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宜霖
【摘要】《駱駝祥子》這一著名文學作品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現實主義代表作品,老舍先生用濃厚的筆墨來觀照出了祥子的內心世界,塑造了一個在生活中沉默寡言、卻又要強的鄉村男人祥子,隨后進入城市的邊緣化生活。主人公祥子被我國的舊社會生活一步一步的逼入了困境當中,開始放棄掙扎,由人逐漸變為了行尸走肉一般,祥子的人物變化表現出了舊社會生活的傀儡最終會成為時代發展的犧牲品,最終走向了逃脫不了的歸宿。
【關鍵詞】現實主義;人力車夫;心靈世界
老舍的每一部作品都創作出了無數優秀人物形象,他的筆觸更加接近于百姓的生活,其的故事發展也反映出了真實的社會發展軌跡。《駱駝祥子》這一文學作品是老舍先生為了反映出舊社會現實生活的典型作品,惜墨如金地打造了一個沉默的祥子,這種描寫手段比起人物所說的話,能夠更加直接的將人物的內心公之于眾,能夠更加赤裸裸地將人物形象和盤托出,成功的打造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舊時代人力車夫。
一、從直觀與側面倆方面來渲染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
《駱駝祥子》這一文學作品雖然沒有通篇地大肆宣揚作者對舊社會的抨擊,而是通過祥子這一主人公這個社會大眾的縮影來窺探出舊社會將人變成鬼的殘忍現實,這樣的寫作手法能夠讓讀者更加直面的了解到祥子的內心世界的逐漸退化與墮落,用獨特的魅力去成功的渲染出一個悲劇人物的發展過程,從而讓讀者能夠隨著祥子一次一次的打擊后的墮落而不安、同情,自然而然地就感受到了舊社會的殘忍與恐怖。
1、直觀的心理描寫
《駱駝祥子》這一文學作品運用了非常豐富的心理描寫來表現主人公祥子,作者通過豐富的心理獨白來吐露出祥子在每一個階段的心理是如何發生變化的。首先,主人公祥子本身的性格沉默寡言成為了直觀祥子內心世界的契機,作者利用直觀的內心獨白來塑造其豐富而生動的人物形象。其次,不光主人公祥子,同時其他次要人物的推波助瀾也達到了最終想要的效果。作者用其他人物的眼光和態度來審視處于不同階段的祥子,從側面烘托出了此刻的祥子在眾人眼里的形象和變化,同時也反映出了他復雜而深刻的內心轉變,所以說,作者用其他的人物言語和動作來更加有效的折射出了人物豐富而微妙的心理狀態。最后,作者通過細膩而應景的環境渲染,來襯托出人物的心情。整個作品以嫻熟而自如的筆墨自動的切換表現手法,從而有效的凸顯出了人物心理的變化,作者將直觀描寫和側面烘托進行了巧妙結合,結果顯得相得益彰。
作者老舍一直在追蹤著祥子的內心世界的變化,在文中對于描寫祥子內心的直觀世界不勝數,可以說貫穿了文章的始終。從文中的最開始,祥子的夢想就是買一輛屬于自己的黃包車,以及為買車而付出努力時的內心想法。“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像自己的手腳的那么一輛車。”這段描寫體現出了這個鄉間小伙子帶著滿身的力氣和熱情然后通過自己雙手勞動努力的成果來不斷地攢錢買車,所以以至于“從風里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都成為人們眼中所欽佩的品質,這種品質就像老舍先生對祥子的評價一樣,他臉上的精神使他變得更加可愛。當祥子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攢錢買到自己的車子的時候,“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边@幾句話表現出了祥子這種實現自己理想時候的激動激動,用幾個簡單的動作,就反映出了他內心的止不住的喜悅,以至于他在端詳買到的車子時候,看到自己臉也覺得格外的可愛。但后來由于各種事情的發展趨勢而痛失愛車被奴役的時候,他突然覺得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幸福就在此刻間土崩瓦解,可又當他看到了逃出來的機會時,心中所涌起的熱望又不禁令他感覺到渾身發顫,當得又得知駱駝能夠換來一輛新車的時候,他的內心又開始重拾起光熱,這種歡愉的心情足夠使他忘記了短暫的危險狀況和疼痛。在文中諸如此類比較直觀的心理描寫都將祥子對車的無限崇拜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讀者能夠清楚的感覺到祥子對車的喜愛像信仰,像宗教。
2、將側面渲染完美的與文章融合,更能直逼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老舍文中的小說里將這種直觀與側面的渲染可以說是結合到了完美。在寫虎妞勾引祥子這一段落的時候,導致祥子的人生再一次的陷入到了一個設定好的圈套里的時候,祥子開始試圖躲避。但是文中虎妞強硬的詐騙手段將祥子囚禁到了掙脫不開的囹圄之中。不僅如此,文中虎妞還親自跑到了曹先生家中去鬧,甚至以懷孕之事為借口去欺騙祥子的要挾,逐漸的祥子在這種強勢的攻擊逼迫之中,只能是“蹲在地上,心中由亂而空白”,“只覺得自己越來越小,可又不能完全縮入地中去,整個的生命似乎都立在這點難受上;別的,什么也沒有!”的心里想法。這種現狀的現實的殘酷性,讓也主人公祥子失去了在社會上獨立的機會,從此面對任何事也不在要強。
二、將情感和心理溶于在一起
作者老舍在回憶自己寫《駱駝祥子》的時候,他所描寫的車夫的樣子并不僅僅局限在了車夫的衣著打扮,職業言語,其更加深入的是祥子的內心世界,通過祥子這一普通人物表達出了過去舊社會的模樣。老舍寫的每一篇文章都表達了最底層人民群眾日常中的生活疾苦,他筆下所描述的每一個人物都充滿了平常人中的喜怒哀樂,所以作者能夠帶著自己的情感去關心和責罵文中人物的內心,也可以說作者將自己的情感世界和文中人物的情感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在一起。
主人公祥子在社會中一直都屬于被奴隸的角色,他跑也跑不了,躲也躲不了,每天都受著極大的痛苦和不公,卻獲得的是最少得饋贈?!懊亲约旱模墒墙虅e人管著?!边@一句話在文中,作者老舍所表達的是祥子在感嘆命運對自己的不公,他在痛斥這個舊社會,胸中充滿著非常悲憤的情感,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愛恨情仇。
三、結語
這篇文章是一部比較市民化的歷史,他主要的內容就是講述了要強的祥子曾經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是由于生活在比較黑暗不公的社會,最終將他變為了自私的末路鬼。當讀者看完整篇文章以后,就會感受到滿懷的凄涼和憤怒,因為對于祥子讀者和作者所投入的感情不知道是應該同情還是抗議。正是作者通過這種描寫手法,才讓讀者產生了更多的情感和共鳴。
【參考文獻】
[1] 老 舍. 駱駝祥子(第2版)[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3,6.
[2] 老 舍. 我怎樣寫《駱駝祥子》[A]. 駱駝祥子附錄[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2:217-218.
[3] 白志堅.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墮落――駱駝祥子形象分析[J]. 前沿, 2011,8(01).
[4] 彭曉波. 一個自我實現者的隕落――人本主義心理學視野中的祥子悲劇[J]. 名作欣賞, 2012,9(23).
[5] 盧秀峰. 城市文明:愛與恨的交織――重讀《駱駝祥子》的啟示[J].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