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慧蓮
摘 要 朋友圈是微信的一項重要功能,用戶可以通過這一媒介來展示自我,還可以跟人交流,這一新媒介不僅是為人們思想的交流提供了重要平臺,也是人們搭建社會關系的重要通道。研究運用文獻資料和邏輯分析等方法對微信朋友圈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帶來的挑戰進行羅列,分析微信朋友圈傳播的特點,旨在探尋這一背景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新途徑、新方法。
關鍵詞 朋友圈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戰
微信的頻繁使用,朋友圈也在走進我們的生活,刷朋友圈,發朋友圈甚至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這一傳播方式的出現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同樣面臨著挑戰。基于這一新的傳播方式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缺失,本文立足于微信朋友圈傳播的特點來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方法。
1微信朋友圈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微信朋友圈上線的功能越多,凸顯的問題越多,大學生是社會的特殊群體,具有前沿思想、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微信的廣泛使用者,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密切關注微信朋友圈帶來的思想問題。
1.1點贊文化
在微信朋友圈中,大學生同學之間往往相互關注,微信好友點贊或者評論使得他們渴望被關注和被認可的心理得到了極大滿足,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增強。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增強和微信所引發的輿論的隨意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增加了高校思政課堂對大學生進行引導的難度,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引導力。
1.2“隨手解救”or“隨手添亂”
新華網新聞,2014年8月,關于“華聯超市門口女孩被拐”的圖片在溫嶺民眾的微信朋友圈傳開。無獨有偶,該消息在不同地方都出現了不同的版本,先是在河北,再是內蒙古、山東、重慶、江蘇。網友傳播的版本中都采用相同的文字,只是事發地點不一樣。讓人捉摸不透的是這個孩子到底是在哪個城市的華聯超市門口被拐? 一條熱心的微信求助演變成了耗費警力資源、混亂公眾視聽的風波,也隨之讓真正需要求助的信息淹沒在茫茫的消息海中,難辨真偽。
1.3“魚龍混雜”的朋友圈
朋友圈可以說像是一個菜市場,歡迎家庭主婦也歡迎商業精英。大學生群體尚且處在三觀的形成期,他們的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但同時他們思想還不成熟,缺乏理性思維,對事物的認知和辨別能力不強,所以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和言行的影響。 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耳提面命的模式,通過課堂老師的教授或者廣播電視等媒介傳遞給學生,在信息的采用過程中會有個篩選,所以能夠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而微信朋友圈信息傳播大大削弱了網絡信息把關人的力量,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大大增加了難度。
2充分發揮微信朋友圈在高校的作用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內容墨守成規,不能推陳出新。隨著時代的變化,大學生的思想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鄧小平也說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應該具有足夠的駕馭微信的能力,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升專業水平,致力于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分析大學生的目前狀態,了解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收程度,并通過對大學生微信動態的分析進行總結,改善傳播內容和傳播途徑,發展創新,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2.1創新課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創新以微信為載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使大學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例如,網絡課堂在學生中一直有一個比較好的接受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每周固定時間開設網絡講堂,并進行視頻錄制,推送到微信公眾平臺和微信朋友圈使大學生可以通過微信視頻自助聽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結合朋友圈動態研究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同樣的問題要因人而異,提出不同的解決方式方法。
2.2要重視建好學校和輔導員的朋友圈
(1)建立學校微信平臺。微信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在信息的發布中有著天然的優勢。高校應該充分發揮其服務學生,教務處可以發布各種通知、文件、自習室開放以及考試等信息;圖書館可以提供新書信息,學術交流和講座、借閱提示、失物招領等等個性化服務;針對學校改革、規章制度建設等,學校還可以通過朋友圈發布投票話題進行民意調查,從中得出師生雙方的真實想法并采納合理提議,為學校建設助力。
(2)輔導員身處高校工作的最前線,要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必須要占領網絡這個新的思想陣地。首先輔導員開設微信朋友圈不僅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還可以把握學生的動態。輔導員不但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
2.3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
大學生在使用微信很容易沉溺于其中,花費大量時間使用微信,有的甚至在課堂上,或者本應該睡覺的時間卻用來刷朋友圈,從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的事就是強化大學生的三觀教育,“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新媒介素養教育,提高大學生正確使用傳播媒介的能力”。從各個方面著手,對大學生予以積極向上的引導。在教育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了解學生對于微信朋友圈的使用情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微信使用觀;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要引導學生接受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學習鑒別虛假消息,發布或者轉發朋友圈時,遵守現實中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操守。
3結語
朋友圈的出現,勢必會改變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對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分析微信朋友圈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合理的利用微信朋友圈給我們帶來的特有的教育模式,因勢利導,消除或減輕其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全永麗.以微信為載體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15(39).
[3] 利烽.微信朋友圈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