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朝娜,孫鵬帥,唐曉,周榕
(濱州醫學院,山東濱州 256603)
新媒體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探析
郝朝娜,孫鵬帥,唐曉,周榕
(濱州醫學院,山東濱州 256603)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長久以來積淀的精華,是中華民族持續發展、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新媒體時代,在西方文化、網絡文化、快餐文化沖擊下,部分大學生出現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失等現象。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有機結合,并與網絡多媒體平臺緊密銜接,形成合力,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思想觀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擁有豐富的內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重要資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有利于文化精髓的傳承與發展,也有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遠大目標的實現。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綜合育人功能,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中共中央頒布的16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都明確指出要將傳統文化上升到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高度,重視其對大學生的教育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指出:當代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高校要結合“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努力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完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任務是提高人生境界,這與教育的育人目標是一致的。優秀傳統文化都是經過歷史考驗久久流傳的,具有強烈的滲透性和持久性。例如:“自強不息,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厚德載物,上善若水”的價值觀念,“忠貫日月,義薄云天”的愛國情懷等,都對大學生塑造優秀人格、提升道德素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信息時代快速發展,高校成為各種速食文化的集散地,大學生受到的影響最為直接和強烈。近年來,網絡上熱炒的大學生殺害舍友、投毒、虐待動物等惡性事件都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存在死角和盲點。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植根于優秀傳統文化,學生缺乏精神信仰和根本的文學素養,教育成為無源之水,實效性低甚至遭到學生的抵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夠挖掘傳統文化中蘊涵的道德精髓,將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想運用到日常教學管理中,可以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提升高校育人功能。
高校肩負著培養大學生廣博知識和健全人格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影響大學生思想觀念、人文素養的主要途徑。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受各種思潮影響,難免會出現一些價值判斷偏差的情況,比如,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急功近利等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古代先賢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能夠對大學生產生積極、全面的影響。像我們熟知的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誠信、仁愛、勤儉、拼搏等精神,注重的是對人道德的培養和熏陶,可以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供方向指導。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經過時間長河沖刷積淀下來的人類文化瑰寶。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內涵博大精深。將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既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又能使大學生汲取文化中的積極內涵,開闊眼界胸懷,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文化辨識能力,自覺抵制各種錯誤的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當前社會,網絡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ヂ摼W信息全球化特征,為西方文化傳播、滲透提供了平臺。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面臨著接受各種信息沖擊的境況,如果缺乏辨識能力,來者不拒,全盤接受,將導致大學生混淆是非,嚴重威脅大學生思想健康成長。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部分高校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理論實踐能力扎實的應用型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教育往往忽略了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減少了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機會。加之,大學生高中階段主要奮斗目標是升學,這種應試學習狀況,往往造成他們人文素養積累不足。學校這種重技能,輕人文的教育模式再次給大學生帶來一種人文素養不重要的假象,勢必加大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難度。
教師是傳播知識和教育最好的紐帶。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基本都是畢業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本身對傳統文化缺乏深入的學習和積累,知識儲備相對薄弱。這樣就很難將傳統文化精髓融入到思政課的授課過程中,更不可能做到形象準確的講解,聯系實際,旁征博引,激發學生興趣。另外,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輔導員崗位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高校輔導員隊伍逐漸壯大。為貼近學生,輔導員隊伍年輕教師居多,這樣雖然有利于與學生產生共鳴,深入學生,但是年輕教師普遍缺少社會經驗,政治理論基礎相對薄弱,加之沒有傳統文化的滋養,很難做到充分運用傳統文化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積淀著中國人民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精神風貌帶來深刻影響,同時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厚的教育資源。要想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需要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將之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單單是思想政治輔導員的責任,需要學校教師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將“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有機結合,并與網絡多媒體平臺緊密銜接,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實現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課堂教學是大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讓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入腦入心,這要求我們發揮第一課堂主渠道作用。
鼓勵教師開設與優秀傳統文化相關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選擇,使學生在課堂上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拓展傳統文化類課程建設,使之成為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重要載體,為學生感悟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人文素養搭建平臺。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可替代的,教師的品格和文化素養對學生的人生發展和成長成才也具有深遠的影響。提高教師人文素質,鼓勵教師教學中適當融合傳統文化精髓,增加教育吸引力、滲透力和說服力,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熏陶,提升文學修養。
“第二課堂”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主陣地,是大學生獲取知識、増長見識和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徑。把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與思想道德培育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實現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
邀請國內外知名人士進行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講座、報告,利用名人效應、大家智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舉辦類似“中華好詩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以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的活動,在活動中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認識和熱愛,有助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中的人文情懷。
優秀社會資源同樣是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對弘揚傳統文化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充分利用紅色教育基地、歷史博物館、文化紀念館等具有厚重歷史積淀的場所,對學生進行身臨其境的教育,讓學生領略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也會達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網絡媒體以其傳播速度快、成本低廉、形式多元、互動性強的特點深受大學生的青睞,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利用網絡媒體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用大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根據大學生喜歡上網交流的特點,充分利用微信、QQ群等網絡交流平臺,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引導學生認知、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調動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情。
推進校園網絡文化發展,建設傳統文化APP和微信公眾號,增強網絡的輻射效應。開設文化專欄,介紹文學精品,開展線上討論等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享受其中。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綿延千年,承載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F在,網絡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日漸加深,探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經成為我們學生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課題。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Z].2004.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Z].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2-11-8.
[3]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Z].2012-02-15.
[4]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教社科[2014]3號)[Z].2014.
[5]何長輝.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5(8).
[6]馮剛,劉曉玲.堅持以文化人 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96-99.
[6]汪琴.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南昌大學,2012.
[8]李雪飛.中國傳統文化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2.
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4(a)-0009-02
濱州醫學院輔導員工作研究項目,項目名稱:《新媒體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探析》(項目編號:BY2016 FDZX03)。
郝朝娜(1979-),女,山東萊西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