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連峰
【摘要】如何以深入“踐行準則、嚴守條例”為切入點,結合森工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進一步做好基層反腐倡廉工作,助推林區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發展,為構建和諧興安獻計獻策,作為基層支部書記必須認真思考,勇于實踐,走出思維誤區,學會理智放棄、堅持“特色”反腐,嚴于律己勤政。
【關鍵詞】基層反腐;基層倡廉
廉腐一念間,榮辱兩重天。當前,如何以深入“踐行準則、嚴守條例”為切入點,結合森工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進一步做好基層反腐倡廉工作,助推林區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發展,為構建和諧興安獻計獻策,作為基層支部書記必須認真思考,勇于實踐,以創新務實的工作佳績,向上級黨政組織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走出思維誤區,學會理智放棄
古今中外,反腐敗是全球性永恒的話題。特別是在目前改革進入關鍵期,各種團體之間利益驅動,思想觀念趨于多元化,一部分人的拜金主義、及時行樂意識較為嚴重,在少數領導干部中出現了“前捕后繼”,腐敗案件呈上升趨勢,黨風政風民風受到嚴重干擾。幾年來,筆者一直在森工企業基層負責黨建工作,對職工群眾、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接觸較多,他們的所思所想所議回響在耳畔,一些模糊認識亟待澄清,“亞腐敗”現象在許多單位和部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其主要表現是:
思想意識誤區之一,“有權不使,過期作廢”。有此種想法的人,多集中在管人、管錢、管物崗位和部門,他們從狹隘的實用主義出發,認為靠多年積累經營,走到重要、有實權的主要領導崗位不易,讓權力淋漓盡致地發揮、甚至千方百計實施“權力尋租”;有的我行我素,同級班子成員礙于情面不好監督,上級組織距離較遠難于及時監督,普通群眾不掌握實情沒法監督。社會上的少數特權領導、國有企業的實權人物膽大妄為,違法亂紀,蔑視群眾,貪權、貪錢、貪美色,以至于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此類現象,在改革開放之后更是屢見不鮮。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招待會上講的這句樸實無華、情真意切的話,為許多人所欣賞稱道。同時,也給那些一味考慮“有權不使,過期作廢”的領導干部和實權人物敲響了警鐘。
當今社會,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面對的誘惑越來越多,個人的愛好越來越廣,欲望也越來越強。于是,不少人激情沖動,缺乏理性思考,忘卻了放棄,導致在欲望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直至鑄成大錯。因而,我們必須學會懂得取舍,學會放棄。其實,放棄就是一種選擇。學會放棄,就是要知道該放棄什么,不該放棄什么。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陶淵明歸隱田園,放棄了仕途,得到了“悠然”的生活;屈原投身汨羅江,放棄了生命,得到的是純潔的靈魂;魯迅毅然棄醫從文,成為中國的文學“泰斗”,用“匕首”般的文字喚醒沉睡的“雄獅”;錢學森放棄美國的優越條件,歷盡艱難回到祖國,成就了“中國導彈之父”的美名;南丁格爾放棄富足的生活方式,做了一名護士,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白衣天使。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黨的優秀領導干部放棄了“貪欲”和所謂的及時行樂,你獲得的必將是寧靜致遠的心態、備受人們尊敬的美譽,清清白白的人生和那長久的快樂與自由。
思想意識誤區之二,“家家釀燒酒,不露是好手”。其實,這是心存僥幸的心理在起作用。常言道:鳥飛還得有影兒呢,“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這已是被反腐敗許多不可爭辯的事實所證明了的規律。但有這種看法的大有人在,不僅體現在單位和部門主要領導干部的頭腦中,社會各階層、普通群眾都程度不同地存有此想法。
對于近年來的反腐形勢,貪官及其家屬也并非真的無動于衷。丟職、判刑、身敗名裂甚至家破人亡,對于渴望幸福的任何人都具有很強的震懾力。但是,在震懾力面前,放棄原有的貪念而就此歇手,乖乖投降的話,又顯得過于膽小了。畢竟,貪官及其家屬也做過形勢分析,很多人認為現在貪的人數量多,被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比例不高。“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這一信條,仍然被許多人所信奉。
思想意識誤區之三,黨紀國法和大的毛病不犯,“小腐敗”算不了啥事。具體表現是經常用公款吃喝玩樂、請客送禮尋求“保護傘”,用公款處個人感情,以防有點啥事相互間有個照應;為單位訂貨購物多開發貨票,維修住房四處琢磨物資以減少個人支出,并中飽私囊。這種打法律和規章制度的“擦邊球”的做法,在不少人身上都能尋找到其蹤影。這正應驗了老百姓那句話:“大小是個頭,勝過站崗樓”。實際上,上述所有表現就是一種“亞腐敗”現象。所謂“亞腐敗”,是指在權力的廉潔狀態和腐敗狀態之間所形成的一種尚未達到觸犯刑律的地步但權力本身卻又并不那么干凈的空間。
要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亞腐敗”現象和意識要不得。貪官起初都是從占小便宜起步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監督不能及時到位,就會發展到“從量的積累(索要和貪污及挪用錢財逐步‘長猴),到質的飛躍(走進監獄大門、甚至踏上不歸路)”,到那時后悔早已來不及了。古語所說:“不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反腐倡廉應從注重小節上做起,只有防微杜漸,筑牢反腐倡廉的籬笆墻,才能確保晚節“濤聲依舊”,做一個無愧于黨組織培養、無愧于社會期待、無愧于家庭厚望的黨員領導干部。
二、堅持“特色”反腐,嚴于律己勤政
反腐倡廉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社會行為規范等各個方面。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必須著眼全局,統籌謀劃,整體推進。具體應做到“三個結合”,防治腐敗要堅持“特色”:抓黨政干部教育與抓社會教育相結合;抓制度規范與抓制度執行相結合;抓懲治與抓預防相結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要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著力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工作領域。
首先,要抓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教育。這是反腐倡廉基礎性的工作,也是讓黨員干部“不想腐敗”的關鍵。要以切實增強全社會的反腐倡廉意識為目的,注重反腐倡廉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其次,要抓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加強制度建設是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重要保證。要繼續以改革的精神切實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加強廉政立法,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有效機制。
第三,要抓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強對權力的監控是防治腐敗的關鍵。一是要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二是要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辦事公開制度。從而保證權力依法實施,在陽光下運行。
行文到此,我覺得要想抓好反腐倡廉這項長治久安的大事,還應倡導慎思維,嚴律己,干干凈凈當公仆,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第四,要干干凈凈做人干事。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對新一屆國家機構工作人員提出要“干干凈凈為國家和人民工作”的要求。
“干干凈凈”,就是廉潔自律、潔身自好、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清清白白、坦坦蕩蕩。這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須遵循的為官從政基本原則,是一條守而不破的底線。
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面對各種誘惑,修身從善、潔身自好、守身無染,把高尚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上升到清正廉潔、恪守職責的高度,無疑是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必須認真思考、堅決做到的。
干干凈凈地工作,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群眾觀。領導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只有盡心竭力干事業,以社會發展和人民富裕為己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成為為民解難、為民造福的人。
干干凈凈工作,要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思想上始終清醒、政治上始終堅定、作風上始終務實。一是慎初,扎緊思想的籬笆,心不貪,手不伸,嚴防走向自我毀滅的“第一次”。二是慎微,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管好小事,注重小節,嚴格要求自己,養成廉潔的習慣,嚴格按黨性原則做事,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三是慎獨,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要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和道德準則,行所當行,止所當止,慎獨不茍。
干干凈凈工作,還要自覺接受監督。干干凈凈工作,僅靠自律還不夠,還要牢固樹立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把自己置身于黨組織和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中,把監督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信任,虛心接受批評和監督,以利于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克服缺點、減少錯誤,始終保持干干凈凈的清廉本色。