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論述把創建學習型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緊密聯結在一起,而人的全面發展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非常重要的目標和任務。因此,創建學習型社會就成為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任務,沒有全民的終身學習,就不可能有人的全面發展,也就不可能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關鍵詞】學習型社會;思考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論述表明,創建學習型社會已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十六大報告把創建學習型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緊密聯結在一起,而人的全面發展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非常重要的目標和任務。因此,創建學習型社會就成為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任務,沒有全民的終身學習,就不可能有人的全面發展,也就不可能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一、進一步認識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意義
l、創建學習型組織是人類社會進化發展過程中一種新的理念。人類進化發展中有各種觀點:生物學家有生物學家的說法,政治學家有政治學家的說法,歷史學家有歷史學家的說法,眾說紛紜。但我們認為,人類的進化最根本的問題是學習。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鄧小平同志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生產力、科學技術是靠學習和創新推進的。這樣,學習就成為人類進化發展的最根本動力之源。這是對人類社會進化發展的一種新的看法、新的理念。這種理念與馬克思主義是一致的。
現在提倡兩句話:第一句是“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第二句是“人人是學習之人,處處是學習之所”。一句是從縱向角度講,一句是從橫向角度講。人類要進步,要發展,就要學習,不學習可以說不是有“頭腦”的人。因為不學習不但不能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發展,連自己本身也不能進化,這種人肯定要被社會淘汰。另外,一個人學習,除了把學到的東西貢獻社會外,還要提高自己生活的質量,活得有滋有味,享受人生的樂趣,為此,要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新鮮事物。人類的進化和發展可以說就是在學習中進化,在學習中發展。學習使人得到先進經驗,學習使人得到最新信息,學習使人得到科學知識,學習使人得到正確觀念,學習使人明目,使人醒腦,使人開朗,使人健康,使人長壽。
2、創建學習型組織是現代化社會一種進步的特征。現代社會有什么特征呢?我認為有三條:一是開放,二是進步,三是繁榮。根本特征是“天天向上”一句話。毛主席提出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對孩子講的,但對成人也適用。它的源動力是學習,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天天向上。所以我們說,創建學習型組織是體現現代社會特征所必須具有的核心內涵。
創建學習型組織,必須要有個機制,形成一種觀念,這就是要把學習看成整個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到老,學到老,不能把學習和工作分割開來,不能把人生簡單化或機械化分成學習階段和工作階段,也不能把正規教育看成是學習,非正規教育看成不是學習。學習型組織的學習是沒有文憑的,但它很管用,我們要提倡多方面、多渠道、跨時空的學習,從學歷學習轉變到能力學習;要提倡學習與創新緊密結合,通過學習,激發創新欲望,不斷產生創新成果,要建立這樣一種機制,即:學習——創新——獎勵——再學習——再創新——再獎勵,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只有這樣,學習型組織才有生命力。如果學習不能創新,學習就沒有動力和壓力,就難以持續發展。
3、創建學習型組織是現代管理理論的最新成果。
現代管理理論(即科學管理)是1911年泰羅提出來的,這一理論提出從而使企業管理從無序管理到有序管理,他是有貢獻的。他把人看成“經濟人”,這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梅奧把人看作“社會人”,比泰羅進一步了;第三階段是有馬斯洛為代表提出的“自我實現的人”;第四階段是70年代戴維斯對組織文化的研究中強調的“組織中人”;第五階段是80年代公司文化興起后把企業人看成“文化人”;第六階段是90年代彼德·圣潔提出第五項修煉理論、群眾智力概念,提倡系統思考,不斷自我超越,不斷改善心智模式,積極參與組織學習,成為“學習人”。在共同愿景下努力發展自己,不僅把學習看作人的天性,而且把學習看作生命活得有滋有味的源泉。
有幾個資料顯示,不用最新的科學成果管理企業,企業的壽命就不長。例如:我國一般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7年;跨國公司平均壽命也只有40—50年,70年代的500強企業到80年代已有三分之一退出歷史舞臺;歐洲企業平均年齡也只有12年半。為什么?那個時候只提“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的人”,沒有提到文化、學習。如果能抓住企業文化,抓住學習型組織,企業的壽命就會延長。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愚蠢的企業,沒有文化的企業是可悲的企業。有些企業能持續地欣欣向榮,關鍵是抓了企業文化建設,抓了學習型組織的創建。這是非常了不起、非常有遠見的,是具有戰略眼光,具有前瞻性思維,具有最新的管理理念的一種反映,也很有可能成為最新管理理論成果的受益者。
二、抓學習型組織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第一,領導重視。創建學習型組織具有兩個性:一是艱巨性。學習型組織有個特點,要轉變我們的管理方法,即由控制型變為學習型,是換腦子,脫胎換骨的變化,任務很艱巨。二是長期性。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直線的,一帆風順的,而是曲折的,有時還會反復,這就要堅持不懈。認清這兩個特性,才能持之以恒。領導者要做到“一人三者”,即帶頭人、決策者、宣傳者、實踐者。尤其是“實踐者”更加必要。
第二,制定措施,保證實施。要做到五個結合:一是思想發動與組織推動相結合,二是長期規劃與短期安排相結合,三是集中學習與經常學習相結合,四是全員學習與重點學習相結合,特別是重點學習要突出,比如領導要多學一點,各種專業干部對與其專業相關的要多學習一點,五是檢查評估與總結提高相結合。
第三,安排好內容。一是面向前沿,即學先進理念、最新信息、科學知識。二是面向實際,要善于分析抓住企業的主要實際,深入持久地學習。三是面向人才,學習和培養人才相結合進行。我認為當前要培養三種人才,一種是通用型人才,或稱通才;第二種是精才,這種人是善鉆研出成果的;第三種是“大才”,是能當統帥,懂管理、善指揮、有魄力、能決策的各級老總。培養三種人才,組織部門要管,人事部門要管,各級領導要管。
第四,動態學習。什么是動態學習,有這樣四句話:“持續準備、不斷計劃、即興推行、行動學習。”以前我們對待工作和學習,從準備、計劃、推行等都是分階段的,一般是相對獨立和靜止的。提倡動態學習,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態,根據形勢、環境情況的不斷變化,不斷地持續地準備,不斷地計劃,在推行中也可根據情況的變化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進去,創造性地即興推進,不一定完全按計劃推行。整個學習過程完全是動態的。
第五,給予獎勵。只有有效地獎勵才能使學習型組織健康持續地發展。要使獎勵能有效必須做到三個方面:1、獎勵要與規章制度相結合,有章可循不是一個人說了算;2、辦事要公開;3、反對平均主義。當前特別要注意獎勵三種人:第一種是有抱負,想實現理想的人,這一類人要給資金、給時間幫助其實現。第二種是犯了錯誤而已改正的人;第三種是成功者將獲得的財富轉入投資的人。只有正確地運用好獎勵,才能使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活動不斷持續地發展,不斷地推向青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