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智
【摘要】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涉及職工利益的問題呈現多樣化。如何確保職工權益在企業(yè)改革中得到實現,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工會組織只有通過搭建橋梁紐帶,暢通職工利益的常規(guī)渠道,完善企業(yè)維權機制,才能更好地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職工的利益。
【關鍵詞】職工利益;企業(yè)維權;渠道
一、暢通“上情下達”渠道,保證職工知情權
及時了解有關方針政策既是廣大職工的基本權利,也是職工維護自身權益的前提和保證。作為群眾性組織的工會,要在黨委、行政和職工之間搭好橋梁,結好紐帶。暢通職工知情渠道應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職工代表報告制度,職工代表來自于職工,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他們最能了解職工的所思、所想、所需,要組織職工代表定期向職工進行述職報告,尤其是職代會召開后,要及時組織職工代表向職工進行述職,向職工傳達職代會精神和企業(y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二是要建立民主聯席會議公示制度。民主聯席會是企業(yè)職代會閉會期間,組織職工開展民主管理的一個有效途徑,是實現好、發(fā)展好、維護好廣大職工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載體。在民主聯席會召開前,要將議案內容及制定的目的、意義向職工公示,征求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確保議案具有較強的群眾基礎,在匯總職工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召開民主聯席會進行討論,會后將正式方案提交黨政聯席會通過,最后將方案以企務公開方式向職工公開,保證方案傳達到每名職工,在實施過程中自動接受職工監(jiān)督,使職工參與到企業(yè)的管理中來。比如說秦港七公司每年職工獎金發(fā)放方案、津貼補助方案就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方案實施比較順暢,促進了公司的生產經營。三是運用各種手段對方針政策進行宣傳。方針政策的執(zhí)行主體是廣大職工群眾,如果沒有職工群眾的參與,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本。企業(yè)每項政策、規(guī)章、制度的出臺前后要運用會議、網絡、報紙等各種形式對職工進行宣傳,通過大力宣傳教育,讓他及時了解情況,理解內容,主動按政策辦事。
二、暢通“下情上達”渠道,保證職工訴求權
工會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緊緊圍繞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代表他們的利益和要求,使工會成為職工“有話能說、有苦能訴、有事能找、有難能幫”的“娘家”。一要變“民問”為“問民”,建立定期的職工意見征詢制度,認真對待并妥善處理反映職工群眾意愿的每一個主張和建議,做到矛盾不積壓、問題不擴大。比如秦港七公司工會堅持定期深入到基層,了解職工思想動態(tài),摸清職工脈搏,掌握職工所思所想,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為公司營造良好和諧的氛圍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二要變“上訪”為“訪下”,建立定期的調研制度,認真傾聽職工的心愿和呼聲。特別是要抓住獎金分配這個職工勞動經濟權益的核心,深入基層,掌握第一手材料,并認真研究,積極參與收入分配、獎金方案等的科學制定。秦港七公司在獎金、津貼等直接涉及職工自身利益的方案時工會組織提前介入,方案出臺前,都將組織職工對草案進行討論,并將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匯總后反饋給有關行政,在工會的參與下公司行政部門按照職工意見和建議對方案進行修訂,充分體現民意的方案執(zhí)行非常順暢。三要提供多樣、便捷的訴求方式,如電話反映、網上留言、專刊投稿、意見信箱、定期座談等等,讓工會第一時間了解職工的訴求。四要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宏觀上圍繞促進企業(yè)生產經營、設備安全、工作環(huán)境、工作量等方面,將職工的意見、建議以合理化建議的形式進行征集,并及時反饋給企業(yè)職能部門,做好職工整體利益的維護;微觀上圍繞困難補助、互助基金、職工療養(yǎng)等方面,做好不同群體的職工甚至每個職工個體利益的訴求。比如秦港七公司在困難補助工作中,制定了困難職工聯絡員制度,在每個基層單位指派了一名素質高、責任心強、熱心群眾工作的職工作為困難職工聯絡員,定期向工會反應職工困難情況。工會據此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對困難職工進行動態(tài)管理,做到針對性的幫扶工作,對營造公司和諧氛圍,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暢通“民主管理”渠道,保證職工管理、監(jiān)督權
首先,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yè)民主管理制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堅持按程序組織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認真落實職代會各項職權。堅持做到凡涉及企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的方案都提交職代會審議,凡企業(yè)重要的規(guī)章制度都提交職代會討論通過,凡涉及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都提交職代會討論決定。在職代會閉會期間,充分發(fā)揮民主聯席會的作用,及時討論審議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第二,堅持和完善職代會民主評議干部制度。在企業(yè)黨委的領導下,由企業(yè)干部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和職代會民主評議干部工作委員會,對企業(yè)各級領導班子進行考核和民主測評,評議的主要內容為領導干部的德、能、勤、績、廉方面的情況,主要突出學習和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情況;對公司規(guī)章制度和決定的貫徹執(zhí)行情況;履行崗位職責、安全責任制及工作任務完成情況;思想和工作作風情況;管理能力建設情況;廉潔自律情況,充分保證了廣大職工對領導干部履職情況的知情權,確保職工的對企業(yè)的參與管理權和監(jiān)督權。第三,在建立健全職工代表大會基本制度的同時,及時組建企業(yè)職代會信息員隊伍。從企業(yè)第一線選聘的信息員有什么建議意見直接向企業(yè)領導和工會反映,架起了一道職工與企業(yè)直接溝通信息的橋梁和紐帶。此外,堅持不懈地開展日常的民主管理活動,使已經總結形成的多種民主管理形式不斷向深層次和制度化發(fā)展,從源頭上維護了職工的整體利益,保證了企業(yè)生產和職工隊伍的穩(wěn)定。
四、完善維權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中國工會的性質、地位決定了維護職能是工會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以職工培訓、收入分配和安全工作等涉及職工長遠利益和直接利益的工作為重點,通過建立機制,構建深、廣、寬、厚的立體維權格局。一要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增加工作廣度,突破工會工作的“內部循環(huán)”,進一步加強同行政各部門的聯動,為職工提供快速、高效、便捷、實在的維權服務,實現齊抓共管。秦港七公司在開展“夏送清涼”活動中,主動邀請公司黨委、行政職能部門共同參加活動,形成了“黨委支持、工會運作、職能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不僅得到了其他部門的支持,而且通過職能部門與職工面對面,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促進職能部門的工作,確保了職工權益的落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要建立上下同管機制,增加工作深度,加強與各基層單位的溝通、聯系和配合,爭取各方支持,做到一個聲音喊到底。秦港七公司工會建立了“走訪慰問”工作機制,明確規(guī)定,在走訪特困職工活動中,公司基層工會主席必須參與公司工會對本單位特困職工的走訪慰問,現場共同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受到了困難職工的普遍歡迎。三要建立載體聯動機制,增加寬度,推動建立“黨政聯席、職工代表會、民主聯席會”三大載休平臺,并形成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機制,對職工合法權益做到黨政聯席會研究,民主聯席會討論,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經過三大載體聯動,才能使職工的全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此外還要抓好事前預防、預警、預報三個環(huán)節(jié),落實源頭維權措施,為職工提供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維權服務。
工作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工會組織只有通過搭建橋梁紐帶,暢通訴求渠道,完善維權機制,才能落實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管理權和監(jiān)督權,才能更好地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職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