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強
【摘要】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提出的目標任務上來,準確把握“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科學內涵,按照“三轉”要求來謀劃、推進、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不斷釋放出新的動力和活力,譜寫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篇章。
【關鍵詞】紀檢監察工作;調研;三轉
十八大之后,中央紀委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履職提出新要求,要求“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聚焦中心任務,明確職責定位,突出主責主業,強化執紀監督問責,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因此,我們要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提出的目標任務上來,準確把握“三轉”的科學內涵,按照“三轉”要求來謀劃、推進、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不斷釋放出新的動力和活力,譜寫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篇章。
一、轉變工作思路,為黨風廉政建設聚集正能量
宣傳教育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于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要正視問題,按照“三轉”要求,從過去“只做不說”或者“多做少說”,轉變為“邊做邊說”,聚焦中心任務,整體推進黨風廉政宣傳、黨風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設等重要工作,突出融入黨風廉政建設主業,突出發揮紀檢監察職能,突出落實黨政部門責任,奏響反腐倡廉最強音,警示黨紀國法高壓線,筑牢拒腐防變防火墻,不斷增強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的震懾力、感染力和影響力,為深入推進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強大正能量。
1、加大黨風廉政宣傳工作力度,積極發聲,營造有利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輿論氛圍。
2、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增強實效,筑牢領導干部不想腐的思想防范機制。
3、積極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營造氛圍,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
二、落實“兩個責任”,凝聚黨風廉政建設合力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紀委要切實承擔起監督責任,認真監督執紀問責。對責任不落實的,要嚴肅追究。
1、明確責任清單,層層傳導壓力。要設置責任內容明細表,繪制責任落實分解圖,確定責任運行坐標系,構建涵蓋具體內容、履責情況、實際效果等多個層面的責任系統,確保履行“兩個責任”有目標、可操作、易督查。
2、嚴肅執紀問責,嚴格責任追究。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關鍵是要落實責任追究。要加強對責任追究問題的研究謀劃,進一步明確追責的重點內容、責任范圍、政策尺度、時間追溯,特別是要搞清楚事前教育與不教育、抓與不抓以及發生問題后報與不報、查與不查、配合與不配合的界限。要全面實行“一案雙查”制度,加大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行為的處理力度。
3、建立科學機制,強化責任考核。要堅持把領導班子日常檢查考評作為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重要手段,建立領導班子日常檢查考核機制,在明確考核重點、拓展社會參與、創新推進機制、完善評價體系等方面狠下功夫,建立健全考核預告制度、公開評議制度、分類分時段考核制度、隨時抽查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要充分運用考核結果,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情況公開,以便相關單位提取和調閱,為選拔任用、評先表彰提供依據。
三、強化監督職責,形成抓好黨風政風建設長效機制
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最終目的是促使紀檢監察機關更好地履行職責,不斷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局面。“三轉”如果抓實了,那么工作重點就能抓準,工作方法就能改進,工作作風就能過硬,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也就會水到渠成。當前,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的重點仍然是強化監督,嚴肅懲處,不斷鞏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因此,紀檢監察機關要增強履職意識,消除思想顧慮,以更加鮮明的態度、更加自覺的行動、更加有效的措施,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
1、以解決作風建設突出問題為重點,不斷提高黨風政風監督工作水平。要按照嚴、細、深、實的作風要求,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主動發現問題線索,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實,堅持節假日必查、工作日抽查、重點問題專查,使監督檢查常態化。
2、以構建糾正不良作風工作常態化機制為抓手,鞏固作風建設新成效。堅持從具體事情抓起,緊盯住元旦、春節、五一、中秋等重要節點,從具體問題入手,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實,一個“標”一個“標”地治理,對違反作風紀律規定的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及時上報,媒體曝光,形成震懾效果,形成從嚴執紀的氛圍,以確保各項作風建設規定扎實有效落實。要結合深入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基層干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3、以整治四風“隱身衣”問題為突破,深化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貫徹中央八項規定以來,農場紀檢監察機關一直保持狠剎“四風”的高壓態勢,成效明顯,但基礎脆弱。當前,明目張膽大吃大喝、公車私用等問題少了,作風問題的表現形態日趨隱蔽化,穿上了“隱身衣”,鉆進了“青紗帳”,給執紀監督工作增加了難度。紀檢監察機關要推進方式方法創新,及時發現、有效解決此類走地下、搞變通、玩規避問題。
4、以制度建設為根本,構建黨風政風監督長效機制。加強制度建設是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治本之策,充分發揮制度在懲治和預防腐敗中的保障作用是新時期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機制。當前,在強化黨風政風監督方面,要繼續鞏固和深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報告制度、公務接待“廉政灶”制度、黨政主要領導向紀委全委會述廉制度,切實抓好新推行的民主測評政風行風制度,確保制度達到預防和治理腐敗的目的。
四、加強教育監督管理,打造紀檢監察“鐵軍”
紀律檢查機關作為黨的專門監督機關,肩負著黨章賦予的神圣使命,要為人民黨和人民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紀檢監察干部處在反腐敗最前沿,紀檢監察干部出問題影響較大。正人先正己,打鐵還需自身硬。要結合當前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自身過硬”作為紀檢監察干部的“金字招牌”,以“正氣、正派、正直”作為紀檢監察干部的職業品質,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教育監督管理,著力打造一支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紀檢監察“鐵軍”。
1、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堅定理想信念。要建立長效學習機制,完善督學、評學、學習激勵機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嚴守政治紀律,始終與黨保持高度一致;加強黨性修養、黨性鍛煉,牢記黨的宗旨,旗幟鮮明反對腐敗。開展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斷提升紀檢監察干部的道德修養,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教育廣大紀檢監察干部牢記黨的宗旨,自覺服務基層、服務群眾,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腐敗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紀律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增強黨員意識、責任意識、紀律意識,促其遵紀守法,廉潔從政。
2、加強組織建設,整合工作力量。加強紀檢監察組織建設,是推進“三轉”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要著力解決對黨委不敢監督、不愿監督的問題,落實紀委書記、副書記考察提名以紀委為主規定;對派出機構實行統一管理,規范工作運行機制,配齊配強紀檢監察干部,逐步實現“兩個全覆蓋”,使紀檢監察干部工作有底氣、樹正氣,勇于正風肅紀。要著力解決工作戰線長、頭緒多,職能泛化弱化的問題,整合內設機構,優化人員配置,強化執紀監督問責力量;清理議事機構,聚焦主業,精簡副業,形成執紀監督問責的強大威懾力,為治本贏得時間。
3、加強能力建設,提升履職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轉”以來,一些基層紀委對“三轉”認識有些模糊,思想上存在困惑,既有“上轉下不轉、明轉暗不轉、內轉外不轉、想轉不會轉”的問題,也有“盲目退出、一退了之、撒手不管、導致監督空白”的問題。要著力解決紀檢監察干部不想干、不敢干、不會干的問題,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培訓。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協同辦案等方式,分級分期分批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搭建干部實踐鍛煉平臺,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工作,選派有發展潛力的干部到上級機關掛職鍛煉,豐富工作經驗,提升履職能力。加強工作考核,發揮考核“風向標、助推器”,建立完善考核約談問責機制和激勵機制,促進紀檢監察干部自覺擔當起反腐敗的神圣使命,激發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4、加強作風建設,解決“燈下黑”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不是天然的保險箱,沒有天然的免疫力,同樣也會出現問題。要加強作風建設,著力解決少數紀檢監察干部忽視學習、精神懈怠、信念弱化、價值觀錯位,缺乏奉獻意識,不愿實干進取,挑肥揀瘦,怕苦怕累,脫離群眾,作風漂浮,口大氣粗,以勢壓人以及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浪費等問題,大興學習之風,大興務實之風,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要嚴明紀律規定,著力解決少數紀檢監察干部不愿擔當、不敢辦案、跑風漏氣、執紀監督過軟,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說情辦事甚至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問題,重申紀律規定,加強內部監督,對違法違紀行為嚴肅查處,典型案例點名道姓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