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英+李小娟
【摘要】為了讓音樂專業學生在高校有良好的專業基礎和校園生活。高校音樂教師擔負著這項責任。因此,建立高校音樂教師教學評價,不斷促進和鞏固高校音樂教師的教學活動。本文具體分析:一、高校音樂教師教學評價標準;二、高校音樂教師教學評價內容;三、高校音樂教師教學評價方法。
【關鍵詞】音樂教師;評價;標準;內容;方法
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在學校需要得到十分專業的音樂知識,音樂是他們將來面對社會的技能。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可能并沒有讀研、讀博的條件,那么,他們專業的、全心全意的、系統的音樂學習時間就是在大學期間。因此,教師需要盡可能的給予他們最好的教育,讓學生在校的時光充實、有意義。“教師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督促教師不斷完善自我,教書育人。音樂教師評價就是根據學校的教育目標和教師的工作任務,運用恰當的評價理論和方法手段對教師個體的工作進行價值判斷。”
一、高校音樂教師教學評價標準
音樂是一門藝術,教師應當熱愛藝術。在常年累月的教學生活中,只有熱愛藝術的教師,才會盡可能的大量利用業余時間不斷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也只有教師熱愛藝術,才會更加希望藝術能夠傳承,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在這樣發自內心的推動力之下,教師會努力研究教學方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完善,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配合,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中調節各方面的因素,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十分了解。教師要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課堂情況,不僅包括出勤率,更包括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程度,學習的進度。通過這些觀察和記錄給予學生客觀、恰當的評價。評價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性別、進校前的生活背景、個性等。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評價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從而調整教學策略,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藝術之間是有相互聯系的,正如萊辛寫得《拉奧孔》就是將繪畫與詩歌進行比較,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音樂與其它藝術之間也有相通的部分,大學里學科分類十分細化,學術資源相對共享。音樂教師應當建立起音樂與其它藝術課程之間的橋梁。讓音樂專業的學生也能吸取其它知識,并且對音樂知識進行補給,促進音樂學習。
教師應當熟知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教師也需要在準備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或者其它新型科技,從而提高上課效率。在教學活動結束后,針對自己的教學活動找出問題所在,不斷進行自我評價,提高教學水平。
二、高校音樂教師教學評價內容
高校教師應當在本專業有著較高的水準,音樂教師更是如此,因為很多高校學生畢業后進入中小學成為中小學教師,如果高校教師音樂水準不高,那么教出來的學生很難有高水平的專業素養,這樣便會對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產生嚴重的影響。高校教師應當有非常好的音樂感、較高的音樂鑒賞能力、良好的審美修養和音樂相關文化知識。這些是高校音樂教師必備的學科基礎。在課堂或者其它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有較強的組織能力,組織學生演出等,讓學生的知識得以展現。
對于高校音樂教師而言,課堂的教學能力是教師教學工作最常見的形式。高校音樂教師的教學評價自然是以課堂教學活動作為主體。包括評價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效果等。
實踐和理論是相輔相成的,相互推動前進。高校音樂教師的教學過程是實踐的過程,實踐過后需要總結理論。它包括對音樂本身的研究理論,也包括教育教學的理論研究。教師的理論水平也是教師評價的重要方面,它通常體現為教師的論文、著作、報告等方面。
教師這個職業是十分神圣的,教師起著教書育人的作用。年輕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高校學生更是建設祖國的優秀人才。高校教師應當具有崇高的職業精神,職業敏銳力,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將積極、樂觀、進取的態度傳遞給學生。善于捕捉新信息、新動態,不斷更新觀念以適應新環境下的教學要求。音樂教師應當有美的心靈、尊重、愛護學生,用自己的行為和學術精神影響和感染學生,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高校音樂教師教學評價方法
學生是教師教學的對象也是教育培養的目標。學生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感受最為直接,因此讓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是評價教師十分可靠的渠道。學生可以向學校反應教師的師德修養、教學態度、專業能力等方面信息。
音樂專業的學生時常有演出,或者小范圍的匯報表演。在表演的時候,學生會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專業能力,進步的大小。通過分析學生的成績以及進步大小也是對教師教學的有效評價。雖然學生之間能力有差異,但是通過總體分析和對比以及過去與現在的對比還是能夠比較準確的分析和評價教師的教學效率。
相近學科的教師之間平時有一些交流,比如學術研討會之類,教師與教師之間有相似的工作經歷,相近的專業,有可能教育相同的學生。這些教師之間相互了解專業水平,學生學習的進度,學生的學習狀態。同行教師可以相互給予恰當的評價。
在院系里,很多領導都是從一線教師做起的,他們有著相似的專業經歷,對教育本身有著充分的了解。這些領導在充分接觸教師和學生后可以對教師的教學做出比較客觀的評價。如果領導不了解專業知識,或者對教師和學生了解不夠,那么他們做出的評價也是不可靠的。
自我評價是音樂教師教學評價的重要環節。每個教師對自我進行評價,不僅是完成評價這項任務,更是給予了教學的反省、再認識的機會。通過自我評價,審視自我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同時教師的自我評價也是對學生評價、領導評價、同行評價的補充和更正。因而進行自我評價是十分有必要的。
總之,時代發展是十分迅速的,人們的生活環境不斷變化,新興科技和新型觀念不斷充斥著人們的生活。高校音樂教師接觸到的學生也因為環境的改變而不斷變化。十年前剛進高校的學生和十年后剛進高校的學生有著很大區別。這就需要教師不斷自我改變,不斷完善教育教學的過程,這也是教師教學評價的意義。
2014年度凱里學院校級重點學科“音樂與舞蹈學”成果,項目編號:KZD2014010
【參考文獻】
[1] 謝嘉幸, 郁文武. 音樂教育與教學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楊麗蘇. 新課程音樂教學法——音樂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M]. 重慶: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3] 管建華. 中國音樂教育與國際音樂教育[M]. 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
[4] 劉 沛. 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M]. 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4.
[5] 孫 瑜. 關于建立中國基本樂科教學體系的思考[J]. 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00(01).
[6] 彭吉象. 藝術學概論[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作者簡介】
劉成英(1969—),女,回族,凱里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音樂教育。
李小娟(1963—),女,苗族,貴州凱里人,凱里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民間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