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庚欣++韓蓉卿
摘 要: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手機APP應用已經廣泛應用于大中小學的日常教學中,目前,手機APP應用具有PC端軟件及系統所不具備的教學優勢和特點。將手機APP應用到高校教學中不僅體現了教學方式的創新,而且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課程改革、規整教學資源的重要實施路徑。該文從手機APP的定義出發,對手機APP在游戲化互動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并對其優點進行了總結,以期能為高校游戲化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手機APP 互動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b)-0145-02
隨著全球信息技術和移動網絡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心強、接受快、操作能力強,手機APP應用于游戲化互動教學中有非常大的優勢,教學方法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從網絡、電視、游戲中吸引回來,如何將手機APP的娛樂功能轉化為輔助教學的新功能,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1 手機APP定義
手機APP(application)指下載或安裝到智能手機中,并能在手機中打開運行的第三方應用程序,應用比較普遍的有:手機QQ、手機微信、手機支付寶、手機淘寶、手機地圖、開心消消樂、保衛蘿卜等,目前比較著名的APP應用主要有Apple公司的APPStore、谷歌公司的GooglePlayStore、諾基亞的ovistore、塞班的Black Berry APP World等。
2 手機APP在游戲化互動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2.1 手機APP在游戲化互動教學中應用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在《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祝智庭教授指出:“娛教技術是以尊重學習者當前的生活價值為基礎,通過創建、使用與管理恰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以促進學習者的生活體驗和樂趣與教育目的及手段相融合的理論和實踐。”黑格爾也曾說過“一個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域推廣到無數事物上去”。手機APP通過影音、論壇、圖文、動畫等形式將娛樂元素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結合時代特點、學生年齡特點、興趣激發點等因素,積極調動學生的情境性、創新性和主動性,大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實現網絡合作、資源共享和經驗交流。
2.2 智能手機的普及使手機APP應用于游戲化互動教學成為可能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人手一臺,手機APP在購物、娛樂、餐飲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互聯網的發展為手機APP在游戲化互動教學中應用提供了軟件服務和硬件支持。石中英教授曾經說過:“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教育活動中游戲狀態的缺乏是造成教師厭教和學生厭學的一個主要原因。”從游戲角度來看,多數手機APP關注的是商業價值,真正面向學生課堂學習的手機APP并沒有從實際出發,設身處地考慮教育的價值和作用。而一個從教材實際出發的手機APP可以挖掘出教育的價值,促成良好學習效果的達成。要創建個性化手機APP,有針對性的服務于游戲化互動教學,還需要專門的手機APP開發團隊的支持,一方面,高校可以組織專業教師和相關專業的優秀學生組建該校手機APP研發團隊,設計更有針對性、靈活性、開放性的手機APP,服務于該專業師生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借助第三方平臺創建功能更強大的手機APP,目前很多公司在互聯網上已經開始經營手機APP業務,根據客戶需要,創建有針對性的手機APP。
3 手機APP應用具有PC端軟件及系統所不具備的教學優勢和特點
3.1 手機APP具有便攜性與靈活性
傳統的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在課堂的45 min內,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而手機APP的便攜性與靈活性主要體現在手機客戶端不受地域和環境限制,學生可以在家、在宿舍通過手機APP預習課程內容,了解重點,課后也可以登錄手機APP查看作業、觀看微課,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這些學習活動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學生可以在任何地點利用閑暇時間完成,學習場所被拓展到課前和課后,課程教學中的遺留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手機APP還有利于應用和開展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只需有無線網絡覆蓋和一臺智能手機就可將手機APP應用到教學中來,完全滿足攜帶客戶端進入實踐場所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要求。
3.2 手機APP實現單機狀態與聯網狀態相結合,兼具娛樂性與教育性
石中英教授曾經說過:“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教育活動中游戲狀態的缺乏是造成教師厭教和學生厭學的一個主要原因。”教育信息化使得慕課、微課等新鮮教學手段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手機APP可利用智能手機很少的空間將微課、文字教程、視頻教程、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是一個既可以學習,又可以交流、反饋的平臺,學生在斷網的狀態下也可以完成手機APP中包含的教學任務和題目,通過小游戲復習課堂教學內容,待有移動數據或WiFi信號接入時可以上傳作業,交流討論,進一步豐富了游戲化互動教學的手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手機APP可以將教學內容以通關式手機小游戲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通過手機APP平臺進行交流,學生更加放松,有利于學生展示真實、自信的自己,師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3 手機APP具有豐富的可擴展性
在安卓和IOS手機系統盛行的大背景下,手機APP領域今年涌現了大批成功的中小公司參與游戲軟件的設計與研發,市場上游戲架構基本趨于成熟,且市場前景廣闊,編程代碼浩如煙海且開源,以簡網APP工場為例,它是一款非編程APP制作工具網站,可制作運營個性化的IOS和Android版APP應用,無需具備編程能力,不用自己架設服務器,簡網APP工場提供APP前臺開發后臺維護,包括服務器運維、采編、統計數據等一切技術支持。將手機游戲與移動教學相結合,既取得手機游戲編程領域的豐碩果實,又將傳統教學中的難點化解和轉換,同時也順應21世紀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
4 結語
當下智能手機APP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領域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教師往往將智能手機視為影響教學效果的“頭號勁敵”。面對網絡化、信息化的教育環境,教師應當積極調整心態、轉變教學思路,讓科技能夠更好服務于教學。利用手機APP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尚俊杰,莊紹勇,李芳樂,等.游戲化學習行為特征之個案研究及其對教育游戲設計的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08(2):68.
[2] 李艷容.游戲化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行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 楊曉宏,李鴻科.對我國教育游戲現狀的思考——基于“娛教”理念的信息化教學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10):87-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