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封孝莉
(合肥幼專附幼北崗花園分園,安徽合肥 230000)
“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模式的歷史沿革與應用價值研究
李紅,封孝莉
(合肥幼專附幼北崗花園分園,安徽合肥 230000)
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以及實踐研究法,了解、實踐和總結“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教育模式的產生歷史與辦園實際運行情況所發揮的價值,在促進幼兒園改革與發展的全面進程中,更好地完成課題研究工作,推動“政-校-園”三位一體協同辦園模式的推廣進程,為安徽省重大教學改革項目學前教育方向提供參考與借鑒。
“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歷史沿革;應用價值
資源整合是當今時代的訴求,以往的研究中,地方政府與高校合作動力十分不足,合作平臺也十分有限,不能真正的實現政府與高校兩方的優勢資源互補問題。隨著2007年“三位一體”模式的出現,到2014年8月,教育部頒布《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文件,全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開展如火如荼,社會各行各業開始探索不同層面的三位一體合作模式,高校與地方政府在發揮各自職能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資源短缺的重大困難。2015年,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第二期工程大力支持背景下,安徽省重大教學改革項目《“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的實踐研究》應運而生,第一,協同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解決優質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短缺的問題;其次,協同舉辦優質公辦園,解決百姓“入園難,入園貴”以及學生實習、就業問題,開始成為推動地方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一種新的嘗試,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2017年6月,合肥市城區2017-2020年學前教育提升計劃近日通過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到2020年,合肥市學前教育將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05所,在不足四年的時間里,創辦如此規模的公辦幼兒園,政府學前教育職能部門面臨很大的困難,但依托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實踐成果,政校合作辦園,進行管辦分離,將政府從具體辦園事務中解放出來,比政府自己辦學監督更加有力更加公平公正,同時也可將“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實踐成果投入使用,進行推廣階段。
“三位一體”(英文簡稱 U-G-S),東北師范大學首創:東北師范大學在總結長達二十多年的“長白上之路”中關于“校-府”合作與“校-校”合作育師的基礎上,結合“融合的教師教育”指導思想,以“創新東北試驗區”為契機開始設計與實施“師范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校”合作的一種新型教師教育模式,其中“以大學為主導,地方政府來協調,中小學校來參與”,遵循“目標一致、責任共擔、資源共享、多方獲利”的發展原則[2-3]。在六年多的實踐基礎上,影響力輻射國內與國外教育界。自此,“三位一體”合作模式在眾多師范院校開始受到熱捧。
在學前教育領域,“三位一體”合作模式中“三位”是指政府、高校和幼兒園;“一體”指培養合作共同體,協同培養是地方高校與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管轄范圍內的幼兒園以“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為引領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機制。
本文中“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是指以政府的支持為基礎,以高校優質教育資源服務社會為核心,通過園校合作,因地制宜舉辦不同類型不同特點的,符合社會和普通家庭需求的優質公辦幼兒園。故所謂的“政-校-園”三位一體協同辦園模式就是指政府委托高校承辦的各類幼兒園及其分園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運行機制。
“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模式出現經歷了兩個階段:(1)準備階段(2007-2013年)。從 2007年“UG-S”系統提出與實踐開始,全國開始研究“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模式,在東北師范大學經過6年多實踐證明,“U-G-S”系統人才培養方式得到社會各界認可,自此開始全國推廣。(2)推廣與創新并行階段(2014年至今)。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教師[2014]5號文件《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中關于分類推進卓越教師培養模式改革中已經涉及到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明確提出建立高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新機制[1]。2015年12月,在江蘇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地方政府和地方幼兒園合作開始推行“‘政-校-園’三位一體”協同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2016年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地方政府合作,在自己的附屬集團幼兒園里開始推行協同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士。而2015年3月,安徽合肥市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合肥幼專)開始與包河區政府合作,開始協同合作新辦公辦幼兒園,2015年9月開始與新站高新區合作新建新辦公辦園,與此同時安徽省重大教育改革項目《“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模式實踐研究》開始走上正軌,打破了“政-校-園”三位一體協同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士的局限,容教育、科研、培訓、創新、實訓、實習、就業于一體的綜合實踐項目開始實施。
在全國目前就安徽首次提出政校協同舉辦公辦園模式,實踐時間雖然較短,但辦園成效非常顯著,辦園規模發展非常迅速。2015年,合肥幼專分別與合肥市包河區、新站高新區合作開辦了包河欣星分園和新站北崗分園兩所協同實踐園。協同實踐園的基本模式是:地方政府出錢,委托合肥幼專舉辦公辦園,幼兒園收費按照公辦園執行。地方政府主要職責是提供經費和園所、設備,加強行業指導、監管、考核;高校職責是全面負責幼兒園人事、財務、教育教學管理、專家業務指導等工作。
“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模式自提出后,由剛開始的兩所實踐園,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與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合作創辦兩所幼兒園,2016年9月已開園;與新站高新區進行二次合作,再辦兩所新園,2017年9月開園;與合肥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合作,開辦三所新園,2017年9月開園,“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模式下的協同實踐園已達10所,加上2017年9月即將開園的合肥幼專本部園,發展到11所園的規模,開始汲取集團幼兒園的發展優勢探索政校協同舉辦公辦幼兒園集團化發展之路。
基于“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的已有辦園成果,在安徽省政府將出臺的教育十條(草案)中寫進支持合肥幼專與各地政府合作舉辦公辦幼兒園;其次,合肥市政府也正在積極推廣“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模式,建設合肥市幼教集團,為合肥市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廣泛的學前教育服務,為學校學生提供更多的優質實踐基地。近年來,政校合作辦園模式開始推廣到其他地方與高校,如蕪湖、合肥等地地方政府與安徽師范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也已開始合作辦園。
隨著實踐園隊伍的不斷壯大,不僅擴大了地方政府的優質學前教育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地方百姓“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引領和提升了地方學前教育質量;其次,承擔地方政府部分保教活動、培訓及觀摩等;最后,成為地方政府對外宣傳的門戶與形象工程,促進地方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
政府、高校、幼兒園互通教育資源,逐步破除教育信息封閉的環境,促進教育設施的密切合作與相互融合。高校發揮人才培養與教育資源的優勢,承擔幼兒園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的任務;學校發揮教育資源優勢,立優質教育資源網絡平臺,促進幼兒園教師的終身學習;名師下園開展教科研合作研究,使實踐園成為了高校教師教科研基地:一方面,高校教師帶領學生經常性深入幼兒園觀摩分析幼兒保教活動;另一方面,和幼兒園合作開展研究,合作開發課程,提高了專業指導的實踐能力。幼兒園成為學校的實訓基地,將學生送入實踐園學習,了解幼兒園對教師的真正需求,從而調整教學思路,隨時為幼兒園培養人才和輸送人才做準備。幼兒園成為高校教師的移動課堂,教師隨時帶學生下園觀察、記錄,真正融理論與實踐于一體;學生與幼兒園教師頂崗置換,使幼兒園成為學生的鍛煉平臺,為畢業就業做準備。高校培養人才與實踐幼兒園直接對接,成為了高校學生就業服務基地。
“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模式下,幼兒園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培養教師,所有教師免費享有職前與職后培訓;實踐幼兒園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外出學習、觀摩以及接受專家指導,提高幼兒園教師師資隊伍水平,進而提升幼兒園整個辦園質量。
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文化環境的家長對幼兒園的需求不可能會完全相同。這樣在“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模式下,實行集團園統一管理,一園一色的標準,幫助本地區家長和孩子享受優質學前教育服務,解決當地普通老百姓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嚴格按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新《規程》指示,幼兒園階段去小學化傾向,幫助幼兒健康成長,扭轉地方嚴重小學化傾向問題。
幼兒園作為高校學生實習、見習、實踐基地,園方每次都處于被動接受高校安排的實習任務,有必要轉換實踐基地主人翁意識,為幼兒園更好的發展,可以因幼兒園工作開展的需要,主動向高校發出實習邀請與申請。其次,實習指導教師不明確自己的角色,出現任務分配不合理的情況。再次,實習教師普遍存在不積極不主動的現象,不了解幼兒園教師“保教”工作的真正含義,在班級,指導教師安排的任務很難做到積極完成,班外,園方安排的任務不能積極很好地完成。最后,實踐園在實習教師的考核問題上,因為接待太多批次的實習、實踐學生,在總結會上只有班級教師宏觀的描述,沒有量化的數據加以說明,園方考核需要進一步加強,統一標準:不能片面的班級內老師考核,園方領導也需加入進來。今天來園實習教師,未來不一定是集團的一名教師,但或許是其他幼兒園的教師,我們現在的要求,以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來要求他,對未來的他來說不管他在哪里,哪個崗位,都按照現在的要求執行,會少走很多彎路,小的方面來說,這是對高校負責,對學生實習負責,對來集團工作的未來教師負責,更是對孩子的負責;大的方面來說高要求,嚴標準是為整個社會和國家負責。
不同地方政府所處地理位置決定集團姊妹園之間的距離,因此集團園之間的聯系相對比較淺顯,只停留在教師的觀摩與交流上,廚房員工廚藝交流大賽上,缺乏園園間幼兒保育工作的交流以及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政-校-園”協作辦園模式下的幼兒園,不僅應該傳遞給幼兒教師一種理念,更應該傳播給幼兒一種理念,讓幼兒從小就知道自己所上幼兒園的與眾不同,他們應該一直懷著感恩之心,面對社會的關愛,學會去感恩社會。這就是一種集團統一的園所文化。
[1]教育部.教育部教師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2014)5號[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408/174307.html.
[2]董玉琦,劉益春,高夯.“U-G-S”:教師教育新模式的設計與實施[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170-175.
[3]劉益春,李廣,高夯.“U-G-S”教師教育模式實踐探索——以“教師教育創新東北實驗區”建設為例[J].教育研究,2014,35(8):107-112.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Trinity Cooperative Office of"politics,school and garden"
LI Hong,FENG Xiao li
(Hefei young children attached to the North Garden,Hefei Anhui 230000)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practice,understanding,practice and summary of"government school-Garden"three-in-one collaborative office park education history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office park to play in the overall value,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kindergarten,better to complete the research work,promote"government school-Garden"three-in-one collaborative office park model to promote the process,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major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of Anhui province preschool education direction.
trinity of politics school and garden;cooperative garden;historical evolution;application value
G6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4(a)-0082-03
[基金課題]本文系安徽省重大教學改革項目課題《“政-校-園”三位一體協作辦園模式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5zdjy205)階段性成果。
李紅(1988-),女,苗族,碩士研究生,園長助理,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兒童體育與心理健康。
封孝莉(1968-),女,副教授,園長兼大學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