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亞琴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薛家中心小學,江蘇常州 213125)
教材重組與整合,打造高效小學英語課堂
蘇亞琴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薛家中心小學,江蘇常州 213125)
教材重組與整合教學就是指對教材總體結構和內容進行一定的取舍和調整或以單元為單位的對教材進行的改編、增加和刪減等操作。對于英語學科來說,教材重組和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教材重組的概念、重要性和影響入手,探究教材重組的有效實施策略。
小學英語;教材重組;重要性;影響;策略
教材是進行英語教學的重要材料和載體,基本上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都是主要圍繞教材的內容和進度來安排的,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發現沒有任何一套教材能夠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教材重組與整合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就是在2011年的《英語課程標準》當中,其指出:“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進行適當的取舍和調整”。
一方面,建構主義的理論認為以學生為中心所進行的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趣味性學習等活動都能夠幫助學生達到知識建構的目的,其實教材重組的過程也是與學生一起進行重新的知識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探究出更科學有效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另一方面,教育家盧梭提出教學應當讓學生在現實的生活和各種行為中進行學習,獲得一種直接的經驗。在教材重組的過程中,某些版塊中的情景化和生活化的內容將得到更大的重視,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學習最重要的依托材料和載體就是教材,教材的使用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英語學習的效率。在進行教材重組之前,教師進行英語教學的順序基本上就是按照教材內容安排的順序進行,不進行任何調整,也不進行相關的補充,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產生學習興趣。在實施教材重組與整合的過程中,教師能夠科學合理地將教材的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挖掘教材更深層次的內涵,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
英語學習絕不是雜亂無章的,對于一個英語教師來說,如果對于一套教材十分熟悉,深諳整個教材內容的內在邏輯和相互聯系,并對此進行科學的安排和計劃,就能夠形成一整套有效的學習策略,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一套完整的教材往往包括很多的單元,每個單元當中都有很多的知識點,對于教師來說如果將單元與單元之間、單元內的所有知識點之間都能夠進行有效的重組與整合將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習慣。
我們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就是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于教師來說,進行教材重組活動并不是教師單方面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互動,通過對學生學習進度、感興趣的話題以及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的了解來進行教材內容的重組與整合,其目的在于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突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英語學習當中,通過各個單元的重組,使學生能夠在每一單元都能夠有所收獲,綜合提升學生的單詞記憶、語法、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保有英語學習的熱情和活力。
對于教師來說,進行小學英語教材的重組是一項具有教育創新意義的舉措,是教師響應國家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對于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相關的調查研究報告來看,我國的小學英語教材重組在很多的學校都得到了有效的實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都反應教材重組不僅提升了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活躍了課堂氛圍,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當然,進行教材重組和整合也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工作量,因此我們發現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很多教師在進行教材重組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生顧此失彼的情況,例如明明整合了整個單元中的重要知識點和考點,卻忽視了教學的趣味性;對不同的單位進行了版塊整理,卻對于各個版塊之間的邏輯聯系把握不準確;為學生進行了知識點和話題的補充與拓展,卻發現其必要性不強,有為拓展而拓展之嫌??傊M行英語教材重組在給教師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教師必須積極應對,解決這些問題,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
對于學生來說,進行教材重組對于學生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對于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英語成績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首先,進行教材重組能夠使教學重點更加突出,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在傳統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往往不加以分類和區別地對每個單元進行統一的講授,使教學重點難以突出,學生難以把握,從而導致學習的效率低下。其次,進行教材重組對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體學習差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一個班級當中,不同的學生認知能力和英語基礎都各不相同,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內容都適用于學生的學習,此時進行有效的替換或者擴充更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最后,教材重組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教材重組以前,教材當中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者板塊比較分散且沒有規律,通過對于教材進行重組,教師能夠有效把握教材當中學生感興趣的部分,增強課堂學習的趣味性。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每個教師都背負著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在進行教材重組的教學模式的指引下,每個教師都應當主動適應教師角色的改變,從教材的使用者轉變為教材的開發者、利用者和研究者,用全面的、創造性的和學生的視角去看待教材當中的內容,對教材進行有效的重組和整合,使教材在學生的英語學習當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基本上所有的教材都遵循著由淺到深、從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其整體上的邏輯性和系統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在具體的每單元的應用中,我們往往能夠發現很多與教學實際不相符的內容或者順序,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有必要對此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從具體實際情況出發,對教材進行重新的編排。比如,在譯林版的小學英語教材當中,我們會發現每單元的第一部分都是一大段的英語對話,對于學生來說在還沒有掌握所有生詞的前提下就開始進行對話顯得有些困難,而且由于這部分進行的不順利很多學生往往會產生沮喪灰心等情緒,進行到后半部分單詞和語法的教學的時候就難以集中精力去學習。因此,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對此進行合理的調整,先進行新單詞和新的句型的教學,在學生掌握這部分的基礎上再進行對話,能夠明顯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對于語言學習來說,情境的創設是十分重要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很多教材中的情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的很遠,此時教師可以改變情境,對于教材內容進行補充,將教材中的情境改變為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進行日常的口語對話。此外,對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一定的補充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學習與音樂相關的話題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補充相關樂器的介紹。
英語學習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習,對于學生的人格發展和思想道德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英語教材當中,有很多具有深刻含義的文章,教師不能僅僅教給學生語法和單詞等與考試內容相關的內容,還應該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內涵,給學生以深刻的啟迪。比如,在學習《The king`s new cloths》這篇英語課文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英語討論,談一談學習皇帝的新裝的感受和啟發。
我們發現很多英語教材存在著明顯的版塊內容單一、真實情境的內容較少、缺乏語言支持材料等問題,這些問題均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英語水平難以提升。因此在新時期如何進行教材重組和整合成為所有教師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問題。
[1]劉寶杰.重組英語教材需要兩種拓展[J].江蘇教育,2013(45):160-161.
[2]侯群花.合理重組教材,活用活學英語[J].好家長,2016(21):183-184.
[3]趙翠蘭.試析如何構建高效的美術課堂教學[J].藝術教育,2016(1):148-149.
[4]盧芳.小學英語教師如何駕馭好課堂[J].教書育人,2012(34):47.
G623.31
A
2096-4110(2017)04(b)-00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