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丘開億,李奎成,張效瑋,宋世坤,莫玉興,王貝
近年來隨著作業治療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低溫矯形器制作技術已成為作業治療師崗位必備技能之一,因此低溫矯形器制作教學板塊也日益受到重視,并在教學中安排相應課時來進行實操技能訓練[1-2]。然而,該模塊目前的教學仍然停留在陳舊教學模式中,極大地限制了康復專業學生實操技能的發展,更阻礙了作業治療技術的臨床發展。經過多年的低溫矯形器臨床制作實踐及教學工作經驗總結,筆者逐漸將模塊化教學應用于低溫矯形器制作技術授課過程中,規范了教學流程,提高了課堂效率,也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和理論水平。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祻椭委熂夹g專業2015級全體學生,共62人。將全體學生隨機分為2組各31人,其中觀察組脫落1例。①觀察組:男7例,女23例;平均年齡(21.37±1.07)歲;平均成績(82.39±5.33)分。②對照組:男5例,女26例;平均年齡(21.39±0.96)歲;平均成績(82.99±3.61)分。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低溫矯形器教學內容共包括8個學時,每組均由兩名教師(專任教師和專任實驗員)共同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所使用實驗手冊也與歷年教學相同。觀察組采用模塊化教學流程進行授課,并配置專用的模塊化教學實驗手冊。按照臨床矯形器制作過程,并結合高職矯形器教學實際情況,最后綜合臨床專家意見,將矯形器制作教學模塊分為6個子模塊,即紙樣繪制模塊、準備板材模塊、塑形前準備模塊、塑形模塊、修改半成品模塊和配件制作安裝模塊。每個模塊均植入相應的教學方法,并設置自查和互查環節,最后將6個子模塊“拼裝”操作。
1.3 評定標準 ①考核部分:采取教考分離的方法,即課程結束后單獨安排兩名非授課臨床教師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評價??己谁h節包括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實踐考核評定內容包括選材適當(厚度、顏色、網孔、牽拉程度、透氣性等),達到生理對線、無偏離中線,無過度的屈曲、伸展以及不合理的角度,肢體所承受的壓力均勻合理,整體與手形帖服、邊緣及骨突等潛在受壓點都已處理,長度合適,不影響其他臨近關節活動、整體美觀,方便患者穿戴、邊緣光滑無毛刺,配件牢固光潔。每個項目10分。②調查問卷部分:調查問卷是綜合多名教師及康復治療師意見的自制問卷,包括以下問題:此次教學對我們專業學習是有用的,課上激發了我學習矯形器的興趣,我已經基本弄懂手部低溫矯形器的制作方法,我可以獨立動手制作簡單的手部低溫矯形器,我喜歡這種上課的方式,關于矯形器的疑問,我仍愿意和老師們探討,這次課程讓我收獲很大,我對這次課程總體十分滿意。每個題項采用利克特五點量表形式,包括非常反對、反對、不知道、贊同、非常贊同5個選項,計分采用1~5分,學生選出最符合自身課堂學習情況的一項。③質控:本實驗實行教考分離,即安排不同組別人員分別擔任授課教師與考核教師,避免干擾因素的影響。實驗全程采用雙盲法,即實驗前后安排好對照組教師、考核評價教師以及實驗對象的保密及隔離工作(雙盲法),以減少人為及心理因素影響;由專人對每一份筆試試卷、實踐考核及調查問卷當日進行復核,發現問題及時更正補充。

觀察組理論考核與實踐操作考核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5)。本次實驗發放問卷61份,回收有效問卷61份,回收率100%。根據調查問卷顯示,觀察組學生對模塊化教學模式的課程的評分更高(P<0.05)。見表1。

表1 2組課后考核情況及對模塊化教學模式的課程的評分比較 分,
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傳統模式下的低溫矯形器實訓教學模式,是以理論教學主導實踐教學為主,教學過程以講授或講練結合的方式進行,中間穿插些實踐操作及病例分析,教學模塊設置不夠清晰,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尚未形成規范化系統性[3-4]。該教學模式有諸多弊端,最突出的是理論與實踐教學相脫節,如此培養不出“實用型”和“操作型”的技術人才,有悖于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理念[5-6]。
模塊化教學是一類相對先進的教育培訓模式,它是以某種職業技能為核心,將與該職業技能相關的知識點設計成不同的學習單元進行教學,所有的學習單元共同構成一個職業技能培訓包[7-8]。這種教學模式非常適宜以操作技能為主的教學內容,比如低溫矯形器制作技術。低溫矯形器的模塊化教學優勢如下:①規范化低溫矯形器教學流程:低溫矯形器的模塊化教學制定了既定的教學流程,打破以往不同教師根據自身經驗而定的“隨意型教學”,有利于推動康復實訓課程體系走規范化和系統化。另外,該模塊化教學還專門配備了模塊化操作的實訓教材,可以對學生實踐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使得教學評價也納入了教學流程的系統中。②大幅提高課堂效率:綜合學生的課后調查問卷顯示,模塊化教學組的學生比傳統教學組的學生課堂滿意度更高,學習積極性更強,學習效果自信心更高,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如下:一是低溫矯形器模塊化教學是基于臨床一線工作過程而建立的教學流程,經過多名臨床專家討論而制定,貼合臨床實際情況,實現了學生在校課程與實習崗位的“無縫對接”;二是教學手段靈活多變:由于各個子模塊之間既緊密聯系,又自成一體,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子模塊都可以單獨植入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得教學流程靈活多變,課堂內容豐富多彩,因而更受學生的歡迎,同時不影響教學流程的規范化。③同時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能與理論水平:根據課后理論測驗成績分析,模塊化教學小組成績明顯優于傳統教學小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如下:一是模塊化教學的每個子模塊都有獨立的學習任務和目標,使得學生學習目的更明確,因而課堂效率較高;二是模塊化教學將復雜的實訓操作過程分解成若干子模塊依次進行,然后有針對性的加強個別模塊,最后串聯完成全程操作,使得實踐操作步驟清晰、訓練更充分;三、對于技能型操作的課程,理論與實操的相輔相成作用更加凸顯,只有實操訓練充分后,理論知識掌握才能牢固,因此觀察組的理論成績也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完成試卷時間更短。
總之,低溫矯形器的模塊化教學模式突出了實操技能的職業教育核心,實現了理論與臨床實操技能的“無縫對接”,在教學內容、方法以及考核標準上,都能夠與臨床需求、臨床考核標準緊密結合,是適合于“作業治療技術”的教學模式。目前,筆者們已經將低溫及矯形器模塊化教學廣泛應用于康復治療專業的本??平逃约翱祻椭委煄熑肼毜囊幏痘嘤枴?/p>
[1] 趙正全. 熱塑矯形器在我國康復醫學中的應用前景[J]. 中國康復, 2010, 15(4): 252-253.
[2] 林曉波, 丁瑰玲, 申永壽, 等. 康復治療學專業中假肢與矯形器學的教學探討[J]. 中國康復, 2014, 29(1): 78-79.
[3] 傅青蘭, 周菊芝, 陳芙蓉. 高職高專院??祻椭委熂夹g專業實訓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J]. 浙江醫學教育, 2010, 9(4): 5-7.
[4] 汪燕, 馬繡林, 何世, 等. 康復醫學教學中注重操作能力的培養[J]. 中國康復, 2001, 16(3): 188-191.
[5] 詹新生, 尹慧, 張江偉. 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模塊化教學的研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08, (6): 19-20.
[6] 徐靜, 曹萍, 熊寶林. 矯形器技術專業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索[J]. 中國康復, 2014, 29(4): 352-353.
[7] 張瑩. 高職院校分層次多模塊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 職教論壇, 2015, (6): 74-77.
[8] 盧卓, 陳平. 職業教育模塊式課程體系設計的思考[J]. 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 2008, (4): 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