養語感、降低焦慮、建立自信。
[1]韓寶民.英語新聞聽力實踐策略探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2(6):70-71.
[2]劉龍根,苗瑞琴.外語聽力理論與實踐[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本研究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重點項目高效外語教師課程領導力的敘事探索(項目編號:01JB0529)、大學英語創新創業類課程建設(項目編號:21G16022)的階段性成果。
蔡坤(1979.5- ),女,籍貫:遼寧錦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二語習得、英語教學、教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