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文學翻譯相比,非文學文本翻譯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目的性,它區別于傳達有較強情感意義和美學意義的文學文本,是對現實世界的客觀陳述。因此,平行文本的應用成為譯者獲取專業知識、學習相應領域表達方式的有利工具和必要途徑。本文通過界定文學文本和非文學文本兩種不同文本類型的差異,便于對非文學文體翻譯有一個更為準確詳盡的認識;同時以新聞體裁及廣告語的翻譯為例,闡述平行文本在非文學翻譯中的獲取途徑,應用策略、必要性及其相關性,從而幫助譯者對其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并在今后翻譯過程中做到準確運用,以期提高翻譯質量。
【關鍵詞】非文學翻譯;平行文本;新聞體裁及廣告語的翻譯實踐
有人認為,非文學作品中包含的科學信息較多,文化、藝術信息少,所以,非文學翻譯是機械勞動,不需要什么技能。實際上,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載體,非文學翻譯也不可能逃離文化的影響,而文化差異就構成了翻譯的巨大障礙。在很多情況下,如新聞發布稿、演講、年度報告或其他級別很高的文本,原文的語氣也十分重要,需要在譯文中準確地體現出來。原文中的“文采”,即使作樸實化處理,也要動一番腦筋。譯者的任務不是“以己昏昏,使人昏昏”,而是要尋求作者的原意,準確傳達作者希望傳達的信息,這時就要通過一切手段,揭示和傳達原文真相。這種情況下,譯文通常要勝過原文。為實現這一目標,平行文本的作用至關重要。
一、從文學文本與非文學文本的差異中認識非文學翻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縱觀翻譯史,在對于翻譯的劃分方面眾說紛紜,各有千秋。一般而言,從翻譯的客體角度出發,可將翻譯分為文學翻譯、一般語言材料翻譯和專業或科學翻譯,而后兩者可統稱為非文學翻譯。通常意義下文學翻譯主要指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的翻譯,著重情感內容和修辭特征的表達;而非文學翻譯則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科技、文化等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著重實際內容的表達。根據李長栓先生對于非文學翻譯的定義,可將其籠統的稱為文件翻譯,實用性翻譯或應用型翻譯。與文學翻譯相比,非文學翻譯科學的成分更多一些;責任更大一些,靈活性要小一些。
總的來說,文本可分為兩大類:文學文本和非文學文本。文學文本類型豐富,但大多都承載著作者對于他所描述對象和現實的個人觀點和主觀情感。同時還具有很強的美感功能,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其語言形式和表達風格成為其獨樹一幟的標志。相比之下,非文學文本更多強調對現實世界的客觀陳述,旨在傳達信息或引起讀者反應,注重信息的簡潔、清晰和準確。因此,譯者在對非文學文本的翻譯過程中,要盡可能準確理解并傳達原文內容,調動并利用一切可用資源,力求做到“準確理解,通順表達”。
二、翻譯過程的必要助力——平行文本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事務,翻譯題材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是漢譯英工作更多的是想國際社會介紹我國古老文明和具有中國特色的政策措施。而這類題材的翻譯對譯者就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對譯文的準確性和客觀性也更為重視,如果出現翻譯錯誤,將貽害無窮。因此,這就需要借助大量相關的專業資料和信息對翻譯過程加以輔助,我們可以將這些信息資源歸納為平行文本。
平行文本(parallel text)本來指并排放在一起、可以逐句對照閱讀的原文及其譯文。把眾多的平行文本搜集起來,按一定標準組合在一起就形成平行語料庫(parallel corpora)。簡單的說,平行文本就是與原文內容接近的任何參考資料。例如:當我們對一個法律術語“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翻譯時,我們在翻譯之前首先要對其進行準確理解,借助查詢平行文本對原文信息進行適當處理。通過查詢百度百科可知:“治安管理處罰法”: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是我國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而制定的法律。其次在網上搜索該詞條的翻譯方法,出現如下幾種:
1、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Punishment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Law of the PRC on Public Secrity Administration。
3、China Public Order Management and Punishment Law。
4、The Law of Punishment for Public Security and Administration。
5、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unishments in Public Order and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此處有多種平行文本,也就說明其嚴謹性和相關性程度很高,這就要求譯者對其進行分析帥選,選出最為合適的一個。首先根據《漢英政治法律詞典》(中國書籍出版社,2002)可以查到該法的相關條例名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即譯文5。而此處明確關鍵詞為“法”,因此中心詞“法”應處理為“Law”,而非“Regulations”。譯文2的譯法理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地點狀語,更不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歸屬,而是法律法規的生效范圍。再次查詢官方術語可發現:根據2012年修正的《中華人名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其翻譯文本應為: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Punishment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即譯文1為可取答案,用詞排序更為嚴謹準確。借助譯入語平行文本中的低到規范的表達方式。可以提高譯文的可讀性和可接受性。
事實上,在華語世界,越來越多的文本是參照英語的相關文本起草的,有的甚至是直接從英語翻譯而來的,翻譯這樣的文本要從宏觀高度把握。對于關鍵詞和專有名詞要完全使用或還原為原來的表達方式,結構上也盡可能保持一致。
三、平行文本的獲取途徑及用途
平行文本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傳統的方法是在圖書、雜志、報刊中查找,但這種方法效率低、效果差。現在借助于互聯網和電子工具書可以查到的內容更加豐富,檢索速度也大大加快。獲取平行文本的常用途徑包括網站,如Google、百度、維基百科,answers.com等,以及電子詞典巴比倫、靈格斯等。查詢的主要方法就是搜索關鍵詞。當在網上找不到相關資料時,可再利用傳統的書籍進行查詢。通過查閱可以看出,原文與平行文本設計的主題相同,內容相似。翻譯之前閱讀這樣的文本對于譯者獲取專業知識和術語、學習英漢語在相應專業領域的表達方法和語言風格極有幫助。
在網絡資訊發達的今天,幾乎所有的翻譯材料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相關內容,譯者再也不用完全依賴收詞有限、無上下文、無法隨時更新的詞典。通過平行文本的幫助,可以彌補譯者在語言和知識方面的欠缺,有利于其獲取專業知識,學習專業術語,借鑒表達方法和模仿寫作風格,而譯文也會更具專業水平。
四、平行文本在非文學文體中的翻譯實踐應用
非文學文本是為社會和人們生活而服務的一種實用性文體。這類文本種類豐富,具體可分為政府公文、法律文書、新聞報道、廣告宣傳等。此處以新聞報道和廣告與翻譯為例,對平行文本在非文學翻譯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與闡述。
示例一:新聞報道的翻譯:
對于正在致力于文化建設與保護的中國來說,“一河一路”的申遺成功,只是又一個傳承悠久文明、保護古老文化的新起點。絲綢之路,是古代一條以絲綢貿易為主,通往西域的商路,是古代東方與西方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技藝交流的重要通道。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
這篇文章源自新華社在2014年6月23日,對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相繼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所寫報道。報道內容真實客觀,嚴謹清晰,簡潔明了。因此,在翻譯之前首先要對其相關術語進行標注,以便查找平行文本時更為準確定位。例如文中“一河一路”,“申遺成功”,“絲綢之路”,“世界遺產大會”等,像這些詞語都屬關鍵信息詞,同時也是國際化程度較高的詞匯,這也為翻譯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此外,文中還有許多常見表達方式,但卻依然沒有固定其準確表達方法的詞匯,例如:“致力于文化建設與保護的中國”,說到“致力于”一詞,利用電子詞典可查出devote oneself to,hammer at,apply oneself to,bend oneself to和commit oneself to五中表達方式。從詞義和詞匯本身的正式性而言,很容易排除中間三者,即hammer,apply,bend三詞。在devote和commit兩者中進行篩選,通過查詢電子詞典,詞源以及例句用法對比,devote to意為“把……獻于;把……用于;致力于;獻身于”,常用作devote oneself to doing sth。根據《21世紀大英漢詞典》中所給例句:They must devote a lot of time to that project。他們必須在那項計劃上花大量的時間。因此該詞可以理解為“為……付出(時間、精力等),專心于某事物”。從相關網頁中對比看出,后者通常用法為:commit oneself to career/evil/destruction;從原文中有“建設”一詞,此時譯者可選擇后者,但還不夠嚴謹,通過網頁中直接輸入“致力于……建設”相關關鍵詞,發現相關平行文本中該詞匯出現的頻率頗高,從而最終選擇commit to這一表達方式。
上述示例不難看出,對于一些常用非文學文本中的詞匯,譯者應保持與國際通用一致的用法,而在那些譯語國家中不曾出現或甚少使用的詞匯,譯者應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嚴謹以待,對相關平行文本,尤其是數量較大者需仔細嚴格篩選。因此,經過斟酌推敲,上述文章參考譯文如下:
China is now commited to cultural advanced and preservation。The inclusion of both entries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represents yet another landmark as China continues to carry forward time-honored civilization and preserve its cultural legacies。
Silk trade featured prominently among a wide array of trade activities along the ancient trading route lingking ancient trading route linking ancient China and the Western Regions。The route facilitated far-reach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xchange as well as communication of ideas,culture and ar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The Silk Road Corridor,jointly proposed by China,Kazahstan and Kyrgyzstan for World Heritage Conference。
此外,在非文學文本中有一種特殊文本:即廣告語。廣告不同于文學作品,它是一種目的性非常強的實用文體,具有營銷的功能。因此具有一定的夸大性,修辭性和生動性。同時,廣告和廣告翻譯的目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廣告的翻譯應該具有廣告創作的特點。但是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譯者需要根據譯語自身的語言特點,結合受眾需求和產品本身特點,多方面查詢資料或平行文本,對廣告進行創造性的加工。
例如:七喜廣告:Fresh-up with Seven-up。
初稿:喝七喜,神清氣爽!
潤色稿:喝七喜,真給力!
終稿:暢飲七喜,倍添活力!
1、從詞法角度看
翻譯廣告語時可對其他英語國家廣告語進行檢索。從中看出:英語廣告用詞簡潔生動,多常見詞,且口語形式較多。漢語廣告語言則偏愛用四字、六字格詞語,特別是套語中多為四字結構。
原廣告使用口語化的fresh-up一詞,簡潔明了,朗朗上口。西方的消費者一看到或聽到這個詞,能迅速聯想到喝著七喜飲料時神清氣爽的感受。但是翻譯成中文廣告時,如果我們只依照字面意思,翻譯成“有七喜,使你有精神”,則感染力和號召力就大大的削弱了。此外為了達到形式的一致,前面半句也使用四字格“暢飲七喜”。這樣就把簡單的介賓短語“with Seven-up”,轉化成表達動作的動賓短語,給中國的消費者非常形象的感受。
2、從修辭角度看
英語廣告中,常用以下修辭方法:比喻、排比、重復、押韻等,以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中文的廣告也翻譯時也應根據中文的特點,進行相似的修辭處理。英文廣告使用了押尾韻(Rhyming)的修辭手法,“fresh-up”和“Seven-up”中的“up”前后呼應,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譯者在翻譯時也盡量使用押韻的修辭手法,“喜(xǐ)”和“力(lì)”的韻腳呼應使中文廣告也能傳達出英文廣告的意蘊。
五、總結
“翻譯的樂趣在于不斷探索和發現真理。”翻譯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發現未知領域的過程。對知識的渴求(curiosity)是做好翻譯最持久的動力。而正是出于對知識的渴求,作為譯者或是翻譯學習者的我們,會利用平行文本來彌補專業知識和語言能力的不足。尤其在非文學文本的翻譯上對于平行文本的相關性要求更高。這就要求譯者在使用平行文本時時刻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科學的研究方法,以期達到“準確理解,通順表達”的目的,做到“信、達、雅”。
【參考文獻】
[1] 高 云. 廣告翻譯點評及分析[DB/OL]. [2011-12-05] http://wenku.baidu.com/view/e05e0bd23186bceb19e8bba5.html.
[2] 韓 剛. 韓剛B2A“譯點通”:90天攻克CATTI二級筆譯[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5.
[3] 李長栓. 非文學翻譯[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
[4] 張 蓉. 文學翻譯與非文學翻譯之比較[J]. 景德鎮高專學報, 2010(1).
[5] 張 宇. 文學文本和非文學文本的文體特征與翻譯對比研究[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11).
【作者簡介】
白玉潔(1991—),女,西北大學外語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