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輝 張有佳
【摘 要】為適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提升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效果,從工程實際出發,在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及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改革,在教學內容上突出行業特色,在教學方式上強化工程實踐與各教學環節的結合,使得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有了顯著提高。
【關鍵詞】工程管理;人才培養;工程實踐;教學改革
為了適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全面落實《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高等教育強省的意見》和《東北電力大學“十二五”本科教學改革與建設272工程》,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在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斷探索與改革,通過強化工程實踐能力,突出電力特色,提升人才培養效果。
1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畢業生座談、用人單位走訪、就業單位滿意度調查等機會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結合工程管理專業多年辦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比國內同類高校相關專業,基于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組織專業教師開展人才培養討論,深入分析和探討新時期如何對人才培養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通過研討分析,明確自身所涉學科在工程項目實施中的層次,綜合考慮人才培養的服務面向,據此設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做好頂層設計。即依托電力行業優勢,夯實專業基礎,強化工程實踐教育,突出電力特色,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2 構建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
進一步整合專業課程內容,優化課程體系,突出電力特色。根據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基本要求,在四個專業基礎平臺的基礎上強化了輸電工程管理方向,增加了《桿塔結構設計與線路設計》、《輸電線路施工》、《輸電工程概預算》等輸電方向的主干課程,拓寬了學生進入電力行業就業的渠道。除了整合相關課程,更新教學內容,學院發揮“544”核心課程的帶動作用,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開展網絡教學,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3 開展課堂教學改革
3.1 加強教學內容改革
注重對電力工程應用領域綜合性課程的開發,將工程意識、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與工程素質教育內容結合起來,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了概論類課程,如《工程管理概論》,為大一學生開拓了視野,培養了工程意識,也使得學生明確本專業相關知識工程應用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樹立了投身工程建設的信心。
3.2 加強教學方法改革
教學中要創設真實的工程項目教學情景,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工程實施活動中來,自主地進行工程項目實踐。借鑒國外先進工程教育理念,貫徹“做中學”的理念,嘗試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以真實情景中的問題入手、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和發揮學生的自我引導能力,以開放式的、非結構化的問題激發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工程錄像、圖片等虛擬仿真方式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工程建設過程。倡導案例教學,組織學生按照工程建設不同主體,分組進行討論,模擬工程建設過程。
3.3 優化學生考試考核方法
改革考試內容,將理論考試與實踐能力考核分開,在考試中適當增加工程實訓內容、特別是到行業企業參與工程項目的參與情況的相關內容,更側重于對學生實踐能手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工程項目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核。改革考試形式,適當提高平時實踐能力考核在學生課程考試成績中的比重,針對不同課程的特點,靈活運用閉卷考試、課程論文、項目作業、工程實踐學分等多種形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4 圍繞電力工程建設需要,著力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針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問題,學院改革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方式,要求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題目必須依托工程實際,題目包括:工程圖紙設計、施工組織設計、工程投標文件設計等,涉及到工程建設立項、設計、施工和運營各個階段,做到每人一題,假題真做。
以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為平臺,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各類科技競賽等一系列創新實踐活動為載體,有效地補充、延伸了課堂教學,將工程實際中的各類問題作為學生的研究對象,提高和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5 加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加強與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合作,強化實踐技能訓練。針對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改進實習內容和實習方式,在校內實習期間,學生首先需要翻看圖書館和動電實驗大樓的施工圖紙,按照工程師的要求做好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然后才能進入現場參觀,結合施工圖的內容再這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先后組織學生赴白山熱電有限公司參觀,到吉林電業局送電工區工地參觀,到松花江熱電有限公司實習參觀,實習期間,學生可以全視角、全過程了解工程建設的實際狀況,結合學到的知識,深入理解和掌握工程技術,這些身邊的工程對于學生學習印象更深,學習效果也更好。為了滿足與工程現場達到同樣效果,實習單位幫助解決了部分實訓器材,并選派了企業專家來校現場指導。實習中要求每個學生都進行登塔操作,學生的實訓效果在畢業面試中得到了充分證明,用人單位在面試中夸獎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到企業都可以直接上崗了。
2014年以來,通過上述措施,使得我校工程管理專業明確了專業培養目標,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整合,有效的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工程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也為探索適應工程教育改革的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石振武,邵珠晨,王旭,蘇義坤.新課改視角下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
[2]我國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現狀及教育模式的優化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5(14).
[3]石振武,袁甜甜,蘇義坤,王旭,黃桂林,弓福.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改革之探索[J].中國培訓,2015(16).
[4]王倩,王曉煜,楊曉光.工程管理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施[J].價值工程,2015(36).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