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
摘要:大數據在高等教育領域產生的影響正日益顯現。大數據時代下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學環境出現了教學資源豐富化、教學方式在線化等特征。但大數據也給該課程的教學帶來了過度依賴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學生抵觸傳統教學方式等新挑戰,因而有必要通過強化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合理利用,綜合運用現代與傳統教學方式等措施推進該課程教學改革。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英語專業;翻譯課程
一、大數據對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學的影響
(一)教學資源的豐富化
教學資源是指為保證教學活動有序、有效展開而提供的信息、技術和環境的總和,如教師、教材、教室、實訓基地、教育政策等。大數據時代前,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教學資源主要是教師、教材、教室等傳統的教學資源,且這些資源非常有限。在大數據時代,各類平臺資源、信息資源等教學資源不僅門類齊全,而且內容也極其豐富。如Blackboard網絡教學應用管理平臺、慕課、微博、網絡論壇等平臺資源;如電子圖書、課件、習題庫、網絡音視頻等信息資源。這些教學資源交互性和時效性強,不僅給教師組織教學帶來了多樣化的選擇,也能給學生多種感官刺激,提高其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使傳統教學和信息傳播模式得以改變。而對大數據時代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教學而言,因英語是世界第一官方語言,其教學資源就變得更加豐富化和多樣化。
(二)教學方式的在線化
在線教學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進行知識傳遞,使學生與教師即便相隔萬里也能突破時空限制而展開的教學活動。因具有形式靈活、成本低廉等特點,在線教學在近些年來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有研究表明,目前韓國繼續教育的主要模式就是在線教學,其78%的高校都建立了在線教學平臺,供學習者使用;另有研究預測,到2018年,美國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學生人數將會超過面授人數。以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慕課與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結合為例,通過引入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慕課平臺,將課程參與、反饋、作業、討論、評價、考試等諸多環節全部呈現在平臺上,學生可以運用“在線學習”和“課堂面授”的模式進行混合式學習,能全面提高其學習翻譯課程的興趣、參與程度以及合作意識,進而真正實現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同時,與慕課聯系緊密的微課和微課程也能較好地實現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學方式的在線化。
(三)教學評價的互動化
教學評價是遵照教學特點和教學規律,科學設置教學評價指標和評價項目,對課堂教學相關活動進行系統的價值認識、評定和判斷的活動和過程。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譯作只能由教師批改,評價大多由教師書面給出,這種單向模式下教師所提供信息量不多,學生參考價值有限,同時,學生也因無法與教師直接溝通、互動而對部分知識點依然無法深入理解。而大數據的應用改變了這種單向評價模式,對學生課堂內外的翻譯任務的評估不再局限于教師的書面形式。教師可以通過學校的教學平臺組織在線討論,與學生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也可通過“課后論壇”或者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手段進行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和互動。因而,大數據時代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教學評價完全可以實現全方位的互動化。
二、大數據時代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學面臨的挑戰
(一)過度依賴網絡教育教學資源
目前,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與高等教育的結合越來越密切,網上教育教學資源的豐富與便捷也讓教師和學生愛不釋手,但網絡資源也正在給高等教育教學帶來一些消極影響,如師生過度依賴網上教育教學資源。部分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師用慣了別人的課件、習題,覺得省事,就經常“順手牽羊”使用一些網絡上的現成東西,不去開發一些具有原創性的學習資源;更有部分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師現在基本上不板書,僅僅從網絡上下載現成課件,然后東拼西湊地組裝到一起;部分學生在完成翻譯課程相關練習或作業時也不經思考,直接用手機或電腦通過搜索引擎、在線翻譯軟件等工具來完成。過度依賴網上教育教學資源會導致教師對教學內容不熟悉,影響教學效果,也會導致學生不去思考和領悟翻譯技巧和方法,影響學習效果。
(二)導致學生抵觸傳統教學方式
經過幾十年的厚重沉淀,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傳統教學方式積累了很多課堂教學經驗,具有諸多不可替代的優勢。如教師授課時,通過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和學生進行人性化交流;教師講授時,會有意地將自己對翻譯的獨特領悟與學生分享,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然而大數據時代下,伴隨著網絡媒體的興起、移動終端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學生過于依賴便捷的平板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搜索符合其偏好的視頻、音頻、文字等網絡英語翻譯學習資源,久而久之,導致其對傳統翻譯課程的教學方式產生抵觸情緒。特別是當教師用傳統的方式在課堂上呈現與網絡資源重復的教學資源時,學生會更加抵觸傳統的英語翻譯教學。
(三)網絡教育教學資源本身需要鑒別
在大數據時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充斥于網絡,信息的更新、獲取、提煉對現代人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形成了巨大沖擊并產生了深遠影響。在網絡上,除了在線翻譯軟件外,有許多關于英語翻譯的信息資源,如譯作、學習筆記等。然而,這些資料中的絕大部分并沒有通過專家審閱,可能本身就存在錯誤之處。如教材改版了,但網絡上并沒有更新后的課件,而部分教師不加甄別直接下載這類課件講課,這就使得教材改版失去了應有的意義。部分學生在進行翻譯練習時,不假思索直接從網絡上抄襲答案,而部分答案本身卻存在錯誤或紕漏。筆者的一次調查發現,35個樣本中有24個在完成翻譯練習時直接抄襲了網絡上的句子或段落,而這些句子或段落有60%存在錯誤。可見,在大數據時代,雖海量信息蜂擁而至,但這些信息良莠不齊,需要使用者有效鑒別,拒絕錯誤和垃圾信息。
三、大數據時代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一)合理利用網絡教育教學資源
大數據時代,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的日益豐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如何合理、有效利用網絡教育教學資源是高等教育各參與主體必須面對的問題。從學校角度看,各高校應根據時代發展趨勢,高度重視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設計出一種基于本校師生需要的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管理平臺,盡量把校內外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存儲到學校平臺上,供全校師生使用。從教師角度看,各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師要在備課、授課等環節把自身對翻譯的理解、多年來積累的經驗等融入教學之中。從學生角度看,在完成作業時,首先需要深入思考,不能直接利用網絡教育教學資源來完成作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翻譯技能,形成自己的翻譯風格。總之,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不能過度依賴網絡教育教學資源。
(二)綜合運用現代與傳統教學方式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大數據時代,對于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教學而言,教師要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多重角色,靈活運用現代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至關重要。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價值和優勢,對于一些重要的翻譯理論、習慣用法等內容,應主要利用板書、設問、提問、分組討論等傳統教學手段,啟發學生思維。對于一些個人獨特領悟,教師也應盡量使用傳統教學方式。其次,對一些涉及文化、政治等內容的翻譯實踐,教師應盡量利用現代教學方式,將一些翻譯作品圖文并茂地展示給學生,加深其理解。總之,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現代教學手段,應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消除學生可能的抵觸情緒。
(三)強化對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的鑒別
大數據時代,網絡教育教學資源雖然豐富多樣,但也是泥沙俱下,需要鑒別后方能應用。對教師而言,應緊扣教材搜索相關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經自己認真檢閱后將其作為教材的補充材料,豐富和拓展教學內容。特別是對于課件、課堂習題、考試題目等內容,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將經鑒別后的網絡教育教學資源補充進自己設計的相關內容之中。對于學生而言,應帶著辯證的思維看待網絡上的翻譯學習資源,既要鑒別其優劣,也要合理利用。特別是對于教師精心設計的練習材料,學生應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先認真翻譯,然后才能利用相關軟件或別人的成果進行對比,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只有提高了師生的鑒別意識和鑒別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