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峪杰
摘 要 隨著大眾媒體的興起與發展,以高校大學生為代表的消費群越來越習慣于網上搜集資料、分享信息,對于高校圖書館的利用率反而越來越低。為順應時代發展,高校圖書館借力社交網絡,探求新的服務方式勢在必行。本文在分析社交網絡應用于高校圖書館可行性的基礎上,指出高校圖書館現階段應用社交網絡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以期促進高校圖書館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社交網絡 高校圖書館 信息服務 應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ise of mass media, the consumers that represented by the college students increasingly are accustomed to collect data and shar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while university library is used less and less. To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university library depends on social network ,to explore new service mode is imperativ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ocial networks that is suitable to apply to the university librar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university librar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olu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application
1 社交網絡應用于高校圖書館的可行性分析
社交網絡擁有便捷性、知識儲量大、參與人群多等眾多優勢,將社交網絡應用高校圖書館,對于創新圖書館服務模式,提高其服務質量意義重大,而且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1.1 圖書館創新服務需要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以高校大學生為主力,應用網絡閱讀、搜集資料的用戶越來越多,高校圖書館雖然可以免費提供信息服務,但由于便利性較差,導致其用戶越來越少。為改變高校圖書館這一窘迫局面,其必須與社交網絡結合,創新服務模式。早在2000年,上海圖書館就提出了“把我的圖書館送進千家萬戶”的工作要求,如何實現?現階段,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社交網絡為用戶創建富有個性和創意的個人數字圖書館,添加讀書論壇、咨詢服務、分享等功能,方便用戶自我設計和使用。同時支持網絡用戶參與到圖書館資源更新和構建工作中來,以最大限度優化圖書館資源。
1.2 網絡應用成本費用低
高校可以應用現有的社交網絡優化高校圖書館服務功能,比如微信、微博、人人網等。這些社交網站均是免費注冊,高校圖書館不需要額外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便可應用。而且直接應用現有的社交網絡還可以省去網站運營和維護的成本。較低的費用投入為高校圖書館與社交網絡的結合提供了可能。另外,如果高校經濟實力較強,也可以結合高校自身資源特色自主開發網絡服務平臺。
1.3 成熟的網絡技術支持
社交網絡集成了各種通訊方式的優點,而且操作方便,這就保證了用戶的使用粘性。高校圖書館利用社交網絡開展網上服務功能,即便館員沒有過硬的計算機知識,也可以根據社交網站現有的功能、模塊進行網上圖書館的布局,管理人員只要按照社交網站上的提示就可以進行模塊添加和功能分區,并且不需要進行網站的運營維護,成熟的社交網絡技術的支持,是其應用于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有力保障。
2 社交網絡在高校圖書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一些高校圖書館已經嘗試利用社交網絡進行服務功能的延伸和優化,但在應用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亟需解決,具體如下:
2.1 缺乏對社交網絡服務的管理
有些高校圖書館雖然已經開設了社交網絡專用空間,但僅僅是設立之初添加了一些圖書館信息,之后便很少更新。而且高校圖書館社交網站功能設計雜亂重復,用戶在檢索信息時,往往需要重復瀏覽多個功能模塊,才能找到自己想要信息,這與社交網絡最突出的便捷性功能是不匹配。而且高校圖書館社交網站電子圖書數量屈指可數,新書更新上架不及時,導致用戶體驗性較差,圖書館在社交網站推出的討論性話題參與者也較少,最終導致高校圖書館社交網站荒廢。
2.2 高校圖書館缺乏社交網站標識
部分高校圖書館雖然參與了社交網絡建設,但仍然停留于被動服務的狀態,而不是站在用戶的角度開發完善更多功能,將圖書館這樣一種優質資源推送給用戶。比如一些高校在官方網站有必要的圖書館導航,可以實現高校圖書的查詢、借閱、資料下載等傳統功能,但對于其是否設有微信圖書館、微博圖書館、FACEBOOK等社交網絡標識卻沒有提示,用戶只能社交網絡自己去搜索查找。高校圖書館缺乏社交網站標識是影響其吸引用戶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社交網絡利用存在局限性
社交網絡的設計多是為了滿足用戶娛樂、交友、討論、分享的需求,相對于高校圖書館的需求來說,這些功能僅僅是補充,遠遠不能滿足高校圖書館的需求。比如圖書館傳統的借閱、館際互借、利用圖書館的物理空間、計算機設備則依然要在圖書館網站或者實體圖書館進行。另外,社交網站充斥一些色情、暴力信息,信息發布和交流更加自由,如何保證用戶,尤其是學生用戶在使用高校圖書館社交網絡平臺時,盡可能少地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則是高校圖書館在利用社交網絡時需要解決的難題。
2.4 用戶隱私安全的得不到保障
在互聯網時代,用戶最關心的莫過于個人隱私安全。一些用戶在信息注冊時往往使用一些虛假信息,以防信息被盜,從而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但關于圖書館社交網絡注冊則必須使用實名制,而且涉及個人身份證號、電話等私人信息,因其涉及圖書的借閱、歸還等一系列事情,而且圖書館社交網站用戶不愿意使用其交友功能或與圖書館員進行交流,因其害怕個人信息被盜。由此可見,用戶隱私安全已經成為影響高校圖書館社交網站服務功能應用的重大障礙,如何保護這些網絡用戶隱私安全也是高校圖書館亟需解決的難題。
3 高校圖書館借助社交網絡的優化策略
針對高校圖書館應用社交網絡平臺存在的問題,現提出如下解決策略。
3.1 提供針對性的網絡信息服務
高校圖書館應根據用戶需求的不同,提供針對性的網絡信息服務。對于教師群體,其主要是對學科專業書籍、文獻等學術資料感興趣,社交網站上的娛樂信息對于他們的吸引力很小,所以社交網站上依然要設立圖書、文獻資料查詢和下載專區或有相應的鏈接。對于學生而言,容易受社交網站一些娛樂新聞和熱點話題的吸引,高校圖書館就需要根據社會熱點設立討論專區,吸引學生的參與,在討論過程中明辨是非,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高校圖書館則需要建立明確的圖書導航,使用戶可以方便找到需要的信息,以提高其使用率。
3.2 選擇合適的社交網絡平臺
社交網絡平臺眾多,高校圖書館要選擇合適的社交網絡平臺加以利用。高校圖書館是以提供知識為主要職能的,與社交網絡的結合無非是提高了高校圖書館使用的便捷性,而且更加貼近年輕人的生活、學習習慣。但社交網絡平臺眾多,有些社交網絡的功能與高校圖書館的需求并不匹配,所以高校圖書館對于社交網絡平臺的選擇要慎之又慎,而不是單純考慮其所帶來的用戶數量。
3.3 加強用戶隱私保護
在高校圖書館社交網絡平臺使用過程中,需要用戶和高校圖書館均做好隱私保護工作。一方面,用戶要提高防范意識,在信息注冊時將個人的隱私進行加密,而且不隨便添加陌生人好友,不在聊天中隨意泄露個人信息;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設置防火墻、用戶個人信息加密等技術手段來保證用戶隱私安全。同時圖書館還要對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明確用戶信息除用于日常管理、數據處理之外,不得對外公布,對于故意泄露用戶個人隱私的館員進行嚴肅處理,以此保證用戶網絡信息安全。
3.4 完善圖書館服務功能
在社交網站原有功能基礎上,高校圖書館需要完善其圖書館公告、資源檢索鏈接、參考咨詢、新書推薦、話題討論等功能,以提高高校圖書館網絡服務的便捷性。比如通過社交網絡發布圖書館公告可以讓師生更快速了解圖書館最新情況,而且可以通過分享的方式讓信息更快的傳播出去,增加了圖書館的關注度和受眾面。圖書館的參考咨詢能夠幫助廣大用戶解決疑難問題,是圖書館和用戶保持溝通的重要手段。網絡環境下,參考咨詢服務向著聯合更廣泛用戶參與互動的方向發展,圖書館為了擺脫資源閑置、無人咨詢的情況,可以借助社交網絡開展參考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
[1] 鄭學艷.社交網絡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及思考[J].新世紀圖書館,2013.4:19-22.
[2] 葉莎莎.社交網絡發展對圖書館的影響和應用價值探析[J].圖書館論壇,2012.3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