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祥均
(鄖西電視臺,湖北十堰 442600)
從常規活動中挖出鮮活的新聞
田祥均
(鄖西電視臺,湖北十堰 442600)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的發生,新聞媒體人的工作就是從這些常規活動中挖掘出鮮活的新聞,這就要求新聞媒體人在生活中有敏銳的眼光,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的常規活動,只有擁有敏銳的眼光,才能從常規活動中挖掘出鮮活的新聞。本文就從常規活動中挖出鮮活的新聞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從常規活動中挖出鮮活的新聞進行討論。
常規活動;挖出;鮮活的新聞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那些不常規的事情發生才有報道的價值,其實常規活動中也能挖掘出很多鮮活的新聞,這種從我們日常活動中挖出的鮮活的新聞報道出來會讓人有眼前一新的感覺。對優秀記者來說,能從一般素材中挖掘出重大新聞,寫出好作品,才是值得稱道的突出能力[1]。但是要想做到與他人不同,從日常事務中挖掘出來新鮮的事物,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從常規活動中挖出鮮活的新聞,對于我們大家都非常重要。
(1)新聞是媒體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動員和組織群眾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完成黨和政府工作任務的宣傳主渠道,是主導社會輿論、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一項重要內容[2]。新聞強調的就是一個新字,新是新聞最重要的一點,新聞被報道時要求必須具有時效性,就是新,這個新可以指時間上的新,也可以指內容上的新,但是現在大家都盲目的追求時間上的新,而忽視了內容上的新,其實內容上的新是最重要的。盲目的追求時間上的新并沒有特別大的用處,體會不出一個媒體人的能力,這就是在與他人比速度,誰速度快誰就可以得到時間上的新,而他對別的方面沒有任何的要求,而內容上的新就完全可以體現一個媒體人的專業素質,當媒體人報道的新聞是我們每天都在經歷的,但是我們并沒有發現媒體人所報道的這個觀點,他以一種新的視覺講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事,會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會對這篇文章進行很多次的閱讀,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文章,報道出這個事件的媒體人會得到大家認同,它具有媒體人專業素養。盲目的追求時間上的新,等過了這一段時間之后,這篇報道就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如果內容上進行了創新,這篇文章過很久再拿出來讀時還會有不同的感覺,也會有不同的人對這篇文章進行不同的解讀。內容上的創新,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成為一篇大家不會再讀起的新聞。媒體人對常規活動挖出鮮活的新聞,使新聞的內容得到了創新,可以使媒體人得到事業上的成功。
(2)從常規活動中挖出鮮活的新聞可以讓人民大眾對自己每天都在經歷的事情,有一個新的觀點和新的看法,媒體人起到了引導社會的作用。如果媒體人報道的常規活動,我們以前沒有發現他會對一定方面造成影響,但是媒體人報導出來了,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所做的事情是不對的,讓我們就會對我們的日常活動加以改正,如果媒體人報道的常規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也可以把這些正確的行為堅持下去。例如在剛一開始媒體對pm2.5進行報道時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對我們的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是媒體的新聞報道讓我們認識到了原來我們的日常活動中有很多不正確的行為。對常規活動進行鮮活新聞的報道,也可以對民眾的行為加以引導。
(3)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也越來越發達,人們現在閱讀新聞的途徑也越來越多,閱讀新聞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大家對時勢也越來越關注。但是隨著我們閱讀新聞時間變多,就會發現我們所看的新聞幾乎都是一個樣子的,不管是哪個媒體人,不管對什么樣的事情進行報道,他們只是盲目的追求了新聞的時效性,而沒有追求新聞內容的創新,他們對新聞內容的報道沒有嚴格的要求。我們在閱讀這些新聞時,不僅浪費了我們的時間,還得不到我們想看的一些內容。還有一些標題只是追求標題的華麗,但是實際報道的新聞沒有任何內容時,使很多事情都得不到正確的觀點和認識。還有很多新聞媒體人為了追求與他人的不同,自己不對自己所報道的內容進行創新,他們會找到別人沒有報道過的內容,這樣可以使自己的內容比較新,可以讓人民群眾有新的感覺,但是一般這些事都會脫離人民群眾的生活,這些報道在讀完后以后也不會有很大的認識和了解。新聞媒體人如果從常規活動中挖出鮮活的新聞,會使人民群眾有感同身受的感覺,這種新聞也可以讓人民群眾更感興趣。現在的社會基層人民占了大多數,新聞報道本就是給人民大眾讀的,不應該脫離人民大眾的生活。
想要從常規活動挖出鮮活的新聞就必須要有創新意識。創新需要新聞人拋棄固有的思維,原來的條條框框。現在大部分的新聞媒體人使用模式化的思維和眼光去看待問題。寫出來的新聞大同小異,也沒有任何個性特征。好的新聞報道無論是在遣詞造句還是謀篇布局上都會做到與他人不同,一看就知道是哪位新聞人的報道。毛澤東新聞的大氣磅礴,魯迅雜文的入骨三分,穆青通訊的如臨其境,郭玲春會議報道的和風細雨都給業界留下深刻印象。新聞源,要想有創新意識,首先要拋棄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小范圍,把自己深入到人民群眾中。這樣才能站到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為人民群眾寫出讓他們滿意的新聞報道。作為一位新聞媒體人,對社會有輿論引導的作用,所以必須要把自己放在時代的前沿,只有在現在的社會背景中才能寫出最符合這個時代的新聞。新聞媒體人要擁有創新意識,不斷地對自己文章的內容進行創協讓讀者在讀到自己文章時由眼前一新的感覺,繼續在讀下去,傳播給他們關于常規活動的不同觀點。新聞媒體人也要跟得上時代的潮流,轉變自己的發文方式,不應該自設局限,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新興的手段發表自己的文章。
新聞一定要從人民群眾中來,以人民群眾滿意為目的。新聞人一定要從文字和行文上盡力向讀者靠近,有能力的新聞人總在尋找一種新的方法,在行文上不采用很多高大上的東西,但能夠讓人們從這篇簡單的文字中得到很多新的觀點。新聞人一定要明白自己寫出的新聞本就是讓人民群眾看的,所以自己在進行撰文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人民群眾的觀點和想法。有很多新聞人認為,寫出的新聞必須足夠高大上才是一篇好的新聞,其實不是這樣,新聞就是為了讓大眾閱讀大眾理解的,所以新聞人必須用最簡單的詞語,寫出一篇最簡單的新聞,其中蘊含的豐富的觀點,也是可以讓人民群眾所理解的。現在人不必追求字句的高大上,只要追求觀點的新穎與眾不同就可以了。新聞人所報道的事件最好與人民群眾有密切的關系。如果人民群眾認為這件事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沒有關系,就不會對這篇報道提起興趣,也就不會繼續接下來的閱讀。
作為新聞媒體人不應該是純粹的新聞的記錄者旁觀者,應該是新聞的創造者和參與者。當我們把自己融入常規活動中,我們就會發現,挖掘出里面鮮活的新聞不再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只有把自己深入到常規活動中,才能在常規活動中體驗到與他人不同的觀點,挖掘出里面更加鮮活的新聞。新聞人在進行常規活動報道時不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記錄一個事情,而要把自己深入到這個常規活動中,如果這個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是里面的主人公自己會怎樣做,這樣以第一觀點對這件事情進行報道,才更有親切性,才更能為人民群眾所接受。新聞寫作時絕對不能過度的參考一些資料,這樣寫出來的報道,別人在讀的時候也會覺得非常沒有誠意。新聞要求真實性,所以我們反對新聞作假,但是倡導作者融入新聞,因為新聞人的介入會寫出更加有利于人們的觀點,可以使這篇新聞變得有價值。
對于一名優秀的新聞人來說,能從常規活動中挖掘出新鮮的新聞,寫出好的作品,才是最值得稱贊的。想要從常規活動中挖掘出新聞對每名新聞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新聞人要具備創新思維,能從人民群眾的角度出發,將自己融入到常規活動中,這樣他們才能從常規活動中發出鮮活的新聞,使自己的報道與他人不同,在新聞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
[1]錢蘭.從政務新聞中挖掘鮮活新聞——創新政務新聞報道初探[J].青年記者,2012(2):27.
[2]范軍.做優秀記者:如何從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聞[J].中國記者,2016(9):80-81.
[3]薄文軍.改變固化模式 挖掘新聞“富礦”《東營日報》開展“會議報道創新百日競賽”活動[J].青年記者,2006(12):51.
G212
A
2096-4110(2017)04(b)-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