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識產權保險制度的有效推進不單是對企業以及個人合法知識、技術產權的有效保障,還是幫助知識產權體系不斷健全的主要動力。文章主要針對保險對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實用性以及具體的保險形式進行了相關探討,并針對當前構建知識產權保險體制中所遇到的障礙,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來優化知識產權保險體制的逐步建立。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險制度;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F842.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5-0196-02
作者簡介:朱華陽(1992-),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學法學院,2014級法學碩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知識產權一詞逐漸的走入了人們的視野當中,知識產權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正當的商業競爭。另外,在藝術、文學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知識產權也能夠通過法律的途徑起到相應的維護創作者權益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知識產權的地位在逐漸攀升的過程中也同樣面臨著來源于市場、法律以及技術等方面的風險,而這些風險的存在將會制約知識產權意識的建立。所以,為了避免或者弱化知識產權設立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知識產權保險制度的推廣已經變得刻不容緩。
一、保險為知識產權保駕護航的重要性
(一)知識產權體系的完善需要保險作為有力后盾
我國的知識經濟在時代的助推之下不斷的壯大并走向成熟,結合時代特點以及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知識產權的類型也逐漸的豐富了起來。知識產權不但要對文化、科技以及商業等產品提供相應的保障,還要對知識產權人的基本權益進行維護。同時,對企業以及個人在產品創新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動鼓舞的作用[1]。
(二)輔助保險行業在知識產權上進行業務拓展
保險業務是隨著各行業的發展而應運而生的一種經營性產業,因此,單純的對于保險行業而言,更加的需要敏銳以及獨特的眼光,尤其是在知識產權覆蓋范圍越來越廣的今天,保險行業應該及時的抓住這一發展的先機,在知識產權方面來挖掘并拓展相關的保險業務。另外,知識產權體系的不斷完善,更是增加了保險行業在業務服務方面的創新。
(三)保障我國中小企業在國外競爭中站穩腳跟
可以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打開中國與外國公司之間商業合作、商品貿易以及產品技術交流大門的鑰匙,這給中國的企業所帶來的并不僅僅是發展上的機遇,同樣,中國企業在外國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也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一挑戰主要體現在技術知識產權方面,由于相關要求以及標準上的不同,常常會造成相同行業領域中,中、外公司之間產品技術方面的糾紛。而中國在知識產權技術維護方面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這就造成了中國企業在這方面的劣勢。因此,推行知識產權保險制度對于維護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權益已經勢在必行。
二、保險的實用性在知識產權運行中的作用
相比較于普通的保險來說,對于知識產權方面的保險,其投保的針對性以及所保障的內容均與普通保險有所不同。普通的保險主要是以個人或者物質資產作為保障的對象,并對財產上的安全以及個人權益進行投保。而知識產權保險主要保障的是技術以及創新設計方面相對無形的資產,因此,這就給保險產品的設計方面造成了一定的難度。但隨著我國研發、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對于知識產權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只有國家做好政府與相關企業的協調工作,才能保證知識產權保險制度構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在知識產權維護方面保險的具體形式
(一)知識產權方面的執行保險
知識產權執行保險主要是當投保人的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在處理糾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訴訟費用,將會由保險公司出面,并按照合同上的協定來對訴訟費用做相關的賠償。
(二)知識產權方面的侵權保險
知識產權侵權保險首先要在投保人在參保前確定產品在第一次生產或者售出之前并未侵犯到別人的專利權,而當參保后出現侵犯別人有效權益時,保險公司會為參保人提供相應幫助的一種知識產權保險形式。
四、當前在構建知識產權保險體系上遇到的阻礙
(一)保險公司對于知識產權的業務研發力度不強
各大保險公司缺乏拓展的眼光以及膽魄,依然僅僅著眼于當下針對人身或者資產方面有形的傳統保險業務,更多的保險企業還是停留在為普通保險業務擠破頭的階段。即便是少數保險公司發現了知識產權正以十分迅猛的態勢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但也會保持用較為保守的觀望姿態,來等待知識產權保險市場熱潮的到來。
(二)保險行業內缺乏知識產權方面的專業人才
伴隨著中外交流的不斷深入,以及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的市場環境已經不再能夠滿足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發展需求。因此,他們逐漸的走出國門,不斷地摸索打造國外的市場。但是,一些國家經常會打著知識產權的旗號來給中國的企業進行施壓,這就給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帶來了不小的阻礙。而要想中國企業在國外市場中站穩腳跟,相關的知識產權方面的專業性服務以及指導就顯得非常的重要。然而,現在對于保險行業所涉及的知識產權部分,已經陷入了專業人才匱乏的困境。即便是近幾年來部分保險企業嘗到了知識產權方面的業務所帶來的甜頭,使得涉及到知識產權方面的專業人才的數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長。但是,缺乏知識產權方面經驗豐富的業務人員,依然是制約知識產權保險制度建立的主要因素[2]。
(三)國家對知識產權方面的保護政策還不完善
人們在意識以及觀念上的不斷創新,在生活以及工作中都得到了較好的體現,相應的知識產權體系也在逐漸的趨于完善,但是,國家在知識產權制度及政策方面的建立速度還遠遠趕不上知識產權體系完善的腳步。而一些國家的行政部門所頒布的法律法規對于保證知識產權保險制度的正常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中小企業缺乏產品知識產權的維護觀念
目前國內的一些中、小型企業還是將主要的關注度放在有形資產方面,從開始階段就忽略了新產品在制造、出售以及客戶使用過程中的權力維護工作。這使得公司在不斷壯大、新產品推出數量增多的過程中,面臨著越來越多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問題。而這一劣勢不但會阻礙企業的正常發展,還會對后期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大環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五、完善知識產權方面保險構建體系的主要對策
(一)對知識產權相關保險業務進行拓展
保險企業應該及時的吸取知識產權方面的創新意識,在認清行業發展局勢的同時開闊自身的視野,努力挖掘企業對于知識產權維護方面的需求,及時的推出并調整相關的保險服務模式,在保障企業知識產權的同時,促進知識產權保險制度的構建。
(二)建立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的配套培養體系
首先,在國家高等教育的培養階段,應該細化知識產權相關專業的設置,為相關專業人才的教育提供機會。隨后,鼓勵專業青年在走出校門后,增加實踐的經驗,公司也應該多為專業人才創造實踐的機會。
(三)借鑒國外的經驗建立符合國情的知產機制
國外知識產權保險制度的構建較為成熟,也積累了大量較為豐富的經驗。我國應該在充分考慮基本國情以及社會發展階段的同時,再結合企業的發展形勢來建立知識產權保險機制,盡量跟近知識產權體系快速發展的腳步。
(四)企業將知識產權保護提到公司日程上來
企業應該多看一些產品知識產權糾紛方面的案例,通過案例來進行反思自身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都涉及到哪些知識產權上的問題,從而樹立知識產權風險意識,形成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觀念。并利用投保等方式,切實的落實到行動當中去[3]。
六、結論
二十一世紀是人們思維創新的時代,隨著科技的逐漸發展,這種創新意識在各行各業中逐漸的凸現出來。因此,從現在到未來,不僅是人才上的競爭,更是創新思維間競爭的關鍵性時期。而在這一階段,知識產權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個人的發展都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保險制度的構建則是維護知識產權效力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董慧娟,劉禹.知識產權風險管理工具——專利執行保險在我國的現狀評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02:179-183.
[2]肖冰.知識產權保險之困的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05:106-110.
[3]張娟.淺論我國知識產權保險制度構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05: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