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鵬
優化營商軟環境的幾點思考與分析
◎李云鵬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建立與不斷完善,構建和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軟環境,已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增強投資者信心的必要條件,也是形成新經濟增長點的有力依托。然而,在完善政府服務職能的進程中,如何使軟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相適應,與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相協調,對國稅職能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對此,本文圍繞國稅的職能與任務,就如何優化經濟軟環境建設的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和分析。
優化軟環境關聯環節
軟環境建設,是市場經濟完善程度、經濟競爭能力、對外開放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會文明進步的綜合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軟環境這一非物質因素,對經濟的驅動作用愈加明顯。
1.抓好軟環境建設是轉變政府職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了要“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的目標。而加強軟環境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行政管理與服務水平,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務環境。
2.抓好軟環境建設是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環境的需要。我們只有大力加強軟環境建設,把來自于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對經濟活動的不當干預和侵害減少到最低程度,減少或化解社會不穩定因素,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與社會環境。
3.抓好軟環境建設是建立信用體系、凈化市場經濟環境的需要。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更是“信用”經濟。只有加強軟環境建設,努力營造言必信、行必果,重合同、守信譽的誠信環境,才能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軟環境建設的內容極其廣泛,各部門職能的不同,其軟環境建設的內容也應各有側重。就國稅部門而言,軟環境建設的途徑與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營造廉潔高效、透明暢達的政務環境。政務環境是指政府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廉政勤政的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國稅作為政府職能部門之一,要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營造廉潔高效、透明公開的政務環境。諸如簡化辦稅審批手續、優化辦稅手段、實行“首問首辦”“一窗通辦”“預約及延時”服務、國地稅聯合辦理稅務登記、擴大服務承諾范圍等。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與方式,促進了國稅系統在轉變職能中完善服務體系,確保國稅部門及工作人員依法收稅、廉潔從稅,不斷提高國稅部門的行政能力,構建規范、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
2.營造寬松有利、銜接順暢的政策環境。政策環境是指政策對經濟發展的導向、保護和激勵作用的有力支撐。實施宏觀經濟調控是國稅部門的重要職能,也是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制定和執行好政策是政府實施宏觀經濟調控的保證。然而,在政策環境方面,一些政策出臺滯后和執行不到位的現象依然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和行業壟斷現象仍很嚴重,產業、行業之間競爭不盡公平的狀況仍較普遍。優化政策環境,是要求國稅部門對新出臺的稅收政策及時予以公告,強化稅務人員尤其是辦稅服務廳人員的素質,提高國稅干部執行政策的能力與水平。
3.營造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辦稅環境。辦稅環境是指納稅人在辦理涉稅事宜中,接受稅務人員無償提供的業務指導、公務處理及人性化服務的硬件與軟件平臺。提高辦稅服務質量,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具體體現,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通過國稅部門展示政府形象的一個窗口。“窗口效應”的優劣是職能部門作為與否的真實反映,優質服務的“連鎖效應”是職能部門職責的深化,確保規范辦稅服務事項,深化辦稅體系功能,為優化軟環境建設提供有力的稅務服務支撐。
4.營造誠實守信、有諾必踐的信用環境。信用環境是指全社會的信用意識和信用制度的建設水平,從某種意義上看也是信用經濟,誠信環境的好壞是軟環境建設的風向標。因此,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必須加強稅收誠信體系建設。一是廣泛開展誠實守信教育,強化征納雙方的誠信意識與稅法的遵從度。二是加快信用考評體系建設,形成良好的誠實守信氛圍。三是加快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建立規范社會信用體系和失信約束懲罰機制。
1.處理好發展經濟與加強軟環境建設的關系。軟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實質是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的關系。二者相互依存、互為促進。如何使軟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達到科學匹配、協調發展,作為國稅部門要把握好三點:一是抓住契合點。國稅部門要圍繞自身的職能,充分發揮稅收在市場經濟中的經濟的杠桿功能,以促進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為契合點,保證經濟發展的質量與速度。二是找準切入點。應以政務環境、政策環境、信用環境為切入點,通過納稅服務這個平臺,強化軟環境建設,推動經濟的發展。三是把握落腳點。要縱觀大局、統籌規劃,科學合理的整合資源,針對軟環境建設的客觀需要,明確各科室在軟環境建設中的職責、任務與標準,把落腳點放在優化軟環境建設和促進經濟發展上。
2.處理好軟環境建設的現狀與發展的關系。軟環境建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與動力,要以超前的視野、開放的理念和務實的態度來謀劃。如何起步于目前軟環境建設,把握好長遠軟環境建設,處理好二者的遞進關系至關重要。一是建立軟環境建設機制。要緊緊圍繞本部門肩負的職能任務和本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要求,逐步探索并出臺有益于軟環境建設方面的制度與行為規范,通過建立和完善軟環境建設機制,促進軟環境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二是完善軟環境建設措施。要以履行稅收職能為基點,以促進經濟發展為著力點,措施要充分體現納稅人的客觀需求,貼近本地區實際,有利于經濟的穩定發展,有利于培植和擴大稅源,有利于加強稅收征管工作。三是深化軟環境建設內涵。軟環境建設仿如一條逐步上升的曲線,要隨著經濟發展而跟進,不斷注入新的內涵,要隨著經濟運行質量與速度的提升而逐步深化。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經濟的運行效率與競爭力。
3.處理好國稅系統與地方黨委政府的關系。作為市級國稅部門,在接受省局垂直領導的同時,要主動接受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如何以統籌兼顧的思路妥善處理好雙重領導關系,尋求接受雙重領導的最佳契合點,既關系到政府及稅務部門行政執行力與公信力的強弱,又關系到軟環境建設質量的優劣。一是要眼觀全局,形成合力。軟環境建設制約著經濟發展的質量與速度,它對發展經濟有著不可忽視的促進或阻礙的作用,甚至在某種情況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加強軟環境建設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把履行稅收職能與推動經濟建設結合起來,把優化軟環境建設與本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結合起來,做到目標一致、統籌安排、合力推進。二是要服務大局,主動參與。作為國稅部門,如何擔負起“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職能,要著眼于經濟建設,著力于經濟發展,在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促進企業發展、履行職能和完成政府賦予的各項工作中體現為民收稅。三是要抓實本局,做出貢獻。過硬的國稅隊伍是履行稅收職能的基礎和保證。國稅隊伍的思想、業務、作風建設要堅持與時俱進,伴隨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提高、創新。加強軟環境建設要力求規范化,服務于經濟建設要力求多元化,服務于納稅人要力求人性化,進而提高國稅部門的履職效能,保持軟環境建設的持續深入。
(作者單位:朝陽市國家稅務局)
責任編輯:司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