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霞
(長春科技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
淺談聚焦教學設計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深化改革的關鍵作用
王學霞
(長春科技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學經過一系列政策改革已經基本脫離傳統教學模式,在提升教學效果、優化教學結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仍存在著一定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因此,我們需要尋找能夠優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辦法。教學設計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習者促進學習效果而進行的系統設計,它主要是對教學目標明確、課堂教學策略有效實施和課堂教學課后評價進行有機結合,優化教學設計在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
教學設計;大學英語教學;深化改革
我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已經有了包括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減輕教師教學負擔、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等多個方面的改革,但是由于改革時間較短,且缺少專業指導,還處于探索改革階段,仍然存在著一定問題,需要進一步進行整改和完善。學校和教師應該通過自己教學經驗和多年來改革效果進行分析整理,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繼續進行深入研究,爭取在前現有的教育資源環境下,最大限度地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
經過多年教學改革,我國大學英語雖然已經初步做到課堂效果提升,但是在很多情況下,依然存在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里無法取得高效教學成果的問題。在我國當前教育體制中,一般普通高校以學分制計算,大學英語課占據12個學分,分兩年也就是四個學期進行整段課程學習,在學分制中是一個非常大的比例。由于課堂效率較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后,還要在課后花費大量時間來進行英語技能訓練,否則就很難跟上教師教學進度,占用了很多學生大部分課余時間,影響了學生進行正常社交或其它科目學習。此外還有大學生由于沒有良好學習習慣,在上課時經常注意力不集中,教師講完的內容轉眼就忘記。即便大學英語占用了很多時間,但是大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依然存在著薄弱地方,再加上傳統教學模式限制,學生只會讀英語,不會聽、不會寫、不會譯、不會說,看不懂英語學術報告,無法寫出較長篇幅通順英語文章,英語口音化嚴重后果還經常出現語法錯誤,無法對長句子進行準確翻譯表達含義。這些問題的出現原因不僅僅在于我們的學生,還在于我們教師教學方法需要轉變。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效率低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教師,習近平總書記曾在2013年教師節前夕向全體教師致詞,并提出過教師是教育的根本,教師決定了整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素質是否能夠幫助國家進行發展建設,幫助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做讓人民和國家滿意的人民教師。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內部,了解學生學習感悟,從學生角度進行出發,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樹立教學口碑[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在課堂教學改革上局限于教學政策調整和課程設置轉變,即把目光聚焦在改變教學內容方面以及教學工具轉變上,也就是用什么方式去進行教學。忽略了改變英語教師本身存在問題,想要提高大學生英語水平,就需要不同大學的優秀英語教師集思廣議,進行教學技能設計。我國也有很多學者曾經對教學設計方面進行過專項研究,并且提出過改革意見但都沒有被重視[2]。當前大學英語改革應該將目光放在如何系統化教學設計,也就是大學英語教師使用什么樣方法進行教學上,少數的研究也只是單純從某一方面進行教學研究,而沒有覆蓋到具體。
系統化教學設計主要圍繞著三個問題進行教學設計,三個問題分別為:我們進行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我們需要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和媒體完成教學目的?我們怎么樣知道自己是否達到了教學目的并且做出相應調整?傳統大學課堂在這三個問題上顯然沒有給予關注。大多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只注重課堂氣氛,認為學生只要積極就是優秀教學,根本不明確教學目的。系統化教學設計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教師明確教學目的再進行教學,讓教師知道本節課應該達到什么效果然后告訴學生本節課應該達到什么效果。傳統大學英語教學在課堂結束后也不關注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但是系統化教學設計中,要對整體課堂做出評估,對整體課堂教學效果做出評價,然后在有問題的地方進行相應策略調整。系統化教學設計每一步都步步緊跟,缺一不可,對教學目的是否順利達成非常重視,力求讓學生渠道最好的學習效果。學習者在系統化教學設計中必須要將原有知識和新學習知識進行糅合才能進行意義學習。所以系統化教學設計能夠幫助教師在最短的課堂時間內將教學效果最大化,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水平[3]。
上圖為最新提出的“五星教學原理”,他能夠循序漸進的通過情境創設來幫助學生學習事實、概念、程序或者原理性知識。如何解決問題也就是讓學生們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學習完教學內容后能夠進行問題解決,所有教學設計都是圍繞問題展開,所以說明確教學目的是系統化教學設計靈魂所在[4]。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除了幫助學生對已有語言知識進行強化之外,還要對相關文化背景知識進行介紹,讓學生理解語言本身而不是只理解句子含義,然后向學生傳授新知識,在這個階段除了教授學生理論性知識之外,還應該將智慧技能、認知方法、言語信息、動作技能和態度等一并教授學生。再進行嘗試應用,讓學生將新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比如在學習新課文之后,讓學生仿照新課文自己寫作一篇,將學到的句式結構、單詞或短語等運用到其中。最后融會貫通,將學習到的知識融合到一起,放到變式環境當中,現在學生不會聽、讀、寫、譯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不能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在任何環境中進行靈活運用,那學習效果低,占用過多時間也就成了政策現象。系統化教學設計理論融合了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技術等多方面理論,從明確教學目的開始進行教學策略策劃,最后進行整體教學評價,有著自己的系統化體系,有大量科學依據,因此進行系統化教學設計理論深入改革,將它應用到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對提升大學生英語水平,實現高效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關鍵作用[5]。

長期以來,系統化教學設計只存在于理論研究當中,沒有被奮戰在一線的人民教師廣泛使用,教師應該深入了解系統化教學設計,將它們靈活運用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從而真正實現more effective;more efficient;more engaging的3E式教學。
[1]高玲.論教學設計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2(7):133-137.
[2]貴玲.大學英語教學設計基礎理論探究——評《英語教學設計》[J].新聞與寫作,2016(5):118.
[3]潘英.基于慕課(MOOCs)的大學英語教學設計——以《創新大學英語》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9):154-156.
[4]游子.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英語語音知識的運用與教學設計[J].求知導刊,2017(2):109.
[5]董少華.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大學英語語言學教學設計與教學改革[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4):143-144.
H319
A
2096-4110(2017)04(b)-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